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 吴 珍
情趣教学法即在教学中以融趣、穿情来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形成学习动机,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达到教师风格化,学生个性化、素质化的目的。其实质是把学习兴趣与师生的情感有机地结合,使情趣始终流淌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上课变得乐意听,而且把上课当作是参与精彩的“节目”。因此,此法的关键是适时释放情,充分挑起趣,使得情趣相映。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其有效做法如下。
如今的历史教材不应单指教科书,它还包括各类网络资源等。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趋向多元化,有些历史知识学生已是超前得知。对此,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还只是停留在知识的表象,那学生势必不爱听。这就要求教师要深挖教材、吃透教材,挖掘出教材中深层次的东西,取出其中的隐趣点,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历史课的兴趣,增强求知欲,使他们想学。
例如,在讲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时,我们可以从顺口溜入手:“过去买肥肉,后来吃瘦肉,现在啃骨头。” 从吃饱到吃好到注重粗细搭配、营养均衡,说明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物质丰富了,健康饮食已经深入人心。在讲张骞出使西域时,可以简单提一下“胡琴、胡萝卜、胡桃等这些名称前为什么加一个‘胡’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在讲巴黎公社时,可播放《国际歌》,通过歌声让学生感知近代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七月革命、二月革命、六月起义的光荣革命史。在讲“九·一八”事变时,可充分利用革命歌曲《松花江上》。在讲“淝水之战”时,先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何历史老师上起了语文课?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兴趣就有如一种激素,它不断地输送给学生,使其形成获取知识的动力,满足初中生喜新好奇、情绪易变、趣味多样的性格需要。这就解决了学生“想学”的问题。
学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对象,是主体。因此,历史教师光打教材的主意还不够,毕竟隐趣点有限,还要打学生的主意,应面向学生全体,要善于捕捉他们的兴奋点。学生的兴奋点并非时时都有,需要历史教师在授课中不断点击。例如在讲国外的地名、人名或重大事件的名称时,可巧用英语词汇。在讲授新航路开辟一课时,可引入词汇“Indian”(印第安人)、“Americus”(亚美利哥)、“West Indies”(西印度群岛)、“Strait of Magellan”(麦哲伦海峡)。在授课中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小组抢答进行打分(a—3 分、b—2 分、c—l 分、d—1 分),待本课教学任务完成后,评选出本课最优组(掌声鼓励),此殊荣与期末成绩挂钩。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人物言行,用与本课密切相关的生动故事导课,用挂图式小结(如战国七雄就可以“七马赛跑图”进行比喻总结)等方式,以激起学生的兴奋点。
学生的兴奋点往拄转瞬即逝。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使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分析戊戌变法内容和失败的原因时,可做如下处理。在具体讲解前,先提出四个假设:第一组同学扮演顽固派、旧官僚;第二组同学扮演八旗兵;第三组同学扮演资产阶级维新派、实业家;第四组同学扮演准备科考的读书人。然后引导他们讨论,针对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措施,从你的立场上看,你满意不满意?对变法的哪点内容不满意或满意?“顽固派和旧官僚”说:“我反对变法,变法要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那我们岂不是要下岗了?”“八旗兵”说:“我反对变法,变法要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那我们还能干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实业家”说:“我赞同变法,变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这样我们就可以向皇帝献计献策啦。”“准备科考的读书人”说:“我反对变法,变法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那我十年寒窗岂不是白搭了?”
这样,将学生置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思考和行动,课堂瞬间沸腾了。通过不同角色激烈的争论,学生得出这场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打击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 ,是一场“现代化”运动。由此进入更深层次的分析:一方面变法阻力太大,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变法失败的结局埋下伏笔;另一方面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所以《定国是诏》中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等君主立宪制主张。通过四个角色的扮演,学生在提问分析中穿插进变法失败的原因。这样待总结提问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学生很轻松地就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历史课堂就有了生命力,让逝去的历史鲜活起来,使枯燥的历史趣味化。这样,学生就由“想学”走向了“会学”。
任何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历史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期盼被教师欣赏、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乃至课后,教师如能适时、恰如其分地进行表扬,其所带来的教育效果将会十分显著。
有一次上课,笔者发现一个学生始终没听课,而他的笔却在动个不停。于是走到他的身边,发现他画画画得好。下课后笔者亲切地问:“我看你画得很好,你愿意帮老师一个忙吗?我想请你课余帮我画一幅李世民的画像。”第二节课上唐朝,他带来了画得挺好的李世民画像,并附有文字介绍。笔者当即表扬了他,并且把画像当作本课的教学挂图用。此后,笔者发现这位同学上课格外认真,而且制作的挂图也越来越好。据他的班主任反映,他其他各科的成绩均突飞猛进。此例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历史教师除了课上欣赏学生外,还可在课余利用批阅作业和试卷的机会,多用“欣赏”的评语:“我很欣赏你这一笔。”“我很欣赏你的诚实。”“有进步,继续努力。”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的自我接纳态度,真正变得“乐学”历史。
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的欲望,当然学生也不例外。学生通过实践真实地体会到学有所用、学有成就感,他们就会不断地巩固或修正自己的兴趣,以获得内心的满足。这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来实现。例如不定期举办历史知识比赛、历史故事演讲赛,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如剪贴有关报纸、收集历史图片、制作历史资料卡片等;组织读书会,选出会长,定出简章,定期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利用多媒体观看文献纪录片《开国大典》《长征纪实》《二战警示录》,历史科教片《中国猿人》《都江堰》《灵渠》,历史故事片《甲午风云》《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历史视频《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秦始皇兵马俑》《淝水之战》等;还可参观历史博物馆、考察古迹、搞简短的话剧表演等。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就能在自己感兴趣的“土壤”中汲取养分,找到知识停靠点,进而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以提高技能、增长才干、陶冶情操。
教育是师生“心心相印”的事业,要做到心心相映,情感是最好的纽带。它是历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桥梁和润滑剂,对教学效果发挥着强化或弱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素养,渊博知识,丰富情感,深入学生的内心和精神世界之中,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在上日本侵华战争时,如何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切实地感受到侵略者的残暴,进而把愤怒的情感转化为强烈的爱国之情,是此课的关键。教师可以创设历史情境,运用多媒体展示日本侵略者残暴奴役中国人民的事实,使学生真切地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侵略者的残暴,进而把这一愤怒的情感升华为爱国热忱。
教师除了重视用言语之外,还应重视运用手势、表情、体态、目光等非言语行为,以“无言之教”促进学生的无意识学习,来弥补有意识学习学不到的东西或难以学到的东西,取得“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功效。例如讲秦始皇,就应用一种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抱负;讲屈原,就油然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讲四大发明,如数家珍;讲南京大屠杀,义愤填膺;讲郑和下西洋,绘声绘色……这样,设身处地拥有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情感,通过情感再现,任何学生都会为之动倩。这样,历史教育就真正达到了“以史育人”目的。
总之,兴趣于学习就如动力于水井,动力越足,从知识这口井中抽出的“水”也就越多。而情感恰是点燃动力的火种,没有火种只能是“死”动力,没有动力只是一口“死”井。情趣教学法即为融火种和动力的良导体,它将历史知识变得鲜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趣弥漫整个教学空间,使历史教师的教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全体学生的学既能“临渊羡鱼”更能“退而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