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对职教集团社会服务价值推动探究
——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2020-12-19 15:54吴智峰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职教证书德国

吴智峰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一、职教集团社会服务价值内涵及发展现状

职教集团是由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公司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供给链有效链接而组织的办学联合体。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提升职业教育集团的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以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由此可见,职教集团社会服务价值的重要意义。

职教集团作为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之一,其社会服务价值主要体现在纵横两方面,如图1所示。纵向:服务产业经济发展,为支撑产业集聚、推动产业转型,培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横向: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广大农村、社区,开展全面职业培训,推广职教富民、职教兴民、提升国民素养。职教集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产学转化、技术推广、行业培训、员工培训、合作经营、技能鉴定等多种形式实现其社会服务价值[1]。

我国职教集团办学从产生至今已历经二十余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2018年11月,我国已建成职教集团1400 余个,近2 万家企业参与,覆盖90%以上高职院校,100 多个行业部门[2]。部分职教集团运营取得显著成效,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多数职教集团由于多年来发展的瓶颈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突破,总体上存在组织松散化、运营表面化、效果形式化等现象,严重阻碍其社会服务价值的实现。当前制约我国职教集团长效紧密发展的诸多瓶颈因素存在一定的客观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本文欲在现有的体制框架下,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探索1+X制度灵活应用对职教集团社会服务价值的推动作用。

二、德国双元制与中国的1+X证书制度介绍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经济腾飞,培育大量优秀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降低本国青年失业率,传承德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优越性得到世界多个国家的认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企业与职业学校双元教育主体共同培育以职业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人才的教育模式。双元制模式学制一般为3-3.5年,学员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两种身份,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交替学习,约70%的时间在企业进行技能训练和实训任务练习,仅30%的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成熟完善,各方主体分工明确,并得到相应法律保障。德国企业培训遵循联邦《职业教育法》,由联邦政府统一管辖,职业院校教学遵循各州制定的学校法规,如《职业学院法》《职业培训条例》等,由各州各自负责。德国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和实施本行业的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学员通过结业考试后获得该职业的任职资格,职业资格证书在全德国范围内有效。德国双元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双向互融互通,双元职业教育学生可通过参加毕业会考,申请德国综合大学,给学生更多选择空间。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 条”)》指出,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即: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有相似之处,均强调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培训双重并重原则,学生既获得学历证书,又拥有技能证书,体现服务社会价值理念。

“1+X”中,“1”为学历证书,注重理论价值教育,即上图中纵向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多个省份中高职链接已基本实现互通,应用型本科教育正在推进中。职教20 条指出: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X”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此方面目前我国正处于探索完善阶段。职教20 条规定,此类证书是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统筹指导和监督管理下,由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负责开发、考核、颁证,采用社会化建设机制。笔者认为“X”证书的开发、培训、考核、推广,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改善职教集团目前的一些困境,以此促进职教集团社会服务价值的推广应用。

三、我国职教集团社会服务价值推广困境

(一)缺乏利益驱动,纵向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参与度不高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有行情是供给大大超过需求,处于一个相对不平衡的状态。公司企业在劳动力市场拥有较强势的话语权,可以较低成本获得企业运营所需的各种人才,并通过3个月试用期,由企业老员工帮带扶,促使新员工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职员。职教集团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其吸引力不大。此外,当前一些职业院校主导的职教集团甚至需要企业资助运营款项,提供实习岗位等。企业在职教集团中,多数情况下处于利益输出型角色。目前我国企业服务社会、反馈社会的文化氛围暂不浓厚,其运营基本法则依然强调一切以利益为中心。在缺乏利益驱动的职教集团育人模式中,企业往往趋向挂名牌、走过场的形式化合作。企业角色的缺失使得职教集团的人才培养依旧以职业院校的理论教学为主,缺乏满足市场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运营机制松散僵化,横向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收效甚微

目前,我国多数职教集团是以章程为纽带建立起的契约式办学联合体,其核心决策机构往往由校、政、行、企等成员单位派代表兼职组成,存在极大的随机性与不稳定性。常设机构往往依附于牵头单位,甚至没有日常运营机制。在职教下乡、职教进社区、员工培训等横向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往往是以合作项目为承载体。有项目时,临时抽调人员参与;无项目时,基本处于半解散状态。由于职教集团的非盈利性质,部分横向社会服务项目基本为公益志愿型,其经费来源多由牵头单位承担。牵头单位多以完成任务为主,责任不到位,效果也一般化。部分技术推广项目虽有一定收益,但因依附牵头单位没有独立运营机制,行政流程繁琐,横向社会服务影响力弱化。

