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晨,张 涛,郭 宇,韩博宇,魏 玮,苏晓兰
(1.北京市密云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北京 10150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北京 10010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腹痛、黏液脓血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多见,病变主要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非节段性分布。近年来,人民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加之肠镜检出率的提高,U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目前认为UC发病和遗传、环境、菌群失调等有关,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导致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产生和发展。治疗上,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常用药物为氨基水杨酸剂、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其优势在于能够快速有效的诱导缓解,但需长期维持治疗,患者依从性差,且存在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多、停药后易复发、部分顽固性病例疗效不理想等不足之处[2]。UC属于中医学“久痢”“休息痢”等范畴。中医药在维持UC症状缓解和预防复发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在治疗上,不拘泥于单纯的辨证论治,中医学常从病因、病机、病性、病位、证侯、分期等多层次对其进行综合立法、遣方而治,临证中根据UC患者的实际情况,以临床症状为依托,四诊悉俱,追溯病因、病史、病程等,进行中医多维度辨治思考,拓宽了现代中医的诊治思路。
辨因论治主要是通过详细询问疾病的发生、经过以及相关情况来探求疾病病因,或以主要临床表现为依据综合分析进而归纳其病因,然后再辨因施药的一个过程。如《素问·痹论》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伤及脾胃,水湿不化而湿热内生,流于肠道,可发为泄痢之证,因此UC的防治均当兼顾饮食的量和种类[3]。又如《素问·举痛论》中记载:“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可见情志异常与气机失常密切相关。UC患者常伴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等,因情志不遂或负面生活事件加重或诱发的疾病发生发展的病例屡见不鲜。安阿玥认为UC发病基础乃先天禀赋异常,忧、思、郁、怒等不良情志刺激常作为诱因而相兼为病,因此在UC的防治中均应该把情志因素考虑在内,进行对因防治[4]。UC属中医泄痢之证,郭军雄等[5]认为泄痢皆本于脾虚,肝亢犯脾,则脾愈虚;伤于外风或情志,肠络受损,清浊不分,脓血俱下。由此,饮食、情志、先天禀赋不足等在UC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发病期辨因论治,及时祛除致病邪气可奏釜底抽薪之效;在未病之时,饮食有节、情志调畅可彰显未病先防之功,从而达到治标护本、防病治病的双重目的。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制,是对正邪相争过程和结局的动态的和整体的概括,涉及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的变化规律。《神农本草经》:“凡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可见详察病机、切合病机的重要性,而方机对应,药因机异,是辨机论治的核心。《医宗必读·痢疾》载:“痢之为证,多本脾肾,脾司仓廪,土为万物之母,肾主蛰藏,水为万物之元……”强调泄痢之证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肾。泄痢之患乃湿邪作祟,脾肾两脏阳虚,湿不得正化,滞留于肠腑,久可化湿毒、损脂膜、伤血络而见下利赤白[6]。因此,对于缓解期UC或病情反复发作者,当紧扣脾肾阳虚之病机,法以“补先天、壮后天”,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7]。《素问玄机原病式》云:“诸泻痢皆属于湿,湿热甚于肠胃之内,而肠胃怫郁,以致气液不得宣通而成。”说明在UC活动期或急性发作期,当审湿热内蕴大肠之病机,治宜清热利湿、涩肠止泻。此外,UC的病程往往较长,疾病迁延,病机复杂,故在治疗中,应当根据患者兼夹病机的不同而辨机施治,如夹瘀者应加活血化瘀之药[8];气血失调腹痛明显者,当气血兼顾,酌加调气和血止痛之品[9]。
病性是指某一种疾病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它建立在对邪正关系综合认识基础之上,是对疾病一定阶段整体反应状态的本质概括,能反应疾病的整体动态,更是对某一种疾病总特质的判断。辨性,即辨别病性,临床对疾病病性的辨别与判定结果直接影响到到治疗、转归、康复、预防等策略的确定和落实,每一病性均有相对应的治法方药,如:“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之正治;“热因寒用、寒因热用”之反治等[10]。辨性论治,即对疾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寻找病性相关证据,针对病性,立法处方,这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中医所论及的病性包括阴阳、虚实、寒热等,UC初发时病性当偏阳、偏热、偏实,治疗当以清、化为主;久病迁延或久经反复者病性当偏阴、偏寒、偏虚,治宜温、补为先[11]。
辨位论治,顾名思义就是根据疾病的病变部位不同而选择不同治法或给药方法。UC的病变部位可累及结肠或直肠,对于病变部位在直肠远端的患者可给予美沙拉秦栓剂纳肛或美沙拉秦灌肠液;病变部位在直肠近端或乙状结肠的患者可采用中药保留灌肠使药物直达病所;降结肠或全结肠病变者,可在内镜技术支持下行全肠道置管,进行定点定位滴注给药[12]。辨位(段)论治UC是传统中医药外治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一种特色疗法,在降低口服药物带来肝脏首过效应的同时,拓展了中医外治法的使用部位和作用范围。
分期治疗是针对UC的病理演变特点进行的分层辨治策略。UC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活动期的治疗目标以快速控制炎症和诱导缓解为主,而缓解期的治疗目标则重在维持缓解和预防复发。王新月[13]将本病分为活动期、恢复期和缓解期,活动期主要为“邪实”,以湿热内蕴为主,治以“清热化湿、消积导滞”之法;正虚邪恋是恢复期的病机特点,治疗上侧重于“扶正祛邪、健脾益气”;缓解期则以“脾气亏虚、瘀血阻滞”为主,治疗上常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法,紧扣病机,分期论治。迟莉丽等[14]认为UC活动期以湿热之邪为主,治当以攻邪为要;恢复期则强调“脾虚毒胜”的重要性,治以健脾解毒之法;而“脾肾两虚,瘀血阻络”乃缓解期的病机特点,治疗上强调“健脾补肾以治其本,忘活血通络以疗其标”。谢旭善[15]则认为“清热凉血、燥湿解毒”是UC急性期(活动期)的首要任务,且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区分血便和脓便轻重;而缓解期则以脾虚为主,常常兼有湿热留恋之征像,因此治疗上以“健脾兼清热利湿”为其治则。
