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达,于胜蓝,韩竞辉
(西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3)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机遇与挑战共存。“互联网+”行动计划早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被正式提出。报告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由此,时至今日,“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要代名词之一。新时期各行各业先后出现互联网的身影,“互联网+”逐渐发挥出自身优势,为人们工作和生活提供极大便利。“互联网+”开始与传统产业融合,使我国传统产业能够逐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找到新的发展方向,积极面对“互联网+”新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模式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教育行业与翻译行业也是“互联网+”的重点运用领域之一,成为界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将“互联网+”与传统翻译行为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模式——“互联网+翻译”模式。传统的翻译行为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对翻译行为的效率和质量的要求,“互联网+翻译”模式由此诞生。这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计算机为工具的翻译服务平台可以将翻译行为的各环节有机结合,当然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充分利用该模式大幅度地提高文本翻译的效率与质量。重视对翻译人才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成为翻译领域在“互联网+”时代下抓住机遇、战胜挑战的一把利器。对翻译工作者而言,信息技术能力是指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能够利用现代先进科技工具来辅助翻译的能力,其中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检索能力、CAT(Computer Aided Technology)应用能力、术语能力和译后编辑能力等。所以,是否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互联网+”时代翻译行业界定翻译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何为翻译人才?事实上,对翻译人才的定义随时代发展变化而有所不同。传统意义上的翻译人才需要具备熟练的双语转换能力、渊博的知识体系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然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对翻译人才赋予新的定义,黄友义早在2010年《中国翻译》第1期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要求”一文中指出,对翻译相关工作者而言,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人才,就必须要将传统的翻译工作理念与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不被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所淘汰。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总书记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实力不断增强;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中,在“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同时,还要必须“让世界了解中国”,把“中国造”向世人宣传和推广;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实力”,让“国际与中国接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提速,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迫在眉睫。而要做好这些工作,离不开翻译。目前加速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已成当务之急。高素质的翻译人才除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惯例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外,还应该具有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国以才兴,业以才立。在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进程中,高等学校担负着重要而特殊的责任和使命。高等学校的四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所以,当前应该强化以下四点:一是加强质量建设,培养创新人才;二是凸显知识和科研优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三是提高科学技术研究创新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四是发挥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翻译人才培养而言,应该改革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实践教学,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
翻译人才对应的行业主要是翻译行业。关于“翻译”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分类。“翻译”大致可分为口译和笔译。笔译是口译的基础,在当前的翻译行业中,笔译的需求量很大。翻译行业作为一门服务产业,首先需要做到满足客户对时间和质量方面的要求。而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日,若不借用任何现代信息技术,单纯地用传统的翻译方法很难满足客户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一系列方便快捷的翻译工具应运而生;在“互联网+翻译”模式下,“高效率”与“高质量”成为可能。在这样一个新背景下,翻译工作者要在竞争激烈的翻译市场中保持竞争力,除需要具备雄厚的双语基础、扎实的翻译理论、熟练的翻译技巧等基本翻译素质之外,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翻译的能力是当今“互联网+”时代对翻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如果仅仅具备双语能力而缺乏相应信息技术能力的翻译工作者会在当今信息时代中失去优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国翻译界学者认为翻译人才应注重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以适应时代转型的需要:“当今社会,理想的职业译者必须是了解翻译技术、掌握翻译工具的复合、应用、创新型人才”(卢中卫、陈慧)。王华树(2014)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认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终将会使传统的手工翻译模式和落后的翻译工具在翻译领域销声匿迹。目前,翻译人才综合素质研究也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重视,一些国外学者对信息技术能力在翻译人才综合素质中的突出地位予以肯定:弗雷泽(Janet Fraser)认为“非语言技能”领域是职业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六个技能领域之一,信息技术能力就包含在“非语言技能”领域中。Schäler(1998)认为,翻译工作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自主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尝试使用一些典型的翻译工具。Samuelsson-Brown(1996)将翻译工作者所必备的翻译技能分为六大板块,信息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板块之一;他认为当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翻译工作者要重视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这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翻译工作者唯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走在时代最前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翻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除具备翻译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双语语言能力和翻译技术技巧等相关素质外,还应该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信息时代,新时期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翻译行业变革也日益受到关注,加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急需大批翻译人才,而传统的翻译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翻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造成翻译人才出现短缺现象。由此,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翻译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高校。