(三)传统观念影响,职教集团的社会服务价值认可度整体较低

社会传统观念中职业教育处于低层次、低学历的教育,人们对职教集团带有一定传统的歧视性偏见,对其社会服务价值认可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教集团横向合作项目的开发,形成目前公益性质项目好合作,付费性质项目难以挖掘的尴尬局面。此外,职教集团中部分成员由于长期脱离一线操作岗位,缺乏自信,对横向服务项目的开拓发展积极性不高。

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启发借鉴

(一)企业积极参与,助推技能型人才培养

德国双元制成功的最大特色在于德国企业的积极主动参与,从培训岗位、培训计划、培训物资到培训考核,企业全程广泛参与。大多数德国企业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师,没有独立能力进行单独培训的中小企业,也可通过各种合作开展代培而达到目的。企业的积极参与是确保以实践为基础,以职业为导向的技能实训真正落地执行的关键。在当前我国企业反馈社会、服务民生的公益文化氛围不够普及的大背景下,通过“X”证书制度激发企业参与职教集团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是本文探索思考的一个重心。

(二)相对独立运作体系,提高社会服务效率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实质是基于两个相对独立的培训体系下的共同运行机制。双元制中企业培训由联邦法律管辖,学校培训则是遵守德国各州学校法规规定。企业培训与学校培训有各自不同的主持者、经费来源、法律依据等,各自独立运行,二者之间的衔接由各州文化部长委员会负责进行。我国职教集团同样是由不同产权、不同性质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而成,不同主体运营准则各异,强行依据章程统一运作,难免呈现组织松散、效率低下现象。笔者认为可以“X”证书制度为载体,学习德国双元制的相对独立运作机制,以求解决组织机制困境,进而提高横向服务社会效益。

(三)就业质量好,师资雄厚,社会公信力强

相较于中国职教集团的尴尬地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因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而备受欢迎。在德国,上综合大学与就读职业院校学生的比率分别为48%和52%左右[4]。德国的劳动力招聘、流动及收入的高低主要以职业资格为依据。同一行业劳动者,若持有相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则其收入在整个德国境内是相差无几的。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以学历为主要鉴别依据,职业教育学生由于学历较低,在就业市场上缺乏一定的竞争力。此外,在德国双元制教育中,职业学校教师要求至少1年以上企业实习经历,经过两次国家考试,才能成为正式教师,进入国家公务员体系;企业培训师则要求至少2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经过3-3.5年职业基础教育,6周培训师进修,并考取培训师证书后方可胜任[5][6]。其师资队伍理论与实践并重,职业自豪感强,值得我们借鉴。

五、对职教集团社会服务价值推动探索

(一)高层规划:“1+X”证书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运行探索

职教20 条规定,“1+X”证书职业技能考核、评价及证书发放由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负责实施,并提出:优先从制订过国家职业标准并完成标准教材编写,具有专家、师资团队、资金实力和5年以上优秀培训业绩的机构中选择。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其成长完善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的扶持培育[7]。

笔者认为政府、行业协会等在扶持培育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过程中,可以强调其专家、师资团队建设须邀请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参加,并且人数不得低于一定的比例。首先龙头企业在行业处于顶端标杠地位,熟知产业链各环节的行业技术标准与要求。企业代表在参与“X”相关资格证书标准开发、培训指导、评价考核过程中,会更多从市场实际需求、岗位工作技能要求、行业发展趋势角度考量,使得“X”证书更能体现行业实际操作水平。其次龙头企业在本行业中具有一定权威性,在其引领带动下,其他中小型企业对“X”证书认可接受度亦会大大提高。强调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中企业专家的参与比例,从“1+X”证书制度高层规划层级上改善我国职业教育与企业运营相脱离的普遍现象,优化“X”证书与市场实践的融合度,提升“X”证书与职业教育的含金量及社会认可程度,为职教集团推广应用“1+X”证书制度创立保障机制。

