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雪,王永贵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23)
传统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被统治阶级的有力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意识形态的功能多以政治功能见长。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重新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剖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发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在顺应时代潮流中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真正实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41的战略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意识形态的功能不但没有弱化反而在持续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领域亦在逐步拓展。具言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拓展、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从而在功能调整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政治功能: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1]36。社会意识形态的首要职能就是表达国家意志,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会有其“国家意志”,而表达“国家意志”的意识形态则可称之为“国家意识形态”。“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2]51,所以,“国家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国家意志”不仅与“统治阶级意志”一致,而且与全体人民意志一致。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民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动力源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2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是认清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时刻重视人民诉求,坚持从人民实践中汲取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智慧与力量,让党的理论创新与人民的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其二,人民是否拥护、赞成、高兴、答应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衡量指针。“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3]28。对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最有发言权的就是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敢于说”“可以说”,进而将人民群众的评价收集起来作为改进今后工作的重要依据,才能使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更好地体现群众诉求,经得起人民检验,实现“满足人民美好需要”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4]98。“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4]98,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明确地宣告了自身的阶级性,规定了我国的指导思想、社会性质、阶级基础、基本制度等等。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需要坚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法治成果和确立的基本原则,在法治建设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政治立场,而不是将法律与我们的指导思想对立起来。其一,在立法过程中,坚持科学立法,“以良法保障善治”[5]。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与立法的初衷,即法律本质上是人民意志的汇集和表达是一致的,表达了立法的民意。唯有此,法律才能得到真诚的信仰和自觉地遵守,从而成为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国家法律和人民的行为圭臬。其二,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保障作用。在良法善治的前提下,若一部法律制定出来后不能被有效实施,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3]141。这就要求各级相关部门要把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理论,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融入每一个案件的执行过程,从而提升司法的公信力。
2.经济功能:引导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引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市场经济改革的引导功能不仅可以提升市场经济对抗“西化”的“战斗力”,而且可以提高市场经济抵御外界干扰的“免疫力”,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发展。在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一直存在着两种极端声音:一种极端声音是主张放弃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放弃国家的宏观调控,这种做法会使我国的经济改革背离社会主义走向资本主义;另一种极端声音是忽视现实的历史条件,一味地强调放弃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分配制度中的多样共存,放弃市场经济,这种看似“纯粹”的社会主义改革,其实质是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5]。作为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孕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便肩负起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艘巨轮指引航向的时代重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向“竞争公平有序”[1]33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将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这一经济手段两者结合在一起,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主义的自觉性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常常发生矛盾,显著表现为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不同。公平侧重于从过程到结果上的平等,效率更强调的是结果。市场经济的首要目标是效率,却易于造成社会不公和两极分化,但单纯追求公平的分配也易于造成吃“大锅饭”的依赖心理,使社会丧失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侧重点亦有所不同。对于公平与效率二者关系的平衡,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选择也不同。如今,随着我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再次将关注点聚焦到“公平”身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1]33-34,为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市场经济中既要倡导效率,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又要倡导公平,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有序、健康发展。
3.文化功能:巩固新时代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6]。在信息化时代,各种思想观念、各类社会思潮如井喷式大量涌现,彼此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得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和差异性愈发凸显。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我们越是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一元化与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化之间保持一个必要的张力,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多样化”的过程中担负起“弘扬主旋律”的责任。同时,针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挑战,我们要“形于中”而“发于外”。一方面,要从“内因”出发,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自身建设与完善,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更加彻底,更有利于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各种诘难;另一方面,要从“外因”下手,通过网络工具有效批判西方意识形态的同时,采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精神。最终实现既要在“内容”上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的现实发展战略,亦要从“形式”上占领意识形态高地的双重目标。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还是意识形态自信”[7],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一个真正的大国、强国,不仅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国防力量,更不可或缺的还有与大国、强国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只有凝聚和团结各阶层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才能使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多元发展的社会文化,才能使民众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持乐观、进取、敢于冒险和创新的精神状态,才能维持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巩固国家发展的强大根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8]。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意识形态的“批判力”来抨击各种错误思潮,从而明确我们的文化自信“信什么”的问题;通过意识形态的“解释力”来扫清思想的迷雾,从而明确我们的文化自信“为何信”的问题;通过意识形态的“供给力”来增强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而明确我们的文化自信“如何信”的问题。