那么,高校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提升翻译人才信息技术能力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面向现代化,高校师生应加深对“互联网+翻译”模式的认知。传统的翻译行业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新型的“互联网+翻译”行业应运而生,不断创新,将翻译产业生产环节的各个要素有机融合,提升翻译产品的效率和质量,让其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某些师生的认知还没跟上时代步伐。对于教师而言,出现个别教师与时代严重脱节的现象,不能很好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仍然以传统的上课方式向学生传授翻译专业知识,课堂效果欠佳,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当务之急是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学习,主动接受培训,熟练掌握相关互联网技术以及翻译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将之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在翻译学习和应用中的价值,在“互联网+翻译”模式下,学会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翻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积极进行“互联网+翻译”模式实践。
近年来,设立本科翻译专业和翻译硕士专业(MTI)的高校数量逐年递增,旨在培养更多翻译人才,从一个方面证明翻译行业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行业之一。对当下高校翻译专业的学生而言,注重翻译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而提升信息技术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翻译工具。“翻译工具指为提高翻译效率、优化翻译流程而设计的专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软件”(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是与机器翻译相比较而言的,二者各有优劣:计算机辅助翻译虽无法完全释放翻译工作者的压力,但它具有很多的优点,如:它具有自动记忆功能,即每当出现曾经翻译过或是与之前翻译内容相近的表述时,计算机会自动推荐译本。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翻译工作者减少工作量,避免重复劳动,提高效率;而且有助于规范翻译成果,降低错误率。而机器翻译虽然能独立完成翻译工作,节约人力和时间,但却可能产生语言错误过多且生硬的译文,使译文的质量不能得以保证。现如今有“互联网”这个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高校应充分利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结合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各自的优点,使其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换言之,就是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专业性、灵活性与机器翻译高效、便捷的特点相结合,产出表述规范、行文流畅且不死板的翻译成果。从目前国内高等学校培养翻译人才的现状来看,不少高校已经在翻译教学中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当然,教学深度与广度还远不够。
目前,国内学者高度关注学生计算机辅助翻译能力培养问题。“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工作方式是基于目前阶段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计算机与人相互配合进行工作;在组织计算机辅助翻译学科课程时,必须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人脑与机器合作的重要性”(吴赟)。“希望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提高互联网辅助工具使用技巧。通过采取有针对性地翻译工具应用对策的训练,可最大化发挥互联网翻译辅助的效能”(王玲)。同时,国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有所突破,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著作先后出版发行。如:2002年,Lynn Bowker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实用入门》一书中描述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使用现状,并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大胆预测,他当时就预测到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日后会不断发展与完善,前景广阔,最终会在翻译领域扮演重要角色;2003年,Harold Somers主编的《计算机与翻译》一书对与计算机相关的各项翻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问题进行了具体介绍。由此看来,早有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士意识到计算机翻译工具在“互联网+翻译”模式中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应重视对翻译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接受系统的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训练。
校企合作实践培养模式,即高校与社会中的翻译企业或翻译机构进行合作,联合培养翻译人才的模式。该模式不仅可以促进高校和翻译企业、翻译机构之间的深层次合作,而且可以使学生提前步入翻译市场,充分了解市场对翻译人才的能力需求,从而更加自觉地进行自我能力提升。一名合格的翻译人才在熟练掌握课堂教学中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走进社会翻译领域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相比高校而言,翻译企业和翻译机构中通常具备更加完善的翻译设备和翻译软件,学生有机会在翻译企业和翻译机构中接触到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开拓视野,走在时代发展前列。校企合作实践培养模式旨在让学生走出校园,提前适应社会,进行职业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使他们今后更加自信地择业和从业。目前,已有很多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实践培养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高校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除在课堂上传授翻译知识、与翻译企业或机构进行翻译实践合作之外,还需要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训型考核制度。实训型考核制度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监督学生自主高效学习、营造校园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学校对翻译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评定。因此,高校建立实训型考核制度应遵循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实训考核成绩真实有效并具有参考价值。在“互联网+翻译”模式下,高校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对翻译专业学生实行实训型考核制度,通过翻译精准度、翻译效率以及翻译工具使用情况等多方面考核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最终旨在锻炼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力的运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翻译工作者而言是一次严峻的挑战,默守陈规,安于现状终会被新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为适应时代发展变化需求,翻译行业工作者需要积极转变传统观念,自觉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理论,提升自己业务水平。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来满足“互联网+”时代对翻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古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信息时代,互联网就是翻译工作者手中最好的“利器”,要使这把“利器”发挥“其能”,需要重视对翻译人才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将信息技术与翻译实践相结合已经成为翻译领域未来发展的新态势。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有效培养翻译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便成为翻译人才培养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翻译教育应根据时代需求及时改革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相关信息技术提升翻译能力,为社会翻译领域输送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翻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