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梅英(宁夏兴建砼业有限公司)
与其他建筑相比,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烦琐,对施工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要求更严格。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科学合理地调配施工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流程来进行施工作业,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在土木工程中应用项目管理模式,还可以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的监督,使管理者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提高施工效率。土木工程施工量大,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大量的资金消耗。面对这种消耗,管理者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管理手段,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金,以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
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控制风险,同时要梳理管理项目的各个环节,科学处理好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施工单位、管理单位和业主之间的关系,为三方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投资风险。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以业主的需求作为首要管理目标,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管理情况作出相应的管理安排。总承包商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也要积极与总承包商协商沟通,增加机械的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土建工程的施工速度,减少施工中人工成本的投入。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和质量管理要始终放在项目管理的首要位置上。为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应用项目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效率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省略了许多不必要的审批程序,从而简化了管理工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木工程的施工效率。
为了高效地管理和执行,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加强项目现场的管理。通过将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与预期施工进度进行比较,找出实际差异,根据现场实际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而优化和提高施工进度。在监督检查施工进度之前,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的计划,不仅要安排时间,还要对各部门的工地进行合理规划,并根据土建工程的总体工程量制定月度计划。为了优化管理水平,还应该根据施工部门的施工特点制定日常计划,让施工人员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施工安排。细化管理不仅给施工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态度。发现问题,可以找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及时解决,减少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另外,为了规范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还可以对管理人员施加一定的管理压力,让施工人员落实自己的行为,把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纸面上,让管理人员每周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次反馈,通过清晰详细、量化的工程数据,科学调整施工进度。
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应指派专门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监理人员应24小时进行监督检查,并加强巡视管理。此外,在检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根据设计图纸仔细与施工现场进行比较。如果施工与图纸有出入,管理人员应立即停止施工,纠正错误,以免施工错误继续扩大,影响整个土建施工的进度。
在环境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首先要进行噪声污染管理,采用工业电源降低设备噪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管理者还应协调各种资源设置专用供电线路,避免发电机发电造成高分贝噪声污染。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废水也成为主要污染源。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为施工人员设置临时厕所和冲洗区,这些区域的污水将直接排入下水道。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等废水,管理人员应加强沉淀池和废水池的建设。泥浆等杂质应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清理,保证施工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土建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
管理者还应该有效管理包含大量信息数据的建筑信息。一旦数据泄露,将给建筑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信息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首先要收集和记录工程建设信息数据。之后,管理者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给数据库增加安全程序,根据重要性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密和授权,从而提高工程建设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其次,企业还应对信息管理者开展信息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其网络安全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培训,确保数据安全。此外,管理者应定期对信息化管理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为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设计一套合理的措施。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加强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可操作性,降低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还应该安装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以提高数据安全性并防止内部数据泄露。
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工程建设效率。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以施工安全和质量为主要管理目标,进行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