4.社会功能:做好新时代社会转型的“稳定器”和“黏合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转型的“稳定器”。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凝练和集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4]189。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逐渐由封闭半封闭的计划经济向全面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许多新兴阶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传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随着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各个阶层的价值观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处于极不稳定状态。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和急剧变动,造成一些人不能正确处理义与利、权力与能力、人情与制度、依附与自立之间关系的现象,不利于维持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稳定。因此,面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价值观念的摩擦乃至冲突,亟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主导价值观来对其进行思想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提出了价值要求,这三个层面既相互区分又彼此交叉,是广大人民群众不同诉求中的共同部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思想整合,不仅可以团结社会的各个阶层,对其思想意识进行有效整合,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成员对社会转型的价值认同,从而使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可以在社会转型中找到归属感,从而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凝聚中国力量,使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3]190。意识形态作为社会“黏合剂”,“能够把各种运动、党派、革命团体都聚合起来”[9],从而提升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精神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彰显,是当代中国人民所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能够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凝练的价值理念,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3]40。其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基因。作为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联结纽带,民族精神把我国各个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构成中华民族所有成员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民族精神同时促进了民族自觉和民族振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其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应有之义,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鼓舞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突破阻碍发展的体制藩篱,为实现民族振兴铺平道路。
5.外交功能:扩大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1]59贡献中国力量。作为国内政策在国际关系上的拓展,外交政策也必然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当今国际关系和对外交往中,意识形态常常成为某些西方国家掩护和包装对外政策的工具,西方国家仍然用其所谓的普世价值主导着整个世界的话语体系。不同于西方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推进世界和平与全球和谐为目标导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为此,为了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扭转全球意识形态话语权“西强我弱”的局面,纠正全球性“弱肉强食”的不良心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通过生动形象的“中国故事”提升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感召力,宣传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期以“和平发展”消解“霸权主义”;倡导正确的国际义利观,在对外交往中不能只顾追求利益而忘记了道义,更不能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对待发展中国家更加注重道义,更多地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外交的道义感召力和影响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10]41。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中国树立负责任大国国际形象的重要体现,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外交功能。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引下,中国外交,始终将维护本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维护国家权益、争取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坚定地做世界和平发展的维护者、建设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需要国际社会不断加强在各个问题领域的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环境、安全、网络等领域的治理不断完善,这不仅是当代中国外交不断探索的结果,体现了中国外交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亦是新时代背景下指导人类发展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引下对中国“想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回答,是中国与世界互动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提升是在具体的时空背景下展开的,必须从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等维度出发,分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客观环境及基本特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提升既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又有新媒体带来的新奇与冲击,以及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带来的双重影响。身处市场化、“微时代”、全球化充分发展并相互影响的多重境遇下,我们有必要探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基本依据。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既是一个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战略机遇期”,又是一个布满挑战、问题丛生的“矛盾凸显期”。一方面,市场化有助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59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相应地,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输出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步凸显。此时,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便显得愈发重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5]。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能够优化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结构,发挥资本、技术、人才在文化领域的集聚效应,从而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提供孵化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市场化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又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无形中增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增加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市场化给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带来了诸多挑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5]。