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应用研究现状

2020-12-19 05:16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亚太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英译译者文化遗产

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刘 婷

一、生态翻译学基本原则

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在《生态翻译学的“异”和“新”——不同翻译研究途径的比较研究并兼答相关疑问》论文中指出: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翻译学,类比生态伦理,针对翻译实际,基于生态翻译学研究取向,演绎出生态翻译学的四个基本原则。

(1)平衡和谐原则,即保持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2)多维整合原则,即评判译文的标准,不仅仅只是忠实于“原文”,也不仅仅只是迎合“读者”,而是要在保持文本生态的基础上,为实现译文在新的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生存与长存”所追求的译文之整合适应选择度(整合适应选择度是指翻译人员进行翻译时,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适应”以及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之总和)。

(3)多元共生原则,即译论研究的多元和不同译本的共生。

(4)译者责任原则,即译者要在翻译的过程、行为以及整个翻译的活动中“负全责”,统筹协调翻译环境(境)、翻译“群落”(人)、翻译文本(文)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通过译者责任原则来体现“境、人、文” 三者的关联互动及平衡和谐之翻译生态整体观。

二、生态翻译学研究现状

(一)国际研究现状

在国外,E.Haugen 提出了生态翻译的相关概念,并认为语言环境与生物生态环境存在着某些相似性,因此可以将生态语言学的研究与生态翻译学研究联系起来,将生态语言学研究作为参考模式服务于生态翻译学。1988 年,彼得·纽马克提出将生态学特征作为翻译过程中文化介入的主要特征,并且指出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研究之一是翻译适应选择论;2001 年,《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在第三届国际译联亚洲翻译家论坛上的宣读使生态翻译学得到重视;2003 年,《翻译与全球化》的发表标志着生态翻译学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在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原则指导下发展了生态翻译学,其中适应与选择翻译论给翻译界带来了不少生机。胡庚申教授以“适应与选择”为视角,对翻译的性质、翻译过程、方法、原则及标准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许建忠教授在《翻译生态学》一书中阐明了翻译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翻译的任务、方法和意义,详细地论述了翻译的生态环境、生态功能、生态结构及其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规律,翻译的演替及演化、行为生态、检测与评估以及生态翻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综上可知,生态翻译学的概念及术语已逐渐形成体系,而且其基础理论研究也已相对成熟,然而生态翻译学在应用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进行梳理,从而拓宽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意义重大。

三、生态翻译学应用研究现状

从生态学视角,特别是从生态系统的视角综观和解读翻译学研究时,我们可以发现,不论自然生态系统还是翻译生态系统,都有着非常显著的生态系统的理性特征:注重整体与关联,讲求动态与平衡,体现生态美学,关照“翻译群落”,昭示翻译伦理以及倡导多样与统一等。相关研究表明,生态翻译学的生态理性特征可以为翻译学研究提供多方面的启示、理念和方法,目前已广泛用于应用文本的英译研究。如何将这门综合性的生态翻译学科充分地挖掘与研究,并更多地应用于翻译教学研究以及其他研究方向,这必将为以后翻译界提供一种全新的应用参考。下面从文学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研究等方面来概述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现状。

(一)文学作品的英译研究现状

焦飏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对严复《天演论》的翻译进行了研究。蒋骁华等人从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角度对《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进行了分析和评论。翟红梅等人对林语堂的《浮生六记》的译文进行了研究。焦卫红从整体翻译的生态环境视角并结合两个译本对比分析的方法,考察和解读了严复的译著《天演论》。钟声等人分析了任溶溶和杨静远的《柳林风声》两个译本,论证了生态翻译学在儿童文学的翻译过程中的可行性。刘艳明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探讨霍克思《红楼梦》英译本,得出结论:霍克思的成功是他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结果。陈月红聚焦于20 世纪初费诺罗萨以东方有机自然为导向的翻译思想及庞德运用表意文字法进行的,并从生态翻译实践的角度对汉英诗歌翻译进行探讨,论证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生态价值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胡伟华从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角度解读了葛浩文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综上分析可知,应用生态翻译学对中国古典名著、古文和诗歌等文学作品进行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1)对翻译文本进行整体翻译生态环境分析,从“三维”转换角度阐释经典译本,凸显生态翻译思想——适应与选择;(2)对于翻译家思想的研究,通过对严复、林语堂等翻译家译作的分析,从翻译原则,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等角度分析其生态翻译理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研究现状

曾衍文统计分析了近10 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方面的相关期刊,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视角的依托、翻译策略的选取等方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现状分析及探讨,结果表明,自2006 年以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重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导致我国非遗对外宣传却相对用力不足。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生态翻译学进行英译研究的报道更少。洪莉从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并以福建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生态环境的构建以及译者素质的提升,来改善福建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现状,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进而维护全球文化的生态和谐。覃海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从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和译本“多元共生”三个方面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谢爱玲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和多维转换原则审视了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外宣英译。综上分析可知,应用生态翻译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英译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考虑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凝聚着鲜明的地方文化价值,而非遗对外传播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因此,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开展湖南永州地区女书等地方性非遗翻译研究,助力湖南永州地区女书非遗的对外传播与保护传承,意义重大。

生态翻译学反映了从一种学科向多学科整合的发展趋势,也是对译学理论的一个有力补充,在翻译研究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可将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拓展到文学的翻译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研究、应用文本翻译以及翻译教学。本文就“生态翻译学”在文学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英译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以期推动生态翻译学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英译译者文化遗产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与文化遗产相遇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