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现状和趋势展望

2020-12-19 15:40:34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垫料菌剂粪污

游 武

(硕士研究生,福建 福州 350003)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也是当前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主推技术之一。该技术模式主要利用微生物菌剂与锯末、谷壳、秸秆及其它农副产品废弃物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制成发酵床,利用发酵床消纳畜禽养殖过程产生的粪便、尿液等污染物的手段[1~2],来实现畜禽养殖过程粪污的“零排放”,以解决畜禽养殖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上世纪70年代起源于日本,90年代在我国江苏省最早被引入试验、示范,经过不断探索发展,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奶牛、肉牛、家禽等其它畜禽品种养殖上进行推广。福建省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通过多年的摸索,由早期的原位大床(接触式发酵床、舍内发酵床)养殖技术模式,向舍内高床、舍外异位发酵床等多种模式发展[3]。近年来,福建省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已发展为其三大主推技术之一,在全省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模式中占到相当比例[4~5]。

1 技术推广现状

1.1 政策引导

畜禽养殖污染是福建省水系流域内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较大[6~7]。福建省历来重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早在200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意见》,要求加快重点流域综合整治,控制流域畜禽养殖污染;2014年8月,为解决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问题,福建省人民政府研究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力度推广生态养猪技术模式,对不同规模的生猪养殖场配套环保设施进行指导,并明确全省新建的规模养猪场推广微生物发酵床技术模式。市、县政府也认真落实,纷纷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各地农业、生态环境部门也都加大督促和指导力度,促进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

1.2 技术规范

为规范微生物发酵床技术,2015年原环境保护部制定并颁布实施了《畜禽养殖污染发酵床治理工程技术指南》,用于指导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福建省也积极探索,结合本省微生物发酵床实践情况,组织相关科技人员编制并出台了地方标准《畜禽粪污异位微生物发酵床处理技术规范》(DB35/T 1678-2017),对异位微生物发酵床处理技术在设施建设、粪污贮存、垫料制作、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全省的微生物发酵床技术指导与推广提供依据和参考。

1.3 推广应用

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实践,该技术模式在全省各设区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据初步统计,全省约有1650家生猪养殖场采用了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以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为主,涉及存栏生猪近200万头,占当年全省生猪出栏总量近25%。主要分布在漳州市、龙岩市、南平市、厦门市等地,其中:厦门市生猪养殖场推广应用该技术模式最为广泛,占比高达90%以上。

2 技术关键问题

2.1 原料来源

该技术模式的主要原料为锯末、谷壳、秸秆、花生壳、玉米芯(粉)、菌菇渣、蔗渣、椰糠等农业废弃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福建省发酵槽容量达到近90万m³,按照养殖场设计垫料使用年限为三年计算,今后平均每年需更新垫料30万m³以上。因此,随着锯末、谷壳等需求量增大,购买更新垫料的成本也将升高。

2.2 运行管理

由于地域不同,气候(温湿度、降雨量)、海拔等差异较大,该技术模式对实际管理人员要求较高,为避免“死床”等现象发生,要求从源头节水、优化设计、维护硬件、规范管理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技术,通过观察发酵床的运行情况,综合控制好粪污喷淋频率和喷淋量、垫料堆积高度和翻堆频率、垫料床温度、垫料和菌剂投入等,并需要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2.3 垫料利用

连续使用2~3年的发酵床,其垫料床将逐渐失去粪污消纳能力,而废弃的生猪垫料,则可作为农家肥、有机肥基质使用。但是在生猪饲养过程中,由于长期的富集累积,容易导致废弃垫料中抗生素、铜、锌、盐分等浓度升高[8],倘若不科学利用废弃垫料,很容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安全。研究表明,发酵床垫料在30周内基本没有毒性[9],但更长时间的使用将导致有害物质浓度递增,垫料中养分物质会逐渐减少,因此为了保持养分和避免有害物质浓度明显增加,也可以适当缩短使用期限。

3 趋势展望

3.1 寻找替代垫料,解决资源瓶颈。

随着该技术模式不断的推广和应用,锯末、稻壳等传统原材料日趋成为紧缺的原材料资源,如何就近找到容易获取、功能相近、价格低廉的替代材料,探索园林、果园修剪的废枝叶及食用菌菌渣等农林生产废弃物的替代可行性,将成为今后解决该技术在推广时所面临的运行成本增加问题的研究方向。

3.2 筛选新型菌剂,提升消纳效率。

微生物菌剂在该技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菌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垫料系统的消纳效率和发酵床的使用年限。因此,筛选出更适合发酵床系统的新型优势生物菌种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3.3 推广智慧养殖,实现高效运转。

微生物发酵系统作为猪场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成果,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升级改造传统生产模式[10]。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系统管理。通过对微生物发酵床系统的内、外环境参数进行监控,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决策、执行,协助工作人员对发酵床进行管理,智能化养殖会使操作更为简易和方便,确保系统高效正常运转。

3.4 科学利用垫料,降低风险隐患。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生态农业研究的热点。通过加强科学技术研究,降低废弃垫料中存在有毒有害成分影响,保持垫料肥效,可尝试拓展废弃垫料资源化利用渠道,尝试将其作为附加值高的商品有机肥,重新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如蔬菜、果树、林草种植和花卉栽培等。

猜你喜欢
垫料菌剂粪污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外生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及保存研究
园林科技(2020年2期)2020-01-18 03:28:26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6
新型液体菌剂研制成功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3 00:49:02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科学种养(2018年1期)2018-01-20 20:37:25
“播可润”微生物菌剂在甜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6
肉鸡养殖中的垫料管理
乡村科技(2014年9期)2014-03-03 16:41:01
肉牛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