辨病论治以病为纲,据病立法,通过辨病确立诊断,可规定其基本的治法和方药[16]。《医书全集》言:“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辨病治疗是针对疾病的主要矛盾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尤其在无症可辨时辨病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实践中当结合疾病的特点,选择针对疾病病理特点或疾病特异指标的药物,实现疾病的靶向性治疗[17]。除传统的辨证论治外,亦可以结合现代医学之疾病,这可使许多特殊类型的疾病,如:缺乏主诉的亚临床型或者临床隐匿性的疾病能够得到及时的、准确的治疗策略[18]。研究显示:中药竹医灌注Ⅰ号保留灌肠治疗UC有显著疗效,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19],说明中药复方也能辨病治疗。刘向东[20]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72例UC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4.4%。王奎平[21]将辨病与辨期结合对30例UC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总有效率达100%。UC的病因病机复杂,针对临床疗效研究,建议应当将辨病和辨它相结合,如:辨病论治结合辨证、辨病论治结合辨期论治、辨病论治结合辩证论治等其他辨治方法,如此才能充分体现疾病个体化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病的特色和核心。《黄帝内经》首载辨证思想,被称之为“揆度”。《素问·玉版论要》云:“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伤寒杂病论》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继张仲景六经辨证之后,古代医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对“证”进行深入研究,演化出了八纲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四诊信息,如:症状、舌脉、病情、治疗等,结合体质、地域等情况,四诊合参、综合分析,并对患者总体情况进行结论性概括,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处方用药[22]。中国UC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3]将其分为大肠湿热证、热毒炽盛证、脾虚湿蕴证、寒热错杂证、脾肾阳虚证等7个主要证型:大肠湿热证予芍药汤加减以清热化湿,调气行血;热毒炽盛证予白头翁汤加减以清热祛湿、凉血解毒;脾虚湿蕴证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健脾益气,化湿助运;寒热错杂证予乌梅丸加减以温中补虚,清热化湿;脾肾阳虚证予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以健脾补肾,温阳化湿等。此外,现代不同医家在UC的辨证论治过程中亦各有侧重,何世东强调在UC的治疗中应抓主证、重病机、病证结合,主张辨虚实、辨寒热、辨脏腑,即辨证3诀;论治有3法,即导涩结合、调畅气机法;温清并调、平衡阴阳法;脾肾同治、固本培元法,同时创新性提出精准定位UC的辨证论治方法:用虚实定纬线、用寒热定经线、用脏腑定刻度[24]。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核心要素,唯有在正确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抓主疾病在不同阶段的病机变化,从而不断完善治疗过程中的理法方药,实现人-病-证的有机结合。
辨体根据体质状态及特性,整体把握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确立防治原则,进而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康复、养生等方法,即采取“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25]。《灵枢经·寿夭刚柔》载:“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可见,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注重体质的辨识。《灵枢经·阴阳二十五人》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根据五形五色将人分为25种,虽然数目待考证,但今日仍有借鉴意义。现代医家在古人的基础上又有发挥,王琦[26]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特点,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张倩等[27]调查发现UC患者体质主要包括5种:阳虚质、平和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张璐等[28]以体质辨识为基础,根据UC患者的不同体质类型确立相应的治则及治法方药,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此外,根据同气相求原则,不同体质的人对特定的外邪、饮食习惯、情志刺激等有特定的倾向性,或更容易产生某种病理产物,根据患者体质偏颇及时调整遣方用药原则,亦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关键环节。
中医药诊治疾病的特点既具有综合性,又兼备针对性。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综合辨治,临证中需考虑患者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证候、脉象及体质等各种因素,准确寻找辨治切合点,对应不同诊治维度,精准定位立法处方,化繁为简、便捷施治。针对性则主要体现在根据疾病或人体发病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思路与方法,具体表现为全面综合疾病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就UC患者而言,运用多元化综合思维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诊疗特色思维,遵从动态化、综合化及个体化的辨治策略,在取得疗效的基础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期达到维持缓解、减少疾病复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