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健
贵州民族大学 西南傩文化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25
书院是古代中国极富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兴起于唐末,鼎盛于两宋,没落于明清,而终结于近现代。传统书院教学模式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藏书宏富,既传授知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更注重研究,彰显学术创造。历史时期,中国传统书院之人才培养模式,对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纠偏与救援的作用。日本学者稻叶君山先生曾说,书院产生以后,中国社会真正研究学问的处所,从此在书院而不在官学[1]。近年来,部分研究生治学动力不足、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等问题不时显现,培养质量受到挑战,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书院学规折射出求真务实的学术取向,不仅有功于当时,对于当代研究生治学精神之养成,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常言道:工必居肆而艺可成,士必资师而道可学。师友乃辅助研究生成就德业的重要因素。书院学规对此早就强调其重要性,乾隆《文石书院学约》:“传道解惑,莫过于师;劝善规过,必资于友。是师友者,乃人生德业之所藉以成就者也”[2]。在校研究生求学期间,心中不免滋生难言之隐、不白之情,若能主动与导师和同学交流倾诉,自然能够得以排释,心态得以维持调护。至于励行勤学、质疑问难、读书作文,则更需要于师友沟通交流中成长进步。
对于在校研究生而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是治学精神塑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亲其师则信其道,研究生应该尊敬导师,聆听教诲,虚心接受其学术品格、道德修养、政治觉悟的熏陶与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基于治学精神养成的师生相处之道,究竟该秉持什么原则呢?王守仁曾训示龙岗书院生徒说:“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2]。师生相处之道,无非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而已。“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3]。研究生导师团队在专业领域都有相当基础和成就,加强与老师沟通,可获得大量学术信息,学习治学方法,少走弯路。
不论行辈高低、年龄长幼,研究生当虚心求益,择善而从之。康熙《白鹿洞书院学规》:“盖谓学海无涯,不集众思,无以广益也。故非师长可问,行辈亦可问也,非惟行辈可问,即年少于我者亦可问也”[2]。梅贻琦先生亦曾说过:“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如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4]。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学术思想碰撞、情感交流,有助于研究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培育人文情怀和治学精神[5]。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宋代理学家张载亦曾感慨:“学不长者无他术,惟是与朋友讲治”[7]。研究生应当主动亲近、请教、求助于导师,广交学友,切磋学问,如此定将在学术与生活上取得重大进步。
满招损,谦受益。乾隆《玉潭书院条约》特别强调其学生必须谦虚谨慎。“木集千株,必有翘楚;人集百夫,必有长才。果能降心参访,刻意观摩,择善而从,择不善而改,皆有师资之益。较之孤陋寡闻,其功何啻十倍”[2]。乾隆《钟山书院规约》明确要求学生戒矜夸。“学者须虚心服善,文字果佳,亦本分内事,且学业无尽,进一步又有一步,工夫何用矜夸”[2]。
