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冰洋(新乡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对于卫生政策的概念,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一个国家的卫生政策是控制和优化医疗知识和社会使用资源的战略[1]。还有些学者认为,卫生政策不仅包括对特定医疗行为和医学研究活动的控制,还包括宏观层面上整个社会卫生制度的选择[2]。世界卫生组织(WHO)目前正在制定的“健康发展管理程序”,将卫生政策定义为“健康状况改善目标、目标焦点以及实现这些关键目标的主要方法”[3]。笔者认为,卫生政策首先应遵循一定的伦理价值目标,通过具体的举措,政策制定者可以缓解甚至解决社会卫生矛盾,并且不同社会团体在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中,平衡了在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利害差异以及矛盾。卫生政策是维持和增进社会全体成员健康的具体方针和举措,合理的卫生政策是针对人们正常的健康呼吁而设立的制度。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外在的评价体系对于卫生政策的正当性和有效性进行事后评价。但是,制定和实施合适的卫生政策包含着许多伦理层面上的需求。譬如,在具体的卫生政策执行中,可能涉及不同人员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涉及人与制度、组织等社会结构的关系。生命权作为人的基本权益,是一切卫生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方因素涉及在内。而这些内容,是除了生命健康之外,卫生政策的制定应当关注的内容。譬如,从道德层面来看,卫生政策可能涉及了个人的隐私、安全等方面。而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警示相关通告上,不仅写明了相关人员的姓名,甚至连家庭住址都公开了。而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即使是传染病患者也同样享有[4]。除了个人层面,卫生政策的制定还包含着组织、社会等层面的内容。譬如,好的卫生政策既能够兼顾到疫情防治和监控,又能将其对社会正常运行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既能够实现合理有效的疫情防治,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不必要的支出,合理地解决卫生资源供需矛盾。因此,卫生政策的伦理取向层面比其他类别政策的伦理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凸显。
健康是个人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健康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同样有价值。卫生政策的具体制定应根据国民对卫生资源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予以展开。制定和实施卫生政策时,应当综合考虑个人能承受的经济负担以及当地公共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确保每个人可以平等地享受服务,并且提高公共资源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还要考虑到少数患者的特殊需求。譬如在这一次COVID-19疫情中,很多居家隔离的患者本身患有慢性疾病,为此,在进行隔离工作时,还需考虑每个人身体的具体情况。此外,还应通过制度措施提高医疗人员的收入待遇,在此次疫情中,对本次参加抗击疫情的医生护士给予补贴,期待今后在制定卫生政策时对奖励措施固化,更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为了管制匮乏的卫生资源,要依靠市场和政府的管制手段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在现代社会,所有社会成员公平享受健康权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5]。因此,在卫生政策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伦理干预对卫生政策起着以价值为导向的规制作用。卫生政策必须从实践层面满足人们对健康的基本伦理需求。
伦理目标是卫生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COVID-19疫情防控卫生政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相应的伦理问题。譬如,居家隔离的伦理问题、强制征用医疗物资、关闭餐饮企业等的道德困境等。现阶段COVID-19疫情防控卫生政策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控制COVID-19疫情的目的。不管是确立还是评价现有的疫情防控卫生政策,都不应当忽略其中所有的伦理道德维度。任何卫生政策都不可避免地与人的具体生活相互关联,从日常生活到人的生存状态、生活质量和个人尊严,这些涉及到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性。卫生政策如果忽略了其内在的伦理道德诉求,将失去人们的尊重,但具体执行起来,难度会很大。此次COVID-19疫情的防控卫生政策,较为充分地考虑了人们的基本道德诉求。譬如,在具体的小区封闭中,人性化地考虑到了人们的日常需求,制定出一户两天一次的出门政策,满足了人们的诉求。再如,并没有关停外卖和快递企业,这样既能够避免经济下滑过快,又可以满足相应人群的日常需求,不可谓不好。
