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荣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安庆246003
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农民,基于农村的土地、经济作物、民族文化以及其他生态资源为游客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文化综合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乡村旅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乡村旅游产品消费更加大众化、服务更加规范化。但要借助乡村旅游来推动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解决当前资金、人力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困境,解决以上问题才可以引领乡村旅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有了明显增长。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可知,我国在2018年乡村旅游的总收入为8 000亿元,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13.4%。乡村旅游作为当前我国乡村经济的重要内容,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在脱贫致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是基于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方面显示出积极的作用。产业兴旺是乡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而这也是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以及治理有效四个要求的基础。乡村旅游属于一种新的旅游形态,除了与游、食、住、行以及娱等相关,还对当地的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以及环保等产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农业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对现有的农业资源进行创新,来提升其附加值,树立相应的旅游品牌,这样才可以完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1]。
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以及影响力的扩大,生态宜居是十分关键的一点。需建立在良好的旅游环境、居住质量等前提下。众所周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基于农村现有的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结合当今时代人们的旅游需求,开发相应旅游产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游客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随之升高,更倾向于具有完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其生态宜居要求的乡村旅游产品。因此,很多地区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更注重农村生态资源的保护,特别是有着巨大生态经济优势的资源,可以为树立良好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做出积极贡献。
乡风文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是传承与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开发与利用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促使乡村文明程度地提高。二是,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乡村旅游产业中,融入传统的文化不仅可以使其具有独特的品牌影响力,也可以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让农民的生活变得富裕,而乡村旅游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可以让参与的农民直接受益。乡村旅游是一项融合食、行、住、游、购等的综合性产业,与传统的农业产品相比,农民可以在乡村旅游服务的参与中获取更多收入。二是,有助于贫困地区的脱贫[2]。贫困落后地区虽然在经济发展上比较缓慢,但有着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乡村旅游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更具操作性,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与规划下打造成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帮助贫困地区的脱贫。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基本在城市打拼,这给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便受到影响。首先,由于人才的匮乏,导致乡村旅游开发严重同质化,不管是各类古镇还是文化小吃街,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旅游产品,即便是当前网络上比较流行的“网红打卡”圣地,很多也是如此。这就是由于人力资源匮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开发中缺乏思考能力,往往照搬或者借鉴其他地区的旅游产品运作模式。其次,人力资源的缺乏,使得乡村旅游的发展盲目,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升级缺乏思考,导致乡村旅游发展遇到了较大阻碍。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建立在拥有一定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可以开发的特色旅游产品,直接将其他地区的产品与运营模式照搬,不仅会在后续的发展上遇到阻碍,甚至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主力是城市人口,一般在周末、小长假或者某个特定的季节会迎来大量的城市人口前来,但在这个时间段农村地区的生态承载力是远远不够的[3]。就以生活垃圾的承载力来说,农村地区在垃圾分类的政策下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应的处理制度,但这是建立在原有的人口数量基础上,如果短时间内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农村社会,生活垃圾会有十分明显的增多,如果无法合理对这些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就会给当地的农民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现有的基础设施比较简陋,社会资源不足,这些都会影响到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体验,很难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中,一些贫困地区虽然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风光,但由于交通不便、地理位置离城区过远,很多企业就不愿意进行相关的投资。这样,旅游项目的开发只能依靠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不能满足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需求,这样就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主体是农民,很多农民也没有正确认识到旅游项目开发的益处,参与度比较低,即便有相关资金的支持也无法推动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经济发展是不能以牺牲生态文明、精神文明为代价,要基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结构合理,采取适当的发展方式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必须打破传统的环境保护理念,科学、合理地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注重各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景观利用与社会整体的动态平衡。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城市与乡村联通的基础上,面对的主要是城市居住人群,而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精神产品交互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城市中有着更加多元的文化,在交互的过程中就会造成自身文化的缺位,所以在乡村旅游产业得发展中,应该重视“乡风文明”的建设。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是阻碍当代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乡村旅游也是如此。很多地区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都是什么产品在市场上受欢迎,就进行同类型产品的开发,如古镇、农家乐等,在很多地区都有,乡村旅游产品缺少创新性,极大限制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改变产品同质、思维同质的现状,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中充分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形成旅游特色,这样才能打造独有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4]。例如,在平原农田广阔的区域,可以加大原生态农村田园景观旅游建设的力度,而在临近城市的地区,则可以开发一些人性化、趣味性的旅游项目。另外,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对原生态田园景观的保护,还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道路,没有便利的交通会严重影响到乡村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创新乡村旅游的内容,是为了打造特有的旅游产品,树立良好的品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从意识、手段和规划等方面入手:首先,意识方面,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形成长效机制的品牌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好长远的旅游资源规划,不能将目光只放在短期的经济效益上,而是将其当做服务当地农民的一项事业而做。其次,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的手段上,不仅要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树立品牌特色,还应该利用合理的手段,进行营销,使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周边地区消费者的青睐,并且通过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及服务,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最后,在规划方面,要想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有长远的规划,但这必须建立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坚持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
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机制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优化与创新机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完善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机制。农民是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应该加大对农村的鼓励,最好是政策上的支持,使其能够依托资金、技术、土地及劳动等要素,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维护好他们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二是,对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优化。鼓励乡村旅游龙头企业与农民进行合作,通过相关政策与法律方面的完善,来保证农民在乡村旅游产业中的利益,只有农民受益了才会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乡村旅游工作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该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乡村旅游是主要途径之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乡村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也有助于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无论是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治理机制的完善,还是乡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都在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