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司显柱):

2020-12-19 18:53:58司显柱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潜势个体化话语

“对外新闻翻译与国际受众研究”专栏

主持人语(司显柱):

对外话语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的自我陈述,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声音能否传得开,形象能否树得起,影响能否打得出,关键在于这个国家的话语能否被国际社会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信。长期以来对外新闻一直作为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肩负着国外公众了解中国的主要任务,因此,研究和提升我国对外新闻话语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般认为,用外语表述的中国对外新闻话语是经翻译之中介而达至,但是国内外话语体系存在一定差异,国内受众熟悉的话语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外受众。杨振武在《把握对外传播的时代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人民日报》,2015年7月1日)中指出:“如果总是满足于直接翻译、照搬照抄,没有进行因地制宜的创造性转化,就会陷入自说自话、‘鸡同鸭讲’的困境。”为避免以上情形发生,对外新闻翻译话语必须符合译文受众审美期待和认知特征,用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要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

本专栏的第一篇文章《论对外新闻话语翻译的受众意识》从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出发,以精准定制、以小见大和热点契合等多个维度,论述我国对外新闻话语翻译如何在受众意识指导下探索一条符合国际受众需求的传播路线和翻译策略。第二篇文章《国内外新闻翻译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0-2018)》对2000-2018年SSCI,A&HCI,SCI和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国内外新闻翻译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绘制相应的科学知识图,描述了国内外新闻翻译研究现状、特点、成效与不足,为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指明了路径和努力方向。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涵盖了对外话语实践过程中的建构(生产)、翻译(再生产)、话语传播(消费)三个阶段,预设了研究不是局限于国内,而是放眼于全球,国际社会应成为研究的背景和平台,而研究对象却是中国的问题,可谓“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只有在国际视野下观照中国与外界的交流互动,才能够得出更深层次的认知。当下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世界大国地位不匹配,在国际舞台上仍然面临“声音比较小”,“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失语困境,时时见诸于西方媒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中国形象的“他塑”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要改变上述情形,形成与我国迅速提升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关键在于构建既有鲜明中国特色,又能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对外话语体系,提升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在海外世界译介与传播的成效。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意义潜势,语言使用者的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协商使得意义潜势实例化,在此过程中个体化会增加意义潜势。本专栏的最后一篇文章《意义潜势与个体化——基于中国外宣话语的国际受众研究》综合意义潜势、个体化理论和Hall的编码-解码模式,以“一带一路”外宣视频为实证语料,从个体发生维度,即受众特征、影响因素与话语效果等方面考察作者意图与受众解码的差异,把个体化理论置于中国外宣话语国际受众维度,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猜你喜欢
潜势个体化话语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今传媒(2022年12期)2022-12-22 07:20:12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临涣选煤厂浮选效果评价与尾煤再选潜势分析
选煤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1:15:00
氨对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影响的实验研究
能源工程(2021年2期)2021-07-21 08:39:54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适者生存”?
杂文月刊(2017年24期)2017-03-03 07:42:55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6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3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