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政党认同”的提升路径探索

2020-12-20 07:31顾成敏王利晓
开封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执政党政党政治

顾成敏,王利晓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个政党,其前途命运的好坏取决于人心向背。对执政党来说,政治认同有助于其巩固执政地位,把牢意识形态主导权,维护社会团结和稳定。大学生这个群体是社会建设的后备力量。新时代,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政党认同,有其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巩固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根基,是在变局中开新局的重要一步。

一、提升大学生“政党认同”的现实必要性

(一)有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集体认同,藉此巩固执政地位、夯实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要求[1]。随着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原有社会阶层的内部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调动社会上各行各业人们的积极性,有利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大学生群体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他们的政治认同和对执政党政策的看法是社会政治意识的风向标[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提高大学生的政党认同,引导大学生从历史维度、国情维度、实践性维度、多样性维度上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以及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党史的了解程度、对执政党及其政策的评价、对政治的参与程度,提高他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认知水平,增强他们对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信心,有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有助于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

大学阶段,一个人的三观基本确立,但还不稳固。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多元,社会思潮多种多样,它们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进入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东西方某些方面的利益冲突加剧,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向我国输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妄图改变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观,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颠覆我国的政治制度,使我们彻底西化。历史虚无主义是西方社会思潮中的一种,这种思潮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基本内核,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打着“理性思考”“范式变更”的学术幌子,模糊历史、颠覆历史、虚无历史,期望达到其特定的政治目的[3]。抱有这一思想的人,一方面否定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成就,运用实用主义理论和碎片化思维方式看问题,常常抓住我们历史上的错误和失误大做文章;另一方面,否定我们的理论、道路、制度、文化,宣扬资本主义民主观念,用严重脱离实际的论调煽动社会情绪,妄想弱化我们的意志,进而分化、瓦解我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政治立场的松动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我们应该时刻警惕这些危害性言论,切实维护党的领导,固守自己的根,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增强大学生的政党认同,有助于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推动国家繁荣发展,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

(三)有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利益代表功能是政党的本质功能,是政党的生成逻辑和自身价值所在。对执政党而言,利益代表功能尤为重要,它决定了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和兴衰成败[4]。社会千变万化,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利益不断分化。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常常面临内外双重挑战。一种思想影响下的利益认同是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社会安定与否常常取决于人们对执政党在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程度。政治参与作为公民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沟通政治意愿,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积极的政治参与可以推动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侧面反映出群众基础和群众的力量,对社会关系的和谐具有正向辐射作用。由此可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深化民主、加快民主进程的良策。摧毁盘根错节的传统利益,常常需要动员新的社会力量参与政治。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制度必须具有将现代化造就的社会势力吸收进该体制中来的能力[6]。大学生积极有序的政治参与,可以影响、辐射和带动其他社会群体,可以起到标杆作用,可以促进执政党执政理念的优化,进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增强大学生的政党认同,有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政党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认为:“在复杂政治生活中,人们往往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作为政治认同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有国家、政治制度、阶级、政党、政治理想、政策等。政党是为捍卫阶级利益而自觉奋斗的团体,一般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因而,对政党的认同多属较高层次的认同。 ”[7](P501)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带领人民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使命。在我国,如果一个人的政党认同出现偏差,那么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共产主义信仰就会出现问题。政党认同不同于政治认同,它有自己的概念边界,当前的政治生态、政策、执政绩效、政党组织、政党意志、政党制度、政党文化等都是政党认同的重要考查指标,政党认同考察的是对执政党的信任程度。而政治认同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主要是从实体、工具、绩效等不同层次对国家整个体系进行的价值判断。政党认同与政治认同有区别也有联系。政党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在我国,对党的忠诚和信仰是一个人政治素养的核心内容。政党认同能够为我们提供精神动力,在国家各项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强化对执政党的认同,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保持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总而言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提高政党认同,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凝聚共识,群策群力,全面推进伟大事业。

