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职业技术学校北校区 方晓洁
合并报表处理方法具有三种理论基础,即业主观、主体观与母公司观,这三种观点在合并报表的长期发展中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可以说对财务会计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本文首先对三种观点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进而对合并报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析。
合并报表在编制时,业主观认为其目的是满足母公司股东的需求,对母公司股东负责,并对其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报告。合并法是业主观主张的方法,在具体实践中主要表现为:第一,基于母公司的实际持股比例对资产、收入与负债等进行合并;第二,依据母公司的持股比例,子公司对其净资产的升值与贬值进行确认,同时摊销合并商誉;第三,基于母公司的持股比例,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在交易中出现的损益进行抵销;第四,少数股东的权益与损益在合并报表上并无体现。
合并报表在编制时,主体观认为其目的是为满足合并主体全部股东的需求,并将相关的信息为集团提供,完全合并法是主体观的处理方法。主要体现在:第一,子公司需要将全部的资产、收入、负债等进行合并;第二,需要对子公司净资产的升值与贬值进行确认,并对合并商誉进行摊销;第三,全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间交易的损益;第四,在合并报表中将少数股东的权益单独列为一项。
合并报表在编制时,母公司观认为报表的编制是为母公司股东服务的,比例合并法与完全合并法的综合使用是其使用的方法。主要体现在:第一,子公司的资产、收入与负债等进行合并;第二,子公司净资产的升值与贬值按照持股比例进行确认,并且在摊销合并商誉时也要按照持股比例;第三,全部抵销集团被公司间交易未能实现的损益,按照持股比例抵销逆流中未能实现的损益;第四,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单独列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间,在费用一项上列入少数股东的损益。
虽然三种处理方法各有优势与缺点,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主体观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依然使用的是母公司观,但是在未来会逐渐向主体观发展,下面就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控股关系的存在使得集团得以存在,并且在控股关系的存在下,母公司在对资产进行运用时要多于所拥有的实际资产,在资产的合理运用下,对股东负责。在合并范围的确认上,主要通过控制来判断,也就是从合并开始的那一刻始终以“控制”为主导思想。但是母公司在合并处理方法的使用上,未能很好地贯彻“控制”思想,导致合并时被主体观完全控制。
在主体观报表编制下,服务的对象发生一定的变化,不再以母公司的股东为服务的主体,也兼顾相关的权益人。同时股权有可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向分散化的方向发展,甚至会出现母公司没有少数股东所持股份份额多的情况。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母公司所持股份在下降,但是依然对母公司进行控制,在编制报表时目的要更加合理,兼顾不同的权益群体。所以在未来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中,主体观的方法会成为主流,并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负债在会计要素的定义中有明确的规定,是过去交易对现实业务引起的经济变化,导致企业的利益流出。但是少数股东要区别对待,主要是因为其不会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同时,费用的定义也与少数股东的权益不符,不能将其确认为合并损益中的一个减项。母公司在控制权的作用下,会驱使子公司对利润与经营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是在主体观的作用下,少数股东也可以享受同样的权利。在主体观下可以将少数股东与控制股东放在同一个天平上对待,能对集团的净资产进行全面的反映,因此该方法更加合理与可靠。
合并报表能对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的反映,编制报表时有三种方法,分别为业主观、主体观与母公司观。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三种方法发挥了不一样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主体观的处理方法更加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主体观在编制报表中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对少数股东与控制股东的权益进行均衡对待,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