浅析辽东地区玉米高密品种推广制约因素

2020-12-20 12:07王允霄
新农业 2020年24期
关键词:辽东单产雨水

王允霄

(凤城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凤城 118100)

一、基本情况

辽东地区地处辽宁东部, 全年日照时数2 370 ~2 460 小时, 有效积温3 000 ~3 500℃。无霜期较长,北部地区为135 ~155 d,南部为165 ~180 d。该地区雨量充沛,降水较多,全区降雨量在800 ~1 000 mm,是东北地区的降雨中心。雨水多、光照不足造成玉米品种表现病害重、抗倒伏性差, 空杆、尖嘴、秃尖率高,尤其种植密度加大上述表现尤为突出。

长久以来,由于辽东地区雨多、风大、坡缓、地薄使农民在品种选择上侧重于高秆大穗玉米品种,也一直沿用传统的清种的种植方式,一般种植密度2 200 ~2 400 株,地力好地块平均亩产达400 ~500 kg 左右,地力不好的地块仅能达到300 余公斤。种植密植品种对于提高玉米单产具有极其重要意义,而辽东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和自然条件,限制了玉米密植品种在该地区的推广应用,单产多年来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

二、辽东地区玉米高密品种推广制约主要因素分析

近几年,国家推广“一增四改”玉米高产配套技术措施,各地高密品种成为玉米生产的主推品种,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并已突破小面积的玉米吨粮田。我省的其它市县等地区也越来越注意到密植品种对粮食的增产效果,逐步开始推广耐密品种。2011 年全省玉米耐密品种占玉米种植面积的30%,平均单产达425 kg。而辽东地区玉米种植品种仍停留在以往的稀植大穗上,玉米单产仍徘徊在320 ~340 kg 的低产水平。造成辽东地区玉米耐密品种推广滞后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气候条件制约一些耐密品种在辽东地区推广应用

气候条件造成我市雨水多、风大、光照不足,长时间阴雨、寡照易造成玉米授粉不良,加之雨水大土壤养分淋失严重,种植某些密植品种会降低田间透风性,土壤缺肥加重,极易出现空杆、秃尖、细老芽现象。同时密度加大,受强台风影响,抗风能力差,倒伏严重,因此农民忌惮种植密植品种。

(二)地貌和地力状况也限制玉米密植品种的推广应用

本地区耕地大多以山坡地为主,雨水多,地不平,极易造成土壤肥料流失,加之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地薄、有机质含量低,地力状况差难以为密植品种获得高产所提供的地力支持。

(三)当地缺少适宜的高产稳产的玉米密植品种

由于气候条件特殊,一些耐密品种在辽东地区难以获得高产。从2011 年起,该地区尝试引种密植品种均以空杆率高,秃尖重,抗风性差、倒伏严重而以失败告终,当地种子科研单位当时未能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耐密品种。

(四)农业机械化水平跟不上密植品种推广进程

种植密植品种需大量的人工,靠传统人工种、收得不偿失,因此种植密植品种需要农用机械紧密配合。辽东地区耕地处于坡陡地小的状况,百亩连片和千亩连片平整地块很难找到,加之人均耕地少,大型机械作业难度大,作用优势难以发挥,小型耕种机具研制未及时跟进,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也严重是制约密植品种推广种植。

(五)玉米种植传统观念落后

辽东地区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清种模式,由于人均耕地少、效益低,农民对种植玉米积极性不高,该地区每家每户玉米种植面积3 ~5 亩,年收入不足2 000 元,玉米生产收入仅占家庭收入的10 ~15%。过去种地是主业,现成为副业,农民种子下地,除草剂一打,便外出打工,至于出不出苗,遭不遭病虫,年景好与坏均不重视。因此在玉米种植时资金、人力、精力投入明显不足,对新技术新品种引种缺乏重视,自然对于密植品种引种积极性不高。

三、解决途径

尽快选育和筛选出适合当地独特气候的高密品种;科学论证出适合辽东地区种植密度和种植技术;普及农机作业覆盖率,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速土地流转,鼓励发展种植大户。

猜你喜欢
辽东单产雨水
农事 雨水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明代辽东镇险山参将地方城堡
心向辽东
明末辽东沿海一带的“海上势力”
神奇的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