三、提升大学生“政党认同”的现实紧迫性

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价值观多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新媒体时代,政党认同面临新的挑战。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冲击着我们“政党认同”的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为了考察了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情况尤其是政党认同的现状,笔者对河南五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003份,回收率在95.5%以上,其中,男性378人,女性625人,每个年级都有分布。面对“您是否认同党和政府驾驭国际国内局势的能力”这一问题,有 92.32%的同学回答“是”,7.08%的学生表示不确定,仅有0.6%的同学选择“否”。国家良好的发展状况有目共睹,因此同学们基本上都给予积极的、正面的评价。面对“您是否认同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克服困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问题,有87.54%的同学回答“是”,12.16%的学生表示不确定,仅有 0.3%的同学选择“否”。对比前面题目的相关数据,这次表示“不确定”的占比较高,这说明部分学生对国家未来的信心不足。调查结果分析告诉我们,巩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大局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政党认同迫在眉睫。

四、提升大学生“政党认同”的现实路径

(一)把政党认同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

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8](P9)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融入政党认同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巩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设置,加强主流价值观培育,构建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教学内容体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统一,通过思政课这一主渠道,增强大学生的政党认同。要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可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圣地,使其接受红色教育,加深对党的历史的了解,学习革命前辈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可带领学生参观改革开放先行试验区,使之深入了解我党做出改革开放这个重大战略决策的历史背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而加深对党的感情,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以及为伟大事业而奋斗的决心和报国之志。

(二)利用大众媒体加强正面宣传

自媒体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说,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自媒体传播速度快,内容多样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常常利用自媒体这个舆论平台向我国传播西方价值理念,例如所谓“普世”价值观、个人主义等。西方敌对势力常常利用自媒体传播关于我国的各种负面信息,恶意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妄图降低青年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大众媒体中的此类文章,不少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认知。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新媒体,对敌对势力的阴谋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对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济社会建设成就进行广泛宣传。大众媒体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畅通民众的政治参与渠道。网民可以在大众媒体上自由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可以谈论时政热点,可以针砭时弊,可以建言献策,可以展现自己对一些国际事务的认知。要加强网络监管,以净化网络环境,为正确价值观的传播提供更多平台。要引导大学生在使用自媒体的过程中,对资源进行整合、对信息进行甄别,进而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形成正确认识,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

(三)学校与社会、家庭共同发力

影响政党认同的因素不仅来自内部,还来自外部;政党认同不仅受到内部力量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获得各种技能,人们对事物正确的认知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来源于社会实践,人们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社会这个大平台上,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应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政党认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进行爱国爱党爱人民教育的首要途径。父母看待事物的立场和角度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判断,父母的政治态度直接影响子女对执政党的印象和看法。人的一生中,一些重要思想观念的形成可追溯到青少年时期。因此,要引导大学生的家长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在家庭教育中,明确自身的政治立场,灌输正确的政治观念,以增进孩子对执政党的信任、增加孩子对执政党的感情积淀。例如,可讲述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史,以加深学生对党的了解,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发挥典型、模范的教育示范作用,用榜样引领学生,促进学生成长。高校的任务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培养人才,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提升大学生的政党认同,能有效巩固党的执政根基[9]。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突出优势,是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关键。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能够使执政方向更加明确、执政目标更加清晰、人民立场更加坚定,能够切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有效化解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政治风险,维护党的执政权威。只有对党深入了解,才能提升政党认同。政治认同的最高形式是政治信仰。信仰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内化,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新时代,要不断完善教育培养机制,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站位,巩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从自发到自觉,实现完美转变,做到知情意三位一体,达到知情意的统一,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政党认同表现为人们内心对某一政党所产生的一种归属感,以及对该政党意志的服从、对该政党政治行为的赞同。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对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赞同,并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这种政党认同有助于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在国际上增加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话语权,可以助推民主政治的现代化进程。当前,应提高大学生的政党认同。对此,可以从不同维度着手:把政党认同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牢固树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正确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尤其要注重发挥自媒体的作用;学校与家庭、社会合力推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等等。总之,要积淀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其理性思维能力,使之做到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合格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执政党政党政治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网络反腐: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课题分析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党”意识
柬执政党赢得议会全部席位
从反对派到执政党——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