虽然我们对卫生政策进行道德评价并不能得到制定卫生政策的准确答案,但是可以为调整和完成卫生政策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方向。伦理原则和价值目标是制定保健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6]。社会成员的拥护和承认是卫生政策发挥效果的前提和核心。稳定的社会秩序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基本保证[7]。因此,防控卫生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接受伦理审查,否则,它将脱离保护社会成员生命健康的最根本的价值目标。防控卫生政策具有的伦理意义不仅要根据群众的健康需求来评价,还要在满足日常生活、保障基本人权等多个方面入手,予以评估。
人们对社会公正的呼吁以及对社会公共利益和人类生命前景的担忧,清楚地表明制定保健政策的目的本身就是道德上的选择。伦理困境解决方案必须充分利用制定保健政策过程中可获得的资源,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大效果,同时承认每个人具有公平健康权益,是制定卫生政策的前提条件。可是,有限的卫生资源怎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呢?这是政府制定保健政策时的现实难题。一方面,卫生资源短缺有限,另一方面,人们对卫生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次COVID-19疫情防控中,口罩、酒精等医疗资源十分有限,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如何保证医务人员的基本需求,以及人们自我保护的日常使用,这些都是制定卫生政策首先要关注的伦理问题。
在制定卫生政策的过程中,价值因素往往更容易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关心和重视,在卫生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科学与价值的分离,不当的卫生资源分配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譬如,武汉某妇科医院因为某些利益原因获得了过多的口罩资源,甚至分发给周围居民,但很多大型医院的医务人员却缺乏相应的医疗资源。
卫生工作投入不足或卫生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不平等是当前COVID-19疫情防控中卫生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在此次疫情中,由于很多地方资源匮乏、且疾病存在着易传染等特征,很多农村地区采取了粗暴的封路行为[8]。这些对于交通道路的阻隔,虽然比较野蛮粗暴,但也侧面反映出我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医疗资源的差距。近年来我国在对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分配方面,持续不断地做了很大努力。但是,在当前疫情背景下,如何在体制机制上兼顾城乡两方面,以利于疫病的有效防控和治疗的有效衔接,才是更应该深思的问题。
2.2.1 规范卡点设置,严格登记很多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设点卡人,对城市各小区、农村住户的疫情防控监测点不间断巡查,对重点人员体温测量记录、出入人员登记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并在现场提卡,限制人员的频繁流动,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降低相互传染的风险。以前,在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疫情的处理中,卫生行政机构对公众的告知义务必须遵循公共卫生伦理学原则,应以H7N9危机的化解为设定目标,以民众健康和国家稳定为行动的价值取向。如今在COVID-19疫情的处理中,也应同样如此[9]。
2.2.2 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力度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疫情防控需要,配备84消毒液、酒精等消毒工具,为城乡各巷道不定期进行全面喷洒消毒,确保人居环境卫生安全。并且限制商户营业,对餐饮、网吧、KTV等人流量较大企业实行停业计划,限制不必要的人员流动,避免交叉感染。减少会议和大型集会活动等。
2.2.3 夯实责任机制对疑似和重点人员进行居家隔离,并张贴警示标志,各地官员和公务员带头冲锋,实时监控,对疑似人员每天进行两次测温,并做好医学观察期以及身体状况登记工作,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并且针对隔离人员,合理安排各种生活日用品,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要。
2.2.4 继续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安排工作人员在城乡各处巡查,对不戴口罩聚集聊天、晒太阳以及打牌等人进行劝解,必要时采取行政措施。进一步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多地采用喇叭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大家重视疫情,不存侥幸心理。
