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单颖(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能源紧缺问题也不断显现,在此背景下,绿色、节能、环保是未来物流管理发展的主要模式。对于白酒企业而言,物流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白酒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传统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销售商和用户,对于白酒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而言,就是将绿色发展融入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副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其目的是使产品更具有环保概念,提升市场的竞争力[1]。
1.创新性原则
为了使企业绿色供应链能够得到有效运转,企业从管理者到基层工作人员都应当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掌握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工作标准,按照标准做好本职工作。
2.细节原则
绿色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应当加强细节管理,对每一个环节有可能产生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帮助企业员工树立环保意识,在工作中发现潜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隐患时能第一时间上报并进行有效处理,实现环保生产与绿色供应。
针对白酒企业采购端资金占用量大、库存占用及管理成本高、原材料供应同生产不匹配等问题,可以通过流程再造和优化原来的购销渠道,根据企业采购订单需求,依托物流资源整合能力,提供面向上游供应商的贯穿于整个采购及采购执行环节的商务操作、物流运作、资金配套/结算及信息处理服务。
通过掌握白酒原材料主产区市场动态,对主产区实地信息与原材料质量进行采集与跟踪,为战略合作伙伴原材料采购提供第一手产地信息,供其参考与选择。最终通过整合战略合作伙伴(白酒企业)原材料采购订单掌握产区议价权,通过签订集中采购协议,对原材料的,运输、装卸、储存等一体化全程实施监控与管理。
白酒原材料(高粱、玉米、小麦、糯米、大米等粮食)主要是通过公路汽车运输方式完成全国原材料与货物调配,少部分通过铁路、水路运输。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整合自有资源和外部资源,为客户提供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模式,致力于为客户整合与之匹配的经济型干线解决方案。
物流打造的多式联运“全程责任、一票到底”物流服务模式,通过多式联运的开展,建立了从门(工厂)→仓库/港→门(仓库)/工厂→最终客户的全程物流服务,利用的全国的仓储、中转中心、物流园区资源作为联运中转枢纽,遍布全国的网点打通了联运的最初一公里及最后一公里的收发货功能,利用全程可视化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标准化管理简化了交接流程。
物流的多式联运服务帮助客户保障运输资源的可控性,规避了运价波动的风险,提高了各节点的运作效率,通过规模效应有效降低了客户的运输成本。
市场消费升级,客户需求多变,新零售/无界零售开始冲击传统渠道,如何利用物流企业全国网络优势,实现跨区域市场拓展,打破区域保护壁垒,避免区域同质化竞争和价格竞争,减少经销商多层级分销模式,成了白酒生产企业的新课题。分销供应链涉及的环节较多,包括渠道的管理、物流网络的搭建、运输、仓储、配送、订单流转等,而且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环环相扣。特别是目前消费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多渠道管理的复杂要求,需要专业的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商帮助企业集成管理及优化分销供应链。物流以共享共赢作为经营理念,依托全国物流网络,从白酒产业的特点及客户需求入手,提供仓储管理、干线运输、末端配送一体化的分销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高效集约社会物流资源,优化客户订单流,帮助客户和经销商变革流通渠道,帮助客户建设全程可视化的产品流通和追溯系统,共同构建管理分销渠道等来支持客户降低分销物流成本,提高响应速度,增加分销供应链柔性来增强生产企业供应链的竞争力。
从产品流通链条的角度来看,未来产品的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之间紧密协作与功能整合是必然的趋势,打破“分段”运行,实现交付仓到仓一体化,减少沟通环节,明确责任归属。物流仓干配一体化分销供应链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两方面的价值,对客户而言,客户不需要面对全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管理成本下降,协调效率提升;对厂商而言,产品流通链条有巨大的优化空间,可创造整合服务价值。
物流通过为白酒生产企业客户提供仓干配一体化分销供应链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对社会物流资源的高度集约与整合,提高了运作效率、降低了物流及管理成本,缩短了订单响应时间,有利于能够减少企业中间环节、节约物流成本、提高响应时效、支撑渠道深耕,确保物流供应链对市场开发和销售端的有力支撑。
与传统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相比,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在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管理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异,区别在于:一是管理的范围扩大,从仅仅管理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扩大到对整个供应链实施管理;二是经营目标改变,从只重视企业经营指标到重视环境保护,重视友好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是从重视企业经营绩效到重视相关方利益。传统的组织机构划分和职能划分已经不能适应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大学生毕业实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专业面临的问题还不尽相同。但是“实习经费少”几乎是大部分学校及专业的共同面临的问题。虽然极少数单位可以开出比较高的实习工资,但是绝大部分单位是不会给实习工资的。理由很简单:学生是来学习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难以给单位带来效益,而且还有可能影响正常的工作。学生是交了学费的,一般不会自己再来承担实习费用,但是校方的实习经费又是有限的,并且大部分学校的实习经费是比较低的。有些学校提供的实习经费甚至难以解决学生到实习单位的路费,住宿是更大的难题,很多好的实习单位本可以提供实习机会但就是因以上问题的存在而无法实现合作。