目前,市场化与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的完善存在诸多矛盾,这给我国意识形态在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功能发挥造成了一定困扰。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的支持力不足。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信息、技术等多种要素。但由于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与自发性,“人、财、物”等市场要素往往会集聚在经济效益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中,造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无法完全满足文化创新的资源需求。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的激励力不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凝聚在文化产品中的创造性劳动价值是从事文化产业创新人员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目前我国还尚未形成有效激励文化产业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且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问题,市场上的“山寨产品”“侵权事件”屡禁不止,许多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难以调动,文化创新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的“最后一公里”仍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出谋划策”。这表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发挥尚存在开发空间,不仅要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创新的社会主义方向,亦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勇于创新的社会氛围。
2.“微时代”:媒介创新与多样传播共在
新时代以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应用传播媒介正悄然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已然进入了一个无人不“微”的“微时代”。伴随着“新媒体时代”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赖以生存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场域正发生着由‘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迁移拓展的新情况[11],同时也面临着开放性和自由性带来的诸多乱象。
一方面,“微时代”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提供新机遇。一是广泛的网络传播为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拓展了新路径。“微时代”之前,PC端、门户网站甚至是纸质媒体、电视广播一直是我国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导媒介,由于其传播范围受到时间、空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仅局限在特定的宣传渠道和传播平台。但是在“微时代”下,人人都可以通过“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实时了解全球资讯。无处不在的APP为我们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拓宽了路径,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千家万户。二是丰富的网络内容为增强意识形态的感染力打开了新思路。“微时代”之前,由于信息获取难度大、时效差,所以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重复性与空洞性很高。互联网的产生为意识形态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为重要的是,各大APP平台为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的场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补给,使人们认为“枯燥无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变得“活灵活现”。三是交互的网络平台为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增添了新媒介。“微时代”下,信息的传播方式是多维度的互动性传播,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接受者以及分享者,因此催生了诸多“自媒体大V”。这些“网络领袖”若能够利用自身人气传播正能量,则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网络空间的作用。
另一方面,“微时代”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平添新困扰。一是传播内容的自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发出质疑。“微时代”信息的自由传播使信息的规范性、严肃性和可信度都大大降低,虚假信息、恐怖信息、色情信息等等在网络这个“自由草原”上“肆意驰骋”,信息传播通过“一键转发”就可以轻松实现。久而久之,人们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便由于信息失真和信息干扰等问题日渐降低。二是传播方式的灵活性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造成威胁。“微时代”到来之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传统媒体或各大门户网站,传播什么样的信息,树立什么样的榜样都在其控制范围内。然而“微时代”背景下,人们通过多种平台获取信息、发布信息,普通网民的一个帖子也许就会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社会关注,这就对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造成了严重威胁。三是文化渗透的隐蔽性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出挑战。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直以来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目标。“网络空间作为具有鲜明主权特征的虚拟化‘第五空间’,亦已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12]。由此可见,网络新媒体为西方国家的价值渗透提供了完美的隐蔽渠道,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国际社会发声受阻。
全球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时代境遇和时代特征之一。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联系不断加深,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愈来愈成为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共同体。对我国而言,全球化的趋势既有利于“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3]161,却也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诸多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的趋势“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6]。这是全球化背景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外功能的重要遵循。如前文所述,意识形态对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发挥着掩饰、包装和伪装的作用。与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外主要是倡导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积极推进世界和谐,努力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因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并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认同。全球化格局不仅为中国了解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情况提供了渠道,有利于我国以开放的胸襟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为“中国故事”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新的表达方式;而且有利于塑造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了我国在全球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趋势让人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10]327。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中,其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了较高水平。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他们在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便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环顾世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是西方国家通过意识形态的对抗,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批判,最终取得“不战而胜”的现实案例。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诸如伊拉克、叙利亚等)在西方意识形态的干扰下,战火纷飞,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反观国内,西方利用全球化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其文化产品,伴随着西方文化产品的输入,西方国家所推崇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我国民众。正是在全球资本主义的深度渗透下,国内的一些民众逐步崇尚、羡慕甚至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顶礼膜拜,甚至奉为圭臬。长此以往,若不加以制止,我们将面临丧失马克思主义信仰、失掉共产主义信念的意识形态危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机遇与困难更加复杂多变,困难的解决并非“轻而易举”,意识形态功能的提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必须直面问题,在顺应时代潮流的过程中善于利用机会,有力回应挑战,增强解决对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在实践中提升的辩证课题。
