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洮县职教中心 刘志龙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绝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都已经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但部分教师对小组合作的内涵缺乏深入的认识,认为只要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学习就能达成目标,对于学生合作的有效性缺乏考量,对于小组学习过程也缺乏合理的指导,没有在教学目标、课堂问题、时间分配上做出必要的调整。以至于小组合作仅停留在表面,缺少实质内涵,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或者不清楚具体的学习目标,以至于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小组内部构成的合理性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分组不科学也是常见的一种错误。许多教师并没有在分组上进行细致的考虑,仅是按照座位、成绩等进行分组,或直接让学生自由结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教师对于小组合作的方式难以持续性地贯彻下去,只是偶尔开展,或经常重新分组。导致小组成员之间难以实效有效的互补,组内成员的参与性有高有低,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小组之间的综合能力不均衡,对于小组合作的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高中数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虽然有效,但也不能盲目运用,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时机来运用。有些问题适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有些问题则必须要学生自己进行思考与探究,才能深刻地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能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模式,将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有效结合起来,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地进行。
新课改提出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小组合作更是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点,以及自己在合作过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达成的学习效果等等,使他们对小组合作形成正确充分的了解,提高与他人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在构建小组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学生在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互补,从而促使学生互相帮助和学习,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允许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选择自己的小组。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联系,在小组中形成和谐友好的合作氛围,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小组间的合作竞争精神。
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被遇到的问题困住、偏离教学目标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于小组合作过程的指导。教师可指导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配,让他们分别承担记录、整理、报告等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明确每个人的责任。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团队当中的作用,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和良好的责任感,还能提升小组成员互相协作的能力。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表现出来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思维特点以及数学知识基础,从而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分配任务。同时,教师也要定期指导小组成员转换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从多种角度来看待问题,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也要适时地引导他们走出舒适区,弥补自己的短板。比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时,学生仅通过想象难以对各种几何体形成准确全面的认知,以至于小组内部之间也容易发出不同的声音。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制作几何体、联想生活事物、整理意见等任务,合理有效地对几何体的定义、结构等进行探究。
合作学习本身是一种自由、开放的过程,有的教师虽然实施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但并未给予学生充分的合作空间,只是让学生简单讨论后,就宣布正确答案,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问题无从表达。对此,教师要为学生留出交流与表达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形成活跃的小组合作氛围,让学生获得参与感,并在被承认和肯定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动力。比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假如在以后的30天内,有人第一天给你1万元,以后每天给的钱数都增加1万元,但你第一天要还1分钱,以后每天还的钱数是昨天的2倍,30天以后互不相欠。你会答应吗?”这个问题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有的学生认为很划算,有的学生则认为不一定。接着,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计算最终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能在课堂中形成活跃的合作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主流方式,能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推广应用的意义。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巧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既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加强自身在合作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在课堂上营造活跃的小组合作氛围,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