卫生政策的伦理之道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选择,在彰显制度价值的同时,又反映出社会伦理道德的应有之义[10]。而在制定卫生政策的过程中,政策制定者经常要做出这样困难的选择,如果考虑到卫生资源不足和卫生政策有限,使所有社会成员成为卫生政策的受益者,则对个人来说,使用卫生资源无法达到理想的治愈效果,导致卫生资源无法取得实际效果。如果医学技术的进步能拯救和延长人的生命,那么,当个人的生命质量与一般生物意义上的个人相同时,医学应该更加关注人的生命延长、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尊严吗?疫情防控卫生政策的目标是只关注可治愈人口,还是需要关怀所有人?老年人因为身体免疫力弱以及自身慢性疾病等问题,在此次疫情中,受感染可能性更高,治愈率相对较低,政府应当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些老年人的疾病防治问题?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应伴随着保健政策的实证分析和伦理考察。在这种背景下,疫情防控卫生政策的伦理层面的困难选择更加凸显,从而可以看出政府制定疫情防控卫生政策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
合理分配医疗卫生资源是卫生政策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公正和健康权利要求下的伦理选择。道德反思和价值取向是我国卫生政策在社会转型期间制定的必然坐标。正确的卫生政策应该是价值合理性和道义合理性的有机结合,也是实证分析和道德探索统一的产物。要加强科学研判,坚持精准施策,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符合条件的地区要适时下调响应级别并实行动态调整[11]。卫生政策的实证分析,可以科学地预见卫生政策目标的实施效果。对卫生政策的伦理考察强调,卫生政策的价值目标可以满足人们的健康诉求。COVID-19疫情防控的卫生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使社会公众的安全得到保障,并且遏制疾病的迅速传播。伦理学要建立卫生政策的价值目标与人民对健康权利的诉求之间的桥梁,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伦理依据,使各种复杂利益关系在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具体实施中达到合理与平衡。卫生政策不仅调节、规范和引导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预防及救助内容,而且体现了具体的社会伦理与制度价值。由于受限于巨大的人数和卫生资源数量,COVID-19疫情防控中卫生资源占有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时常出现,这种矛盾与冲突仅靠自身的能力是难以解决和协调的,政府必须采用强制制度和政策来规范和制约,确保卫生政策的公平和公正。在紧急情况下,政府也必须听取疾控防疫专家的意见和发挥专家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卫生政策的伦理内容是卫生政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卫生政策要确保道德价值的表现,关注的焦点是当前和未来。经过多日的努力,很多地区的疫情得到了控制,很多地方的确诊和疑似病例增长速率都在降低,而且越来越多的康复患者走出医院。但是,依旧有很多问题存在。譬如,很多地方存在着诊断困难、床位不足等问题。伦理学是人们健康诉求关于卫生政策实践维度的理论依据。因此,卫生政策的伦理基础是卫生政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决定卫生政策过程中,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益的伦理原则。卫生资源在权威制度下进行公正合理分配,人民生命健康质量才能显著提高。卫生政策伦理目标的偏差,会影响防疫事业的发展。感染人员数量是检验政府制定卫生政策实效性的现实标准。卫生政策的制定不仅要着眼于当下,还要着眼于潜在的接触者,才能为社会制定全面且广泛的防疫政策。公平分配卫生资源是卫生政策价值取向的落实和体现,是社会正义和健康权利要求下的伦理选择。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有利于人的健康需求,也有利于为社会广泛的公众提供基本的保健服务。
传染病的患病主体是个人,但传播对象是人群[12]。因此,政府在制定卫生政策时必须强调普遍性。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相对完善,但在卫生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譬如,各种机构之间相互扯皮、职责不明确、企业为了经济效益不停工等。个人权利滥用,最终导致危害他人、集体或社会的利益,成为了众矢之的,到时候个人利益又将无从说起[13]。为此,COVID-19疫情防控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关键性作用,限制企业和个人的行为,通过加强和完善对生活领域的管理,为防疫政策发挥实效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政府在制定防疫政策时,也必须坚持伦理优先于经济和科学的原则,优先支持疫区的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医务人员的基本人生安全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
卫生政策是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和使用时的控制和优选策略。在确定公正、公平、合理、有效的防疫卫生政策目标时,要从伦理维度思考和对比不同运行方案的可行性,并解决选择方案过程中必然遇到的价值观念差异。因此,伦理学要求卫生政策的选择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这是满足人们合理健康诉求的重要前提,也是决定当前防疫卫生政策有效性的主要环节。从伦理的角度不仅有助于反思和考察当前卫生政策隐含的伦理价值观,而且有助于思考当下防疫卫生政策和医疗体系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更进一步的深入讨论这个问题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