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张安宁,李桂祥,刘伟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
山东省桃栽培面积和产量(2019年12.7万hm2、335万t)居全国第1位。近年来,山东地区从当地桃品种资源中选育出多个果实发育期大于151天的极晚熟品种,如映霜红、中华寿桃、金秋红蜜、青州蜜桃、沂蒙霜红、琅琊绯蜜、玉龙雪桃、冬雪蜜桃等。这些极晚熟桃具有果个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硬度大、果核小、可食率高等优良性状,形成了山东极晚熟桃品种资源特色。笔者对山东地区极晚熟桃果实性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发展建议,供生产者参考。
以冬雪蜜桃做母本、以中华寿桃做父本杂交选育的品种[1]。山东地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90天。果实圆形,果顶平,底色黄绿色,果面玫瑰红色,茸毛较少,无果绣。果实梗洼浅,果皮较厚。平均单果重225g。果肉乳白色,近核处有红色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以上,肉质脆甜,有香气。果核小,粘核,可食率97%。果实硬度大,耐贮运。
从栖霞地区农家栽培的晚熟桃株系中筛选的品种[2]。山东地区成熟期10月下旬,果实发育期190天。果实近圆形,果顶微凹陷,茸毛较少。硬度大。平均单果重270g,最大975g。底色乳黄色,果面大部分呈红色。果肉乳白色,硬溶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甜脆,近核处有红色素,粘核,果核较小,可食率高。成熟果有重裂果现象,套袋栽培无裂果。
由山东省临朐县从冬桃实生苗中选育的品种金秋红蜜[3]。山东地区成熟期10月中旬,果实发育时期175天。果实圆形,果顶略突,大小均匀,平均单果重285g,最大600g。缝合线明显,果实茸毛稀少,底色乳白色,套袋果果面70%着红色,果皮不易剥离,果肉硬度大,近核处红色素多,粘核。可溶性固形物15%~20%,最高25.5%,口感甜脆,耐贮运。
起源较早,400多年前青州地区已有栽培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种植[4]。山东地区9月下旬~10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60~180天。果实圆形,果尖短而钝,缝合线较深。平均单果重110g,果肉硬而脆,熟透后变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甘甜爽口,离核。果实耐贮运,冷库内可贮藏130多天。
以寒香蜜为母本、桃王九九和冬雪蜜的混合花粉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品种,在鲁南地区10月下旬至11月初果实成熟,发育期200 天左右。果实近圆形,鲜红色,平均单果重375g,果肉白色,肉质细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风味甜,粘核。
从青州蜜桃中选育出的极晚熟品种[5]。在青州, 果实11月上中旬成熟,可耐轻微霜冻,在无冻害情况下,可挂枝头不烂。单果重100g,底色淡绿,阳面玫瑰红色。果肉乳白色,半离核,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0%,贮藏期长,冷库贮存至春节。
以寒香蜜与丽江雪桃的混合花粉为父本杂交育出的品种。果个大,平均单果重350g,呈玫瑰红色,肉质硬,清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果实10月中下旬成熟,发育期220天,采果可延长至1月,抗寒性强,病虫害少。
1953年发现于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玉龙村,为实生单株变异而来。果实卵圆形,浅黄绿色, 有部分细点红晕,茸毛较多。平均单果重150g,果肉白至浅绿色, 肉软细腻,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芳香浓郁。核小,离核。果实10月底成熟,发育期193天。
通过对鲁中、鲁西桃产区调查,发现当地种植户种植极晚熟桃热情高,但在发展种植的过程中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对栽培技术、品种选择等方面重视不够,不能达到预期收益。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当地环境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极晚熟桃生长周期长,生产管理用工成本较高;早熟桃生产管理用工成本较低,果实市场价格较高;中熟桃存在上市销售集中、竞争激烈等问题,经济效益较低。建议早熟、中熟、晚熟桃发展比例以5∶2∶3合适,适度控制发展极晚熟桃比例。
引种不盲目跟风,求新求奇。因气候条件不适应和栽培管理技术不当,引种中华寿桃、沂蒙霜红和映霜红在部分地区裂果现象较为严重。引种要优先选择本土培育的品种或经引种栽培表现良好的品种,选择可靠的苗木供应商。用于贮藏和长途运销的桃,要选择品质优良、果大,色、香、味俱佳,最好是硬溶质的品种,如中华寿桃、冬雪蜜桃。
极晚熟桃品种实施果实套袋,可避免日灼、雨水、桔小实蝇等害虫伤害,还可避免易裂果品种发生裂果。一般套深色纸袋,果实成熟前1周左右摘袋,增加果实表面亮度。
根据果实的大小、含糖量等指标进行分级。如选取果个大、甜度高的桃进行包装,定位于高端礼品。现代电商销售和快递运输的应用,可以快速顺利地完成高品质桃的销售,大幅提高果农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