1.价值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但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那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烈冲击着当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悄然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在市场化过程中,人们的事业观、权力观、金钱观、幸福观等等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迷失和冲突,给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诸多困扰。
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并非单向度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也能阻碍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制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意识形态建设战略,从而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为经济改革提供价值导向。回望历史,苏联及东欧各国在经济改革中完全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导致了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反思历史,苏联及东欧各国在经济改革中没有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造成东欧剧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在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我们要对人们符合经济改革目标的思想和行为加以鼓励,对偏离改革目标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纠正和调整。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引导人们养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观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政策,计划经济的思想意识长期占据着人们的头脑思维。市场经济实施后,不仅要求我国建立起配套的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民众的思想观念更是亟需与时俱进,即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经济领域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可以逐渐消除民众思想中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旧观念,促进民众思想观念的“更新换代”,从而减少改革的摩擦力。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体制转轨提供合理论证。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意识有时候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所以在市场经济改革中,作为社会意识的思想观念有时会很难适应经济制度的转变,容易对新生制度产生怀疑甚至是抵触情绪。此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承担起解释说明新生制度合理性及科学性的任务,使其被大众理解和接受,进而使人民对改革前景充满憧憬,从而接受改革并为之不懈奋斗。
2.空间净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新时代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突出重点。“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4],这清楚地表明,网络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乎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新时代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必须有力约束网络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才能使得“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10]336。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15],因此,净化网络空间,就要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一是要建立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机制,重视“首因效应”。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网络本身的无国界性,时间因素便在网络空间的话语争夺上显得格外重要。任何一个突发的事件都可以在短时间内传遍全球,若此时官方报道稍有迟缓,各种片面虚假的宣传报道便会率先进入老百姓的头脑,让民众形成对该事件的“第一印象”,从而影响民众的判断。因此,我们要建立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反应,抢占先机。主流媒体要讲求时效,力求第一时间准确发布信息,从而压缩负面消息的传播空间。二是要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避免“鸵鸟政策”。主流媒体要强化对信息的监控和对舆论的引导,面对负面信息要敢于亮剑,不能熟视无睹。宣传部门要以正面思想引导社会心理,驳斥歪理邪说,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化时代中的指导地位。例如《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时常第一时间报道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及网民关注的民生问题,更是以“快讯”的形式,用言简意赅的推送使网民获得第一手准确消息。三是及时澄清网络谣言,防止“三人成虎”。近年来,网络谣言愈演愈烈,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便出现了诸多真假难辨的消息,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恐慌情绪。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网络技术研发,提高信息审查能力,及时曝光谣言,从源头上杜绝虚假信息;同时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从而摆脱网络乱象的困扰,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服务。
3.国际发声: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
国际话语权作为国家软实力所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真正实力和地位。“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4]210,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自1949年以来得到迅速提升,终于摆脱了贫穷挨打的局面,也让13亿百姓填饱了肚子,可是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挨骂”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为了“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6],争夺国家话语权,扭转“挨骂”的局面,我们必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6]。一是要明确“讲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就提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后,“中国梦”的内涵不断完善,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进行了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他国时,将中国梦与许多国家、地区的梦想巧妙结合起来,求同存异,从而赢得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全球的强烈共鸣。二是要明确“谁来讲”。“要加强国际传播、扩大国际话语权,就必须做精领袖外交演讲”[16]。当今世界,元首外交已经成为外交活动的普遍做法,领袖演讲便是掌握国际话语权,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民族形象、政党形象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在每一次出访中,都积极主动地宣传“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巨大的“习式署名文章”以及“习式演讲”。这些文章和讲话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如“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逐步消除了世界对我国的隔阂和偏见,为我国争得了国际话语权。三是要明确“如何讲”。“讲好中国故事”绝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用“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17]给大家讲。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富有极大的创新性,不仅吸收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也十分地“接地气”,及时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及:“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18]。用“朋友圈”这种生动形象的表述既表明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谋发展的心意,也拉近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总之,从国际话语的宣传内容、宣传媒介、宣传策略上下功夫,增强对外话语的说服力、引领力和亲和力,方能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