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会 彭学文 陆 晴 常志兴 董玉武 张尚卿 张小强
(1 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河北 唐山 063001; 2 滦州市农业农村局 河北 滦州 063701;3 唐山市玉田县小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河北 玉田 064100)
冀东冬麦区地处河北东部平原,包括唐山、秦皇岛、廊坊的香河、三河和大厂回族自治县等地。冀东冬麦区主要以优质冬小麦为主,常年播种面积在300万亩以上,约占河北省小麦播种总面积的9%。冀东地区气候条件特殊,冬季寒冷、春季“倒春寒”频繁,春夏季干旱时有发生,缺水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冬小麦生育期较长,易发生冻害、倒伏,导致冀东地区冬小麦的产量、品质等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和收益,制约了当地冬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针对冀东麦区缺水严重的形势和特殊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种植的优质、节水、高产、熟期适中的冬小麦新品种,集成配套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将能更好地指导冀东地区冬小麦生产,有力推动冀东地区冬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1 地块选择。选择土地平整,旱能浇、涝能排的地块种植小麦,前茬可为玉米、花生、大豆等。
1.2 整地施肥。①机械整地。土地深翻,深度30 cm左右,并进行旋耕,保证土壤精细、通透性好、土壤结构合理,播种前适时造墒。②合理施肥。因地制宜施肥,按照“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科学施肥。底肥一般地块可施腐熟有机肥45 000 kg/hm2,增施撒可富(N-P2O5-K2O=18-18-18)900 kg/hm2。
1.3 播前浇地。播种前进行浇地,使土壤含水量达到70%~80%,手捏成团不成块。也可播前不浇水播后进行喷灌,依田块灌溉设施的实际情况而定。
2.1 购种途径。选择正规的冬小麦种子生产或销售企业购种、引种,并索要购种发票,保留好种子包装。
2.2 品种选择。根据冀东地区气候特点及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节水型冬小麦品种,如唐麦8 号、济麦22 号、京花11 号、科伟11 等。
2.3 选择标准。冬小麦优质种子标准:发芽率高、纯度高、净度好、无创伤、大而饱满、整齐一致。
2.4 种子处理。播前晒种2 ~3 d,促进种子后熟;对种子包衣处理,可选用27%酷拉斯FS(22.6%噻虫嗪+2.2%咯菌腈+2.2%苯醚甲环唑)30 ml,兑水250 ml,搅匀成药浆,药浆与种子比为1∶50。
2.5 播种量。播种量要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而定,“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冀东地区冬小麦田适宜的小麦基本苗为22 万株左右,地力、水肥条件好的适当降低播量,反之适当增加。冬小麦适期播量计算公式:播种量(kg/hm2)=基本苗(万/hm2)×千粒重(g)÷100/[发芽率(%)×田间出苗率(%)]。播种时间偏早,播种量适当降低;播种过晚时应随时间的推迟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推迟1 d,每公顷增加7.5 kg 左右的种子。
2.6 适时播种。冀东地区冬小麦适宜播期为9 月30至10 月15 日之间,同时要依据当年小麦播种期间天气情况适当调节播期,冬小麦出苗适温为15 ℃~20 ℃。播种过早,易发生苗期旺长,冬季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晚,麦苗长势弱、分蘖少,不利于增产增收。
2.7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3 ~5 cm 为宜,播种过深,出苗缓慢,分蘖少而小,麦苗黄瘦,出苗率下降;播种过浅,表土层易干,不耐旱,容易遭受冻害和早衰。
2.8 机械化播种。采用机械化条播式播种,畦面宽170 cm,畦梗宽20 ~40 cm,行距15 cm,每畦12行。播种时播种机行驶速度控制在5 km/h 为宜,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漏播。播种机自带镇压器,播后自动镇压。
