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0-12-19 13:22朱文伟
攀登 2020年3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领导体系

朱文伟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 西宁 81000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为从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夯实了重要基础。《决定》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把党的领导制度这个国家根本领导制度摆在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统领性地位,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系做出战略部署,抓住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和根本,为坚定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正确方向。

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大意义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深刻洞察马克思主义政党治理规律基础上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历史经验、演进方向、发展要求的准确把握。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治理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信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坚信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但这一历史进程绝不会自动实现,也不会轻轻松松地实现。无产阶级只有建立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先进政党,在这一先进政党领导下,才能担负起砸碎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历史使命。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就是这样的先进政党。正因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党领导看成消灭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将坚持共产党领导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释并实践的政党领导的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等政党领导理论及其逻辑关系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深刻把握政党领导的规律和发展脉络,就能从理论根源上溯清理论产生、发展、创新的谱系,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政党诞生以来,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面对各个时期的历史任务和时代课题,勇于探索政党领导的基本规律,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任何政党领导的新路子,开拓了政党领导的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基本原理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相结合,适应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大系统的时代要求,在“管党治党”方面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点、时代特色的政党领导新路子,而“制度治党”则是中国特色党建理论体系和实践的基本经验总结。正是基于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把领导权问题看作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能否成功、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把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作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政治前提。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他同时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重大政治论断。这两个“最”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党的领导优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间的逻辑统一性,为我们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领性地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这两个“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责任担当的郑重宣示,也是对历史经验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坚持这两个“最”,必然要求贯彻“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根本原则,始终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削弱、不能动摇党的领导。否则,就会犯方向性、原则性甚至颠覆性错误。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条基本方略第一条,体现了我们党对政党领导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关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我们已经建构起一整套的制度体系,而且在党章和宪法中都进一步得到确立。《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部分第一句话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党领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坚持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等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第一章第一条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作为国家根本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根本大法和国家的根本法作出这方面的规定,为确立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领性地位提供了权威的法律和法规依据。贯彻党章和宪法精神,就必须把党的领导制度这个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建设好、完善好,以此统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经验的升华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不断把党的领导经验制度化、法规化以保障党的领导的实现,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历史经验。近代以来的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无数仁人志士为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苦苦探索,却无不以失败而告终。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勇担历史重任,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敢于胜利、勇于胜利,在一次又一次经历重大挫折、付出血的代价的艰苦磨砺中,掌握了中国革命领导权和主动权,把握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人民在反复比较中作出的正确选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勇立时代潮头、顺应人民意愿,以伟大自我革命把自身锻造得更加坚强,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国家治理中执行和落实好“党是领导一切的”制度安排,确保已经形成的显著优势得以彰显并不断增强,以更加科学完备的制度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向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进。由此可见,在我国国家制度的探索、建立和发展历程中,我们党与社会主义制度是互为条件、相互保障、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并与时俱进以形成制度加以保障,我们才能让一种新型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建立并不断完善。

(三)新中国“两大奇迹”的深刻昭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成功应对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两大奇迹”。

第一大奇迹是:“经济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懈奋斗,使我国由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影响力和世界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国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元到2018年突破9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就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完的工业化进程,让古老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二大奇迹是“社会长期稳定”。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不断健全的法治体系,日益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加强的国家安全体系,使我国保持了政治大局安定,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保证了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更有力地保障。这样的“中国之治”,充分显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世所罕见的这“两大奇迹”,其“制度密钥”根本在于党的领导和党的领导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并以党的领导制度统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好的发展局面。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发展才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是因为有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的领导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行稳致远,中国才能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中国经济才能保持长期快速发展,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因此,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就抓住了我国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

立足当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向未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面临着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诸多风险和考验。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要抓住机遇并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实现宏伟目标,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党的领导,靠党带领人民克难攻坚、创造伟业。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就是要用制度保证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保证全党全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二、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战略谋划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一篇大文章。全会《决定》着眼于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从六个方面作出战略部署,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出了根本要求、部署了基本任务、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决定》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纳入党的制度建设范畴,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创举。这是一个战略之举和长远之计,为新时代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提供了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要坚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把握好四个着力点。