天启《瀛山书院学规》则详细阐述了谦虚的学习姿态需要做到知礼仪、有乐善能受的气量、品德高尚且终身举止行为得当。“盖傲之反则为谦,谦则卑以自牧,而循循之礼立矣;傲之反则为虚,虚则乐善能受,而休休之量廓矣”[2]。清代福建鳌峰书院学规认为,虚心则善言易人,实则便无所容。因此,要求学员须秉持谦逊的学术姿态,学业水平超迈他人者须精益求精,且须看到各有所长,因而必须彼此相济,以达集思广益之效。“今院中所聚诸友,其学问高出流辈者,固当谘商请益,即在比肩者,人各有所长,何妨彼此相济,以开集思广益之路。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斯言不诚然哉”[2]。明代王守仁要求书院诸生相处,资善为要,但责善之际须尊重其人格与尊严。切忌背后说三道四,搬弄是非。“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2]。
如何将为人和做学问统一起来,是研究生治学精神培养中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求学者必须有正确的学术姿态。学术能力和思想道德于研究生成长而言,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流的学问须有宽广的胸襟与涵养。上述书院学规对研究生亦有启发,在治学精神养成中须明白只有虚心,才能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心,才能发现自身短板并虚心吸纳他人优点。
少数研究生缺乏远大理想,选择读研,并非基于能力提升和自我价值实现,并非学术追求,而仅仅定位于就业层面[8]。由此带来严重的学习倦怠,其问题之根本在于缺乏远大理想所致。读研目的功利色彩浓厚,学习与科研必然积极性不高,精力投入不够。
明代王守仁训示龙岗书院生徒:“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2]?明代顾宪成约束东林书院诸生:“志者,心之所之也。莫贵于人,莫灵于心。心欲超凡民而之豪杰,豪杰矣!心欲超豪杰而之圣贤,圣贤矣”[2]!事实上,研究生本应立足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就业与出路并非其本体性目标。大学是理想张扬的地方,研究生不应患得患失,被名利束缚;要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奉献社会的境界;要养成排除喧嚣与干扰,始终沉心静气做学问的治学精神。传统书院学规中有关励志教育的条目,则可被用于疗治当代研究生治学精神缺失的顽疾。
不少研究生学习和研究具有盲目性,对专业发展缺乏规划,不明确自己的专业研究和发展目标,没有考虑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结构[9]。书院学规则特别注重杜绝此种情形,清代福建鳌峰书院要求诸生,“入学之初,即当立定志向,以远大为必可致,以圣贤为必可法,不将第一等人第一等事让他人做,而甘居其次。夫升堂入室,其道虽遐,深造不已,无不至者,志定故也。若初终易辙,可以为他说转移摇惑者,岂得云立”[2]。光绪《味经书院时务斋学规》主张,立志治学是学员的不二之选,“由善念而读书则成良才,由俗念而读书则为恶卉。……无论何书,每读时先问读此何用,则心中行有主宰,一线穿去,有条不紊,才识日增而易于记忆……读书不立志,愈读愈坏”[2]。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研究生当以科学研究为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主要方式与途径。只有胸怀正确、远大、清晰的理想,才会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砥砺前行。研究生应该具有有理想、勤行动、能坚持的内在品质。
传统书院学规饱含家国情怀,始终要求其门徒必须因应时代变迁,关心国家命运前途。光绪年间,福建《诗山书院章程》要求求学者当为社会楷模,为型塑地方社会风俗做出贡献。“书院不特欲与文教,且望转移风气。遇朔望,则择诸生善为劝导者……俾乡民闻而知感,以默化其积习。……士为四民之首,联为一气,勿分彼此,共相维持,则诗山可享万年之利矣”[2]。康熙《白鹿洞书院学规》主张求学者须实心任事。“今学者在家,凡职分所当为者,固宜竭力为之,若夫济世安民之事,亦当预为讲求……有此实心,斯为有用之实学,他日出而为国,必有功效之可传矣”[2]。学者须以天下为己任,太平时期当有饥溺之思,在陋巷而有为邦之问。
