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济南市章丘区农业农村局 刘崇琪 何静
济南市章丘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大力推进1+3 工作体系,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取得新突破。
——健全三个机制,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一是统筹推进机制。落实“五级书记”责任制,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推进落实、农业农村机构统筹协调的组织领导机制。健全了乡村振兴“五个专班”工作推进机制,推进落实87 项任务清单。完善了乡村振兴“1357”基本工作制度框架,即1 个战略规划,城区、镇街、村居3 类具体规划,五大振兴实施方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环境整治、竞赛比武、专项考核7 个指导意见。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目前完成10 个村庄规划试点村的评审公示、24 个齐鲁样板村规划初步方案;综合评估了已编制的村庄规划,确定需要补充完善的村200 个。二是兜底保障机制。统筹整合特色产业发展、农村人才培育、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生态保护修复、集体经济壮大等各级各类涉农资金。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落实贷款扶持政策,引导资本投身乡村振兴各项事业。积极实施扶贫攻坚。扶贫干部到位率达100%,67 名互助岗人员服务贫困群众192 户,规范运行124 个产业扶贫项目、83 个光伏电站项目,累计改造危房2287 户、减免医疗费用421 万元、补助贫困学生1 万余人次、报销特惠保险204.49 万元,改善提升贫困户人居环境1815 户,完成贫困户“电视户户通”8638 户,全区享受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三是队伍锻造机制。系统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890 个村党组织就23 类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打造了党建引领下的施家崖、青石山等7 个联合体样板,调整了村干部80 余人,招聘了“乡村振兴专员”100 名,14 个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普及率达到100%。系统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人才新政20 条,打造了三涧溪、施家崖、石子口3处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健全创业培训、普训轮训等梯次培训体系,积极开展各项培训计划和“双百人才、下乡兴农”主题行动,培训各类人才6000 余人,引进人才600 多人。
——突出三个样板,构筑乡村振兴基础支撑。一是突出村庄样板。以框架路为链接,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在11个镇街建设了51个示范村、沿线村,其中13 个市级样板村、38个区级示范村已建设完成,总投资1.91 亿元。二是突出片区样板。覆盖双山、官庄、明水、普集四个街道、10 个村的三涧溪片区和覆盖白云湖街道13 个村的“水乡白云”片区,分别被评为省、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目前已完成规划论证,年前启动建设。同时,实施“1188”工程,即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三涧溪”(水乡白云)片区为引领,以发展壮大章丘大葱、高官甜瓜、龙山小米等8 大名品产业为支柱,以花样垛庄、齐鲁古道、绣江风韵等精品线路为纽带,巩固提升82 个示范村、中心村、特色村为支点,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三是突出产业振兴样板。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巩固提升全省“新六产”示范县创建水平。章丘大葱、龙山小米、高官甜瓜3个济南市十大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举办了“2019 中国·章丘大葱文化旅游节”“高官寨甜瓜节”等农事节庆活动,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2019 年,公开发布了“章丘大葱”“龙山小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晶荣”“居易”入选全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积极推进“划建管护”长效机制,71 万亩“两区”地块实现了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官庄“泉城百花园”、刁镇“东方商人”成功入选市级田园综合体,市级现代农业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发展到5 家。积极引导小农户融入社会化大生产,组织200余家次经营主体参加各级节会培训等活动,2019 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 家、总数42 家,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50%。
——强化三个重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一是强化乡村治理。实施壮大村集体经济工程。全区895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形成了“两委一社”村级经济发展新格局。推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管理3 项重点工程,实施全区社会治安、城乡建设、社会保障等“一张网”管理,确保打赢扫黑除恶攻坚战。二是强化环境整治。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区建设客运站点100 个,县乡路、通村路、村庄路建设提升372.8 公里,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52.36%,基本完成了省市“四好”公路建设和村庄街巷硬化任务;新增农村公厕建设132 个、户厕改造5800 户,全区农村“厕所革命”共完成户厕改造14.05 万户;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并报省市备案,同时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管理责任;稳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同时加快清脏治乱,全区共创建国家级卫生镇2 个、占比11%,省级卫生村203 个、占比2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绿化荒山1.5 万亩、建设农田防护林2000 亩,基本完成了6 处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创建省级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居6 个;落实技术措施,控制面源污染。三是强化文明创建。积极开展“争创出彩人家、共建美丽乡村”“星级文明户”等活动,推进“一约四会”制度化规范化和“百镇千村”示范工程。清理坟头8 万座、墓碑2.4 万个,策划推行多种形式领证式结婚典礼,打造官庄、绣惠、白云湖3 个省市文化特色示范镇街、17 个省市文明家园示范村,全区80%的村镇达到县级文明村镇标准,扶持提升了20 余家镇村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区镇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