3.1 科学灌溉。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浇水3 ~5 次,浇水时应根据气温变化、降水情况、土壤墒情以及麦苗长势强弱决定是否浇水,是否早浇或晚浇。
3.1.1 适时浇好封冻水,确保麦苗安全越冬。11 月中下旬至12 月初(小雪节气前后),冀东地区正处于表层土壤昼融夜冻,日平均气温3 ℃~5 ℃,冬小麦刚刚进入休眠期,此时适宜浇封冻水。浇水时,选择晴天上午9:00 以后下午3:00 之前,浇水量不宜过大,浇完后当天能够全部渗下为好,切忌大水漫灌。
3.1.2 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返青水。麦苗长势旺盛或墒情较好的麦田,适当晚浇返青水;植株长势弱或墒情较差的麦田,应及时浇灌返青水,促进早春冬小麦分蘖。返青水浇灌时间一般在2 月下旬至3 月上中旬,日平均温度维持在3 ℃左右为宜,浇灌时适宜浇小水并且所浇水当日能够渗完为宜。
3.1.3 适时浇灌起身拔节水,有效提高成穗率。3 月中下旬,冬小麦进入“起身拔节期”,此时是决定亩穗数的关键时期,对其增产意义重大。墒情较好、麦苗群体较大、长势较好的地块,可于4 月中下旬浇拔节水;而墒情一般,麦苗群体较小、长势一般的地块,建议在4 月初及时浇灌起身拔节水。
3.1.4 浇好灌浆水,奠定高产稳产基础。抽穗灌浆期是冬小麦籽粒形成的关键期,此时冬小麦对水分要求迫切,浇好灌浆水可加快冬小麦灌浆速度,提高千粒重,还可有效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干热风危害。灌浆水浇灌时间一般在冬小麦扬花后10 ~15 d,浇水时要做到无风抢浇、小风快浇、大风停浇、昼夜轮浇,有条件的麦田尽量采用喷灌或滴灌进行灌溉。
3.2 合理追肥。冬小麦追肥时要瞻前顾后、看苗施肥,追肥基本原则为:早施苗肥(分蘖肥);重施拔节肥;巧施孕穗肥;合理叶面追肥。冬小麦三叶期时可追施苗肥,一般追施尿素75 kg/hm2;冬小麦拔节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此时应重施拔节肥,一般追施尿素225~300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钾肥150 kg/hm2;冬小麦孕穗期是其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养分需要量较大,可视苗情追施尿素45 ~75 kg/hm2;在冬小麦孕穗、抽穗和扬花期,视苗情可各喷1 次0.3%的KH2PO4溶液,用量为2.25 ~3.3 kg/hm2。
3.3 冬小麦化控防倒、抗旱、增产技术
3.3.1 防止冬小麦倒伏。可在冬小麦起身期,喷施15%多效唑900 g/hm2兑水450 kg;也可在冬小麦拔节初期,喷施0.15%~0.3%矮壮素溶液900 kg/hm2左右,降低株高,从而提高冬小麦植株抗倒伏能力。
3.3.2 增强抗旱能力。可在冬小麦孕穗期,喷施抗旱剂1 号0.75 kg/hm2,兑水2.5 ~5 kg,充分溶解后进行超低量喷雾,可以降低植株蒸腾强度,增强根系活力,有利于节水和增产增收。
3.3.3 促进冬小麦增产。在冬小麦孕穗、抽穗和扬花期,各喷1 次0.3%的KH2PO4溶液,用量为2.25~3.3kg/hm2,可有效提高冬小麦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也可在冬小麦孕穗至灌浆初期,喷施1%的阿斯匹林溶液900 kg/hm2左右,可加快籽粒的灌浆速度,有效提高冬小麦的千粒重,利于增产;也可在冬小麦拔节至始穗期,喷施植物细胞分裂素0.75 kg/hm2,兑水450 kg,增强光合作用和抗逆能力,利于冬小麦优质高产。
3.4 冬小麦干热风的危害与预防。当冬小麦生长到灌浆期至成熟期时,遭遇2 ~5 d 的气温高于32 ℃,相对湿度小于30%,风速大于2 ~3 m/s 的天气时,植株蒸发量加大,体内水分失衡,籽粒灌浆受抑制或不能灌浆,造成小麦提早成熟,即冬小麦遭受干热风危害。为预防冬小麦干热风的危害,可在小麦灌浆初期(麦收前2 ~3 周)浇足灌浆水,特别是冬小麦生长前期天气干旱少雨时应及早浇灌浆水;在冬小麦孕穗、抽穗和扬花期,各喷1 次0.3%的KH2PO4溶液,用量为2.25 ~3.3 kg/hm2,增强冬小麦抵御干热风的能力;也可在冬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喷施20 mg/Kg 的萘乙酸,增强小麦抗干热风能力。
3.5 适时收获。冀东麦区收获时间一般在6 月中旬前后。冬小麦生长到蜡熟期时产量达到最高,应及时抢收。近年来,由于冀东地区基本实现联合收割机收割全覆盖,而冬小麦生长到完熟期时,茎叶全部变黄、茎秆仍有一定弹性,含水量降至18%以下,此时为联合收割机收割最佳时期。
4.1 冬小麦主要病害种类及其综合防治