嘉庆年间,台湾《白沙书院学规》主张读书以成物为急。“读书人不是单管自己的事,替如我能孝弟,那些不读书人不知孝弟者,都要我去劝导他,见他孝顺父母要夸奖他,见他忤逆父母要婉言劝诫他,见他爱财争利要把圣贤道理解他。他见览晓得古今兴亡得失忠佞之辨,自己便有经济,临事自有决断、有把持”[2]。书院学生当为有体有用之学,使坐而言者可起而行,庶几处为大儒,出为名臣。
近代以来,列强频频入侵,书院教学内容更是高度关注时局,有识之士特别强调学生须以经世致用为学术追求。例如,光绪《味经书院时务斋学规》强调:“士生今日,徒抱唐宋以来之成迹,而不统观开辟以来之变以印证今日,必不足以持今日之变。故士子读书以识今日时务为第一义”[2]。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知,学术研究须经世致用,此为中国历代学者始终坚守的原则。研究生应该汲取书院学规有关家国情怀养成教育的思想精髓,关注现实,学以致用,为现实服务,担负知识分子之社会职责。正如知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鼓励研究生多读报纸,对重要的文件做些研究;必须要关注、思考社会现实问题,要研究和掌握现代社会的大是大非”[10]。
学术研究必须勤奋,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多为潜心治学者的典型写照。书院人才培养中,同样不乏要求学员课业宜勤的例子。乾隆《玉潭书院条约》强调:“镜不重磨,则尘封而翳聚;剑不淬砺,则芒顿而锋顽……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夫居有常业,课有常期,一课自有一课之功,一日须求一日之益,有志图进,岂能为发奋者限哉”[2]!上述种种励志内容,对于当代研究生治学精神塑造,同样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至于勤奋治学的路径、遵循的基本原则等,传统书院学规中亦不乏闪光点,研究生完全可以汲取其精华。
档案文化主要是由馆藏为主要基础的,并且同时以文化为主要的创意,通过市场为运营为主的机制新形成的能够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一种文化产业。这种档案文化产业通常以影视、设计、教育、咨询等为主要形式对档案文化进行相应的展示。新媒体时代下的档案文化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乡音的档案文化的新形势来引导群众进行消费,并且向群众提供水平层次较高的档案文化产品。对于档案文化的产品设计来说,当前的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本身的传播能力较大,因此,档案文化在进行其周边产品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移动终端的交流性和应用型进行重要研发,通过移动终端的WebAPP等各种平台进行传播。
治学须勤奋,首先作息时间必须规律。乾隆《白鹭洲书院课规》要去诸生:“闭户读书,须鼓起精神始为有济。倘日之出矣,尚寐无讹,鼓鼓钟钟,甘为瞌睡汉,将安肆日偷末,如之何,不如归去”[6]。其次,在遵守日常作息时间的基础上,结合个体差异,当精力旺盛时,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象山书院章程》约定:“住院诸生,黎明即起,夜以二更为度,其有读书至三四鼓者,宜自量精神心力为之”[6]。同时,勤奋还体现在须详定日常学习计划,循序渐进。嘉庆年间,湖南《宜溪书院条规》规定:“诸生各立功课簿一本,将每日清晨、午间、灯下功课逐一开入,如理经史何书,于何起止,理古文某篇,诗某首,或学书临某帖,据实登填,听掌教不时抽阅叩问,并候本县不时取阅”[6]。
勤奋治学还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日久为功,切忌一曝十寒。道光《道乡书院学规四则》认为:“勤则不至于间断,无间断则诗书之浸灌,义理之涵濡,日入日深,及其后也,忘其为勤,而德纯且一矣”[2]。当代研究生必须明白,从事学术研究最好在中青年时代奠定基础,英敏强记,夯实基本功,则终生受用。这就须勤奋为学,充满豪情。季羡林先生认为治学须充分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争分夺秒,念念不忘,勤奋出灵感[11]。研究生应该汲取书院学规倡导的治学精神,在勤与苦上下功夫,不矜奇、不炫博,脚踏实地做学问。