因此,为了确保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白酒企业应当结合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理念和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企业的各个部门的职能进行重新划分,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需要承担的责任,使各个部门能够统筹优化,从而提高各部门和整个企业工作任务的完成效率,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2]。
白酒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原材料,而原材料的质量好坏和价格高低将直接影响白酒的质量和销售价格,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效率,首先应当对白酒酿制材料的供应商进行谨慎选择和分析,严格考核供应商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理念以及国家绿色生产要求,对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市场效益和发展策略进行调研。除此之外还应当对供应商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调研分析,确保其提供的材料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只有满足多种条件或多种条件综合水平较优的供应商才能与其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
信息化时代,高效的信息流是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降低消耗的必要条件。因此为了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白酒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交流机制以及绿色资源数据库,以便提升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的把控能力。一方面白酒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管理需要以及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建立一套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仓储运输各生产环节的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对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信息、政策信息、原材料利用率、废品回收率等信息进行记录,并定期对数据的内容进行完善和分析,白酒企业定期对各环节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整改;另一方面,白酒企业也可以与原材料供应商、仓储商、运输商等供应链成员之间建立数据信息联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供应链的无缝对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模式是白酒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白酒企业的领导者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当重视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创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标准,健全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为白酒企业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关链接
白酒工业是经济学术语,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从总体趋势来看,虽然最近几年白酒产量有所降低,规模相对有所缩小,已经由快速扩张时期发展到相对稳定期,但近几年来,产量、产值、税收、销售收入、企业数量、基建投入等仍在持续增长。
中国白酒的消费总量趋向平稳,但是呈现集中的趋势。知名品牌的销售额稳步上升,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被挤占,销量被掠夺。白酒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近年来,由于税负增加,粮食及其他原料张价,流通费用上涨等因素,使白酒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升高,为增加盈利,白酒企业加快推出中高档产品步伐。
白酒特别是名优白酒,附加值高,外资垂涎已久。从目前情况来看,外资基本上完成了对啤酒企业的收购,但啤酒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外资早把注意力转向了白酒。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加快了进入白酒领域的步伐。中国白酒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自2012年底来,由于国家限制“三公消费”以及“禁酒令”以来,白酒市场的低迷状态依然在持续。相关行业数据也反映了白酒市场的低迷。
《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白酒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018.01亿元,同比增长12.35%,增幅为近几年来的最低值;整个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048.69亿元,同比下降1.67%,行业利润总额首次出现负增长。
由于白酒行业同时具有生产资源的垄断性,储藏阶段的升值性,以及消费的奢侈性,这些独特消费特征构成了白酒较高的盈利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白酒行业的景气度持续回暖。未来10年,白酒的产销总量仍然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处于相对平稳的发展过程。
2011年,是中国白酒价格快速提升的一年,着重表现在茅台和五粮液方面。继茅台提价后,五粮液紧跟其后从2月4日开始也提张了百元,五粮液主力产品52度500ml水晶装终端零售价从789元涨到889元,1618也从839元涨到939元。与此同时,茅台年前发布的“限价令”和全国清查至今仍难起到完全限价的作用,2月下旬53度飞天茅台仍有经销商报价高达1300元。
由于茅台、五粮液在年前后调升出厂茅浆窖价格,并且由于生产量的限制,2011年茅台市场控货达20%,五粮液市场控货则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