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隽 姚云云 王洪光(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称《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内容,以“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来实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规划》中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发挥多重功能,提供优质产品,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美丽乡村的概念提出后,就有很多学者对其内涵进行了论述,在环境、生活、文化、布局和建设等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的要求。《规划》中对于美丽乡村的描述则以“宜居宜业”“文化乡愁”为中心,注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多重功能的发挥,并以实现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落脚点。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助人自助的职业,以其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自身优势。
首先,社会工作参与有助于聚焦农民需要,培育符号资本。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农民对自身需要的具体化,而需要也会随着自身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丰富、提高,但农民明确需要并表述的符号性资本较低,更遑论将其实现。社会工作专业聚焦需要,可以帮助农民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体化,并通过乡村“扶智”培育农民符号性资本,培养意见领袖,实现乡村内部与外部沟通。
其次,社会工作参与有助于明确地域优势,合理规划发展。 每个地域地理、气候、历史、发展状况等因素都有自身的特点,有自身优势和短板。曾有学者指出:“社会工作与救济工作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社会工作有耐心作为资本”,这意味着社会工作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美丽乡村建设同样不能一蹴而就,应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同步,以自身特点为中心,带动周围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本地优势,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但很多乡村往往基于地域习惯安排生产,对自身优势习以为常视而不见,对周边可利用资源并不明确,需要社会工作专业性服务辅助,明确优势,链接资源,促进发展。
第三,社会工作参与有助于乡村文化归复,凝聚文化乡愁。社会的现代化,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的物化、量化,乡村原有的互助文化也被经济规则所替代,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乡村文化,使文化乡愁难以凝聚。农村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成果之一,促进乡村互助文化的归复和乡村文化的凝练,从而提高乡村的凝聚力是其功能之一。
东北地区的乡村有自身的气候和地域特点,农作时限性较大,人口流失,“空心化”、老龄化是近些年比较突出的问题,这对东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造成障碍,也使社会工作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要面临困境。
首先,社会工作在乡村尚未被了解,导致服务难以开展。社会工作近些年发展较快,但也呈现出极大的城乡差异,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发展远远超过乡村。从全国来看,东北地区的社会工作的发展相对较慢,尤其是乡村地区,多以留守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但由于资金有限,能获得的服务极少,对于大多数乡村,社会工作非常陌生,这对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其次,东北地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乡村社会工作服务购买较少。社会工作服务购买主要有两大资金来源—政府购买和基金会等公益性社会资本投入。东北乡村的社会工作服务以政府购买为主,而政府购买的资金来源于财政,经济发展状况对于服务购买的资金投入有较大影响。由于部分基金会有商业性背景和资金来源,需要资金投入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这导致了基金会购买很难调动用于乡村社会工作服务。
第三,社会工作服务购买以短期为主,缺乏接续性,难以保障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效果。我国社会工作服务购买多以短期项目为主,一般从为半年到一年,其中有大量时间要用于项目评估材料的整理,一个一年的项目,实际服务时间仅为八到十个月,而量化指标的规定,使得社工为了服务而服务,而不是为了满足案主的需要而服务,对于社会工作机构来说,缺乏前期基础的乡村服务难度大。社会工作机构在申报项目的时候,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效果是否明显,指标能否凑够,这使得社会工作的“耐心资本”被放弃,社会工作机构逐利,社会工作价值被抛弃,一线社会工作者被工具化。因此,以社会工作项目形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对于社工机构来说没有吸引力,在半年到一年内见到明显效果更加不现实,而且难以量化为服务指标。
第四,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成本较高,开展服务困难。社会工作机构基本都是在城市之中,便于开展社区服务,为乡村提供服务必然会增加交通成本和时间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部分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机构选择选派驻村社工,初衷是让社工融入当地生活,更好的了解需求,提供更为高效有效的服务。但乡村的熟人社会导致融入困难,缺乏明确的身份定位,加之生活环境改变带来的各种不便,驻村社工往往表现出较低的服务热情。
第五,社会工作者与农民沟通存在主客观障碍,导致服务效果不佳。含蓄的中国文化,让淳朴的农民不愿意向“外人”袒露心声,社会工作者面只能通过投入大量的时间变成“自己人”,或者由村民带领,效率和效果都难以保证。而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同样影响服务效果,在东北的很多乡村都有村民的学历断裂的问题,部分乡村包括青壮年在内的绝大多数村民的学历为初中。某些外来农业投资,因生产附加值较高的农业产品,机械自动化程度高,对员工的要求也比较高,导致了农民难以共享本地发展成果。
社会工作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破除现有困境,才能提升服务效果,实现社会工作的价值,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优化社会工作项目期限与指标,鼓励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整体性规划和持续服务,缺乏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递进的短期项目运行无法产生持续性效果,也不会带来实质性转变,无异于资源的浪费。以人次、宣传、签到等形式体现的社会工作项目量化指标难以用来评价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效果,应优化指标体系,通过质性指标和量化指标相结合降低项目实施难度,以鼓励专业社会工作参与。
第二,合理利用政策导向,加大宣传,丰富资金来源。农村作为我国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下将被逐渐激发,这也意味着商业资本支持的公益性基金会在乡村投入虽然短期未必见到直接效益,长远来看,会带来丰富收益。要让社会性资本意识到这一点,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并由政府搭建平台,以丰富社会工作服务资金来源。
第三,有效利用乡村自身资源,创新社会工作参与方式。社工融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前期准备工作,而常用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运行,由于其满足的需求针对性较强,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效果影响有限。因此,创新社工参与方式是必要的,高校社工支持、远程社工咨询服务、驻村社工岗位设置、村官社工理念培养等都可以成为有效方法。
此外,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一直专业的社会工作队伍,尤其是了解乡村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当地人,鼓励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返乡提供服务无疑是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