一是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根本指南。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指南,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立在理性的自觉、真理的认知基础之上。

二是坚持以党的“根本大法”为根本依据。要强化法制思维和党章意识,以党的根本大法——党章为根本依据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并通过制度的执行保障党章更好地得到尊崇、遵守、贯彻、维护。

三是坚持以“主题教育”的实践为重要基础。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各地创造了诸多富有时代特点的有效举措和成功经验,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要着力把那些具有普遍意义和长远意义的有效举措和成功经验规范固化为制度和长效机制。

四是坚持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建立既要自觉遵循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意愿,还符合新时代国家发展目标的需要。

(二)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的重大原则。弱化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然导致党不成党、人心涣散,自乱阵脚、走向衰败。苏共之所以失去政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放弃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原则,导致全党思想混乱和组织混乱。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一重大原则,形成了强大的高超的政治领导力,保证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卓著成效。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核心在于完善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保障。

“两个维护”是新时代我们党基于民主集中制、新形势、新的实践经验,提出的党的建设首要任务和首要政治纪律,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践行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必须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各项制度规定中,贯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行动上。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任务,统筹完善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坚持一体推动、一体落实,精准谋划、精准实施,形成科学的制度体系和实施体系。

(三)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的党的全面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宗旨和理想的政治自觉和逻辑必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以此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项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有效保证党的领导贯穿事业的全过程、全领域,才能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完善国家治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

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具体的,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必须体现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因此,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要突出“三个到”“两个确保”。“三个到”:就要从制度机制上把党的全面领导具体落实到各级各类组织的活动之中,贯彻到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正确履行职责的各领域各环节,体现到国家政权的机构、体制、制度等的设计、安排、运行之中。“两个确保”:就是要确保党对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机构和组织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工作等的全覆盖,更加有力有序有效地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四)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

《决定》提出“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这样的执政理念和国家治理思想把坚持“为人民执政”和“靠人民执政”相统一并加以制度上的保证,构成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理论导向和目标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新高度,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新突破。唯物史观表明: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坚持“权为民所赋”和“权为民所用”的有机统一。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始终坚持党执政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失去人民的支持,党的领导就会悬空,党的执政就会失去力量,党就会失去生命力。破解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钥匙,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必须着力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这是在治国理政上落实走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具体体现,也是从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上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优势的制度化构想。“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就要着眼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治国理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健全的“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相统一的制度体系,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根基。

(五)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

实现党崇高的政治理想,要求党不但要有执政能力,而且要有长期执政能力;不但要有领导水平,而且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是党能够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内容、内在要求和有力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提出的新要求,做出的新部署,既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又是对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考量,确保了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着眼于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决定》提出了五个重要着力点。其中,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个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重在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用制度保障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结合,使民主集中制更加行之有效、科学管用,发挥出西方政党制度所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健全决策机制重在严格决策程序,规范决策的执行,强化评估和监督,及时防范和化解决策风险,防止和纠正决策执行中偏差的出现;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重在以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靶向,把党对各种组织的领导和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最终体现在把方向、聚民心、促发展上;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重在以提升广大干部八种本领为目的,既要培养广大干部愿担当、愿作为精神,还要提升善担当、善作为的能力。关键是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造就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执政骨干。

(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打铁必须自身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治党与治国的有机融合,使我们党实现了革命性锻造,使国家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实践充分表明,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方式,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决定》把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党的领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深刻揭示了治党与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在统一关系,对于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完善覆盖党的建设方方面面的制度体系。

《决定》抓住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要素、关键环节和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指明了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确保从严治吏一以贯之;完善和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规定,切实把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和规范起来,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起来,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健全解决党自身问题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进一步落实落细落小,以夯实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