对研究生而言,学业上的坚持不懈,方能攻坚克难,取得学术进步。传统书院学规中,亦特别强调恒心与意志力的重大作用。乾隆《大梁书院学规》认为:“无恒不可作巫医……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无恒固无一而可,而人顾以或作或辍之功,挂名从事于学,文与行亦安能有获”[2]?持之以恒首先表现为敬业。福建鳌峰书院《大中丞觉罗满公保学约》认为,“学者自辨色而兴,至人定钟而止,须孳孳矻矻,循次用工,至冬之夜,则以膏火继之”[2]。
此外,书院学规还强调学习须逐日推进,且恒久用功。光绪年间,湖南桂阳书院强调:“诸生到院之日,由董事各发日记薄一本,逐日功课,即于每日掌灯后分别注明,如某日看经若干页,看史若干页,温习何书,摘抄何书,作诗文若干首,逐日记载,五日一送主讲査核”[6]。诸生每日课程必有定限,各人自量其力,循序渐进,不欲速,不畏难,积久自有功效。知名学者侯外庐先生亦认为,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上必须坚持的“韧”的精神[12]。有韧性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取得学术研究的成果。上述诸端,对于研究生多有借鉴意义。
学术研究中,不乏品物论人的环节。但基于学术争鸣而杜绝诋毁诽谤,则须研究生心胸豁达,具有宽广的学术胸怀。关于此种治学素养,传统书院学规中多有涉及,强调平心论人,以诚感人,勿起纷争。康熙《白鹿洞书院学规》强调:“律己不可不严,论人不可不宽,使必求全责备,举世之大,宁有几人乎!……同堂诸子有过只可面规,亦须静处相对,从容委曲,诚心以感之,和颜以讽之,无索瘢以伤厚道,无率直以起纷争”[2]。对于历史人物评述,亦须设身处地,结合当时情形,客观分析评价。
讲习必赖朋友,方不至悠悠度日。但书院学规特别强调,诸如会讲之类的学术交流碰撞中,必须把握火候,注意分寸,不得鲁莽行事。此类规则无疑为当代研究生有所借鉴,大有裨益。光绪《漕阳书院学约》强调:“朋友有过,当委曲开导,使之感而无怒,切不可于稠人中面加诋毁,激之成恶。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皆非责善之道也”[2]。光绪《诗山书院课规十则》主张诸生类聚讲习,宜交孚以诚,相待以敬,有善相劝,有过相规。务须意甚恳至,语又详勉。“或议论偶有不合,宜先反身自问:所言有无过当,俟有可言之时,再尽吾心而善道,不可辞色遽厉,致启猜嫌,亦全交之道也”[2]。万历《宝庆寺学会约》主张:“彼此讲论,务要平心易气,虚己下人。即有不合,亦当再加详玩,不可自以为是,过于激辨”[2]。
康熙《关中书院会约》要求学员须正确处理公共学术场合激辩,与私下坦诚交流互动的关系。大堂人士众多,不宜激烈争辩;私寓则相集略少,气味浃洽,得以畅所欲言。“大堂统论之外,如果真正有志进修,不妨次日枉顾颙寓,从容盘桓,披衷相示,区区窃愿谬竭愚悃气以效蒙替之诵”[2]。
当前,一些研究生学术视野狭窄,缺乏豁达,在治学中较少与其它师友交流切磋。在学习和研究中能向导师和同门请教的比例分别为40.2%、43.3%,向其他老师请教的占5.9%,认为无处请教的占6.1%[13]。解决上述问题,其实可以借鉴书院学规中的一些制度性规定。道光《道乡书院学规四则》主张:“所取皆正人,所与居皆严惮之士。有善相劝,有过相规,疑则可以共晰,义则可以共趋,怠惰者群相策勉,勤慎者咸知则效,则学之有成,未尝不系乎择友也”[2]。
万历《水西会条》诰诫求学者当求益友,彼此劝善规过,且掌握分寸,注意方法。“苟汉论未合,不妨从容开导,无执己见以好胜,无骋浮词以遂非,无面斥人过以为直,无过誉人善以长谀”[2]。研究生应当以此为榜样,在学术交流与协作中相感以诚,相互切磋砥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德国学者维泽说过,寂寞和交际是知识增长的条件。做学问诚然要耐得住寂寞,但也要亲近师友,虚心求教,增广见闻。因此,研究生要学习书院人才培养中提倡学术交流的思想,必须突破思维封闭,在与他人交流切磋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治学以力行为要,书院教育强调学问思辨,必以力行为归,鼓励躬行。乾隆年间,郑之侨《壬戌示诸生十要》:“职分内事,当一一尽之,使无遗阙,此便是学。盖学,所以学即身而具之理也。夫即身而具之理,非力行不为功……不然徙费讲习之功,而无实践之力。空言欺世,与身心漠不相涉,虽读书亦奚以为”[2]。治学无异于文化苦旅,研究生当借鉴书院学规倡导的治学路径,在渐进力行中耐得住寂寞,无畏枯燥单调,永不放弃,长期积淀,锻造做学问的真功夫。