(二)具体执行:职教集团应用“1+X”证书制度提升社会服务价值

1.创建利益动力,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参与

首先,职教集团在运营过程中,应积极联系本地区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主动承担“X”证书相关组织培训考核工作,藉此逐步加强集团中企业成员的参与频次与深度。例如:“X”证书培训考核中,聘请企业代表作为培训师全程参与,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建立“X”证书实训基地,组织学员进行企业实践操作实训,培育发展企业实训讲师等,形成相对稳定的配套人员及规范化运行机制。其次,职教集团可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给合作企业发放相应补贴,积极主动推动职教20 条中“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之规定在本区域具体执法过程中的落地实施,如:出具相关证明、协调集团内部行业组织、政府机构相关成员推动促成等。最后,培训红利按照约定比例与合作企业共同分享,使企业成员意识到参与职教集团育人培训,除获取可快速上岗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外,还可提高企业经济利润水平,引导企业成员积极主动参与职教集团活动,进而更好的实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服务价值。

2.设立相对独立运营机制,拓展横向社会服务项目

当前我国多数职教集团组织松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项目合作式的工作开展方式,时断时续,难以形成长久稳定的日常化运营模式。同时由于职教集团的非盈利性质,使之经费来源受限,不得不依附于牵头单位,缺乏独立自主权,运营效率低下。“X”证书培训、考核时间跨度较长,一个职教集团中往往由几所不同的中高职院校组成,可以进行分批次不同时间段培训考核。同时可积极响应国家高职百万扩招计划,对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员工、返乡农民工等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组织培训考核获取经费来源,据此形成设立相对独立机构的业务模式与经济基础。笔者认为职教集团可以藉由“1+X”证书成立相对独立的运营机构,挂靠在牵头单位名下,但集团负责人在一定范围内有自主决策权,经费在一定限额下可自由支配,充分调动职教集团相关成员的积极性,联合企业成员,积极拓展产学转化合作项目,主动挖掘横向社会服务市场,推动职教下乡、职教进社区、技术推广、信息化培训平台等,在获取多方经费来源、提高社会认知认可度的同时,更好的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服务价值。

3.推进学历晋升与三教改革,提升社会公信力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以学历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状况短期内是无法产生颠覆性改变。首先,职教集团渴求提高社会公信力,必须主动寻求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合作。“1+X”证书制度中,“1”为学历证书,“X”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二者相互融通。目前“X”证书初级对应中职学历,中级对应高职学历,技师对应应用型本科学历。职教集团应积极关注推动职教20 条中关于有条件的普通高校本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政策落实。在我国现有国情下,打通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学历由低级向高级晋升的渠道,培养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现大国工匠的塑造之路,对职教集团全方位实现社会服务价值至关重要。

其次,提升“X”证书的质量是其获得社会认可的基础保障。在企业积极参与前提下,提高“X”证书培训师资力量,是其提升质量的关键方式。目前我国“X”证书企业培训师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学校教师专业理论较突出,缺乏实践经验成常态。虽然各职业院校有以各种形式开展教师下企业活动,但鉴于学校日常工作需求,多数教师只能利用假期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其实际意义不大。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把重要项目交付给只在本公司呆一两个月的流动员工,更何况是来企业实践学习的外单位职员。笔者认为职教集团可以积极与合作企业协商,共同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深厚实践经验的员工作为“X”证书的企业培训师,同时推动职业院校成员教师借助职教集团载体,全职投入企业实践工作至少半年以上时间,实质性增强提升自身实践操作技能。通过教师职业综合素养提升,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教材、教法改革,全方位推进“三教”改革在“X”证书培训过程的施行,确保“X”证书的高品质,使“X”证书能够真实体现职业活动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综合能力,成为职业技能凭证,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六、结语

职教集团借助“1+X”证书制度全方面提升社会服务价值,除自身积极主动探索争取外,还需要政府及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的帮助扶持。如政府部门推进应用型本科转变与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等。行业协会对龙头企业的引进,对“X”证书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扶持发展等。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产业转型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职教集团应抓住职教改革春风,借助“1+X”证书制度,积极主动自我革新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服务。

猜你喜欢
职教证书德国
二年制职教本科线性代数课程的几何化教学设计——以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为例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在德国喝啤酒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梦梦”“娇庆”德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