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姜言明 刘涛 通讯员 李晓君 秦传国
一个穷村一年集体增收31.8 万元,增幅达900%,薄弱村如何实现逆袭?且看宁阳砍向软弱涣散村的“三板斧”!
摸清“家底”,村集体的存量才有机会变成增量。
“过去全家收入就指着自家7 亩薄田,种粮收益不到7000 元。”56岁的赵月玲,家住宁阳县伏山镇西场村,2019 年赵月玲家的地由村里按1000 元/亩统一流转出去。村里流转的土地都承包给了大户种草莓、毛豆、西蓝花、苗木等。自家地不用种了,赵月玲也没闲着,基地里有活就去打工,一年下来也能挣到八九千元。
“要把租用时间过长、价格过低的土地收回来!”作为宁阳县农村资产、资源、资金等“三资”清理试点村,西场村组成工作小组,对照村民地亩册上的耕地面积进行实地丈量现场核实,清理出村民多占耕地52 亩,坑塘、场院和宅基地40 亩,同时把个别群众私自占用的6.7 亩林地收归村集体,通过销售树木增加收入20 万元。
“三资”清理一直是农村工作的老大难,触及利益深、遗留问题多、涉及范围广。2019 年4 月份,宁阳县全面铺开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目前共收回欠款6000 余万元、土地2.2 万亩,每年村集体可稳定增收1700 余万元,清理工作初见成效。
“清理是手段,盘活增值是目的,管好用好是保障。清理出的资产资源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探索保值增值的路子。”宁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世强说,该县积极引导村集体“精打细算”过日子,对零星分散的“边角地”“四荒地”化零为整生产经营或实施“一村万树”工程。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找条致富门路。定向帮带,让宁阳农村有了新貌。
“过去苗木种植都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一年到头不少辛苦,但苗木卖不上价,越干越没劲。”近日,东疏镇刘茂村村民刘信昌遇到了难题。在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帮助下,刘茂村开展苗木产业二次创业,建设食药赏苗木特色产业园项目,一期流转土地120亩栽植皂角5600棵,林下栽植芍药、油菜花等观赏花卉,亩均效益5000 元以上。
“拉出10 万元以下的清单,根据不同村经济基础、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帮助选准集体增收的路子!”宁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赵相鑫说,宁阳县大力推广土地流转、企业带动、资源盘活、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田园综合体等强村富民路子,引导各村用活发展政策、选准产业增收项目,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力争年底前10 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2%以上。
从2018 年开始,宁阳县组织开展集体经济薄弱村·强村强企“双强帮带”活动,确定41 家企业、22个强村对口联系帮带58 个薄弱村。2019 年又有28 家企业联系帮扶30个村,深入推进“百企联百村”活动。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包保机制,实现10 万元以下村包保“全覆盖”。
“村里‘苗木产业党小组’推广科学化苗木种植,有了专业技术指导,我们的苗木品种越来越好,种植、管理、销售一条龙,收入比过去翻了一番。”东疏镇特色苗木示范园党小组成员刘连昌说道。
每村培育一个精品主导产业,设置“产业党小组”,是宁阳县改变旧村风貌的第三个法宝。
截至目前,东疏镇已组建生态旅游、苗木花卉、绿色蔬菜、纺织服装、奶牛养殖、本草加工6 个特色产业党小组,参与党员200 余人,以党小组为骨干带动123 户村民致富。2019 年东疏镇产业党小组成员人均纯收入3 万元,其中10 多名成员年收入超过10 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 多个,带动村集体增收约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