为学之道起于疑,本于思;思则问难探究,触发创新;创新则是学术发展的生命力。近年来,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问题颇受关注。传统书院学规中不乏鼓励创新的教育经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妨汲取其精华。嘉庆《藤州书院规约》:“夫典籍有微言,非阐扬而莫析;诗书含奥旨,舍思悟而奚通?倘口诵而心勿维,讵芳腴之我饷;或貌合而神勿浃,亦糟粕之空存。故学问思辨,用力而兼博审”[2]。在学习与研究就中,研究生须注重问难辩论,与人切磋,触发思考,聚焦自己的学术关切点,推动书本内容与自己的思想融合。交流切磋中的无意识筛选,还有助于研究生记住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开发心智,调动思维。
部分研究生独立判断意识不强烈,对于学术问题缺乏质疑精神。据调查,文科研究生中敢于怀疑学术大家的观点和权威者只占16.7%[14]。传统书院学规则强调戒因循。乾隆年间,郑之侨诫示鹅湖书院诸生:“为学之螽,莫大乎因循。盖因循生乎苟安,苟安生乎怠惰也”[2]。章学诚《清漳书院条约》:“其读书有得者,固须贯串发挥,尽展怀抱。其不能者,亦须确守传注,按牍敷陈,不得剿说雷同,互相抄录,是为厚望”[2]。乾隆《白鹭洲书院课规》:“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凡遇课日,须简练揣摩,戛戛乎陈言之务去……若寻东搪西,于题无当,虽多篇亦奚以为”[6]。
是否具有批判意识,已成为衡量当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陆九渊曾有言:“学患无疑,疑则进也。”胡适先生说:“做学问,要疑无疑之处。”研究生必须有追踪学术前沿,思考并研究新问题,对原有认识结论和理论抱着怀疑和审视的态度,理性地考察和批判可能存在的问题,发现新知识,形成新方法,时刻为创新准备坚实的基础。
当前,学术研究趋向综合,学科交叉势所必然,学术突破要求集体合作与团队精神。因此,研究生当有学术协调的意识和能力,团队成员须坦诚相待,切忌互相吹捧或尔虞我诈。传统书院学规中,同样具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康熙《白鹿洞书院学规》强调:“学者当求万物一体之心,视人之能犹己之能,方见大公无我……乐人之善,即我善矣。朋友讲习之道,固当如此”[2]。
光绪《味经创设时务斋章程》:“盖人之学问,成于师友。而得之友者多,得之师者少……友则朝夕聚处,彼此性情浃洽,质疑辨难,所益实多”[6]。因此,要求书院学子入斋时,当每人自送履历于学长,以便彼此了解,声息相同。之后,同斋之人即为同志之友,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嘉庆《宜溪书院条规》:“每次课卷发下,诸生宜转相阅看,看毕,然后各自领归。名次列后者,阅前列之佳卷批点,即以广自己的识解,不可生忌刻之心,而以为不欲看也。前列者亦应阅落后之卷,以知此题文原易有此症病。能择能改,其取益不更广乎”[6]?光绪《(桂阳)书院学约》:“诸生务当有善相劝,有过相规,勉其所已至,而勖其所不及,不可互相标榜,致成党锢之风,亦不可肆口讥评,致蹈轻浮之习”[6]。
团队成员彼此协作,是推进学术创新的保障。合作精神需要团队成员相互理解和宽容,相互关心和帮助,同心同德。因此,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必须借鉴传统书院强调协作,注重奉献的训练方式,让研究生具备善于协调、沟通的团队精神。
对于研究生而言,做学问是其根本要务。中国传统书院学规中,有关治学精神培养与塑造的思想精华,对当代研究生培养工作仍具有重大参考与借鉴价值。研究生应当自觉承续书院学规的思想真谛,秉持学以致用的精神、负重任而走远道的家国情怀,并在亲师取友的学术共同体中汲取养分,夯实学术基本功,谱写精彩的学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