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实践要领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党在领导制度体系建构上取得丰硕成果,但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在制度供给上还存在短板和弱项,同时在一些领域还一定程度存在着制度执行力不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制度体系还要完善,但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很多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关键也在于执行。贯彻落实《决定》部署,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必须强化《决定》精神落实和制度执行,自觉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坚决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橡皮筋”。

(一)强化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制度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制度意识强不强,直接影响着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贯彻执行的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领导干部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引领全社会增强制度意识,自觉维护制度权威。”提高制度执行力,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离不开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自觉和率先垂范。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强化制度意识、制度思维,形成善于从制度上思考把握问题的自觉,形成善于依据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制定政策、完善措施的自觉,形成善于用制度防范和解决坚持党的领导面临的突出问题的自觉。

(二)强化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科学建构实施

科学建构和实施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仅要求其内容的科学正义性,还在要求其程序的正义性。实践充分表明,程序正义是保证科学制度内容得到实践合理传达的必然要求。实践中,相对于保证“内容的科学正义性”,在保证“程序的正义性”上相对是弱项。因此,推进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科学建构和实施,必须在保证程序正义上补足短板。制度的构建和实施,一般需要经过理论论证、民主讨论、试行调整等阶段。

相应,科学建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一般需要经历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制度的目标性建构阶段。着重进行制度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文本建构,主要由党政职能部门按照《决定》精神,在充分总结以往成果和经验基础上,按照制度体系所需达到的目标要求,遵循制度伦理,汇聚专家理论论证成果,拿出初步的制度文本。第二步,制度的可行性建构阶段。着重进行制度的民意建构,主要是通过各种调研研究、座谈讨论,自下而上地征求各方面意见,对制度的初步文本进行意见征集、修改完善;第三步,制度的民主集中建构阶段。着重进行制度的统合性建构,主要是民主集中、接受监督、统合全党意志,兼顾制度建构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效用性与稳定性、教育性与惩戒性、公正性与合理性、承接性与长期性,建构和实施科学的领导制度体系。

(三)强化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执行机制保障

各级党组织要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抓常抓细抓长。

要完善制度执行责任落实机制,把执行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情况作为评判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层层压实执行制度的领导责任;把执行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情况作为党委(党组)党建述职、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考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内容。对执行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严肃进行问责;对不按制度和规矩办事的干部要严肃批评教育,严重的要进行组织处理,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不良现象。

要完善制度执行引领机制: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遵守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注重树立执行制度的先进典型,及时查处和曝光严重违反制度的反面典型,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党员干部,强化党员干部的制度敬畏和制度自觉。

要完善制度执行监督查办机制,综合发挥组织监督、纪检监督、巡视监督、信访监督、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形成强大监督合力,织密监督网,严格防范违反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行为。加强经常性检查督办,日常发现制度执行方面的问题,就要紧盯不放,及时督促整改落实。要坚持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勇于并善于同一切违反制度的现象作斗争,引领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坚决反对留“暗门”、开“天窗”,严防“破窗效应”。

(四)强化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干部保证和人才支撑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必须增强干部的制度执行能力和治理能力。要通过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制度的学习、宣传、教育力度,推动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制度,让严格执行制度、自觉尊崇制度蔚然成风。要强化制度宣传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遵守制度作为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内在自觉,始终做党的领导制度的忠实尊崇者;要强化初心使命,激发党员干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政治担当,坚决与否定党的领导的言行作斗争,坚决与违背党的领导制度的言行作斗争,始终做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坚定维护者;要强化能力提升,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在本职岗位上历练干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高执行制度的政治定力和能力水平,始终做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有力执行者。要把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情况,作为巡视巡察的重要内容、衡量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标尺、考察干部政治能力的重要方面,对破坏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坚决维护制度权威。同时,还要强化坚持党管人才的制度保障,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做好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国情研修等工作,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领导体系
坚持党的领导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