4.1.1 冬小麦主要病害。冬小麦病害的发生包括三个关键时期:返青拔节期,主要病害有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等;抽穗扬花期,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灌浆期,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赤霉病以及“干热风”等。
4.1.2 冬小麦主要病害防治。①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倒茬,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小雪节气前后进行土壤深翻;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或过晚播种;积极改进秸秆还田技术,减少地表秸秆病残体残留。②种植抗耐病品种。如济麦22 号、唐麦8 号和京花11 号等。③种子处理。可选用27%酷拉斯FS(22.6%噻虫嗪+2.2%咯菌腈+2.2%苯醚甲环唑)30 ml,兑水250 ml,搅匀成药浆,药浆∶种子=1∶50,可有效预防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病害。④土壤处理。结合土壤旋耕,使用0.1%恶霉灵GR37.5 ~45 kg/hm2进行土壤消毒处理。⑤药剂防治。于返青拔节期喷施杨彩(18.7%丙环·嘧菌酯SC)525 ml/hm2,兑水225 kg,对小麦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等有良好的预防治疗作用;于冬小麦抽穗扬花期及灌浆期分别喷施杨彩(18.7%丙环·嘧菌酯SC)1 050 ml/hm2,兑水450 kg,对小麦叶枯病、锈病、白粉病等有良好的预防治疗作用,并可有效改善冬小麦品质、增加千粒重,对冬小麦产量提高有显著效果。
4.2 冬小麦主要虫害种类及其综合防治
4.2.1 冬小麦主要虫害。冀东地区冬小麦虫害的发生主要包括四个关键时期:播种期,主要害虫有蝼蛄、蟋蟀、蛴螬金针虫、麦蚜、叶蝉等;返青拔节期,主要害虫有越冬的蚜虫和红蜘蛛等;抽穗扬花期,主要害虫有小麦蚜虫、棉铃虫、黏虫、蛴螬、吸浆虫、潜叶蝇等;灌浆期,主要害虫有穗蚜、吸浆虫等害虫。
4.2.2 冬小麦主要虫害防治。①农业防治。小雪节气前后对土壤进行深翻(30 cm 左右),可结合冬灌,消灭越冬害虫。②种子处理。可选用27%酷拉斯FS(22.6%噻虫嗪+2.2%咯菌腈+2.2%苯醚甲环唑)30 ml,兑水250 ml,搅匀成药浆,药浆∶种子=1∶50,进行拌种,防治苗期蚜虫、叶蝉等。③物理防治。悬挂黄板诱杀麦蚜或悬挂银灰色反光条驱避麦蚜;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铃虫、黏虫和蛴螬的成虫,30~50 亩/盏,悬挂高度1.5 m 左右。④生物防治。桶型诱捕器加装棉铃虫,通过诱芯释放性信息素,引诱雄蛾成虫至诱捕器将其捕杀。⑤药剂防治。播种期可撒施90 ~120 kg/hm23%辛硫磷GR 防治地下害虫;于冬小麦返青拔节期喷施选用阿里卡(9.4%高效氯氟氰菊酯+12.6%噻虫嗪ZC)300 ml/hm2,兑水225 kg,对小麦蚜虫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于冬小麦抽穗扬花期及灌浆期分别喷施阿里卡(9.4%高效氯氟氰菊酯+12.6%噻虫嗪ZC)600 ml/hm2,兑水450 kg,对小麦穗蚜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4.3 冬小麦主要草害种类及其化学防治
4.3.1 冬小麦草害发生种类。近年来,由于麦田化学除草连续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化学除草剂、异地调种以及小麦跨区联合收割作业等,导致麦田杂草群落、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不断加大,防治形势严峻,严重影响了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对冬小麦的安全生产威胁日益严重。目前,冀东地区冬小麦生产上发生的主要杂草种类有两类,一是阔叶杂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田旋花、刺儿菜等,二是禾本科杂草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等。
4.3.2 冬小麦草害防治最佳时期。冬小麦草害冬前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为冬小麦三叶期至五叶期,杂草二叶期至四叶期,11 月上、中旬,施药时应选择在晴天、无风的上午10:00 后,下午4:00 前,白天气温最好在10 ℃以上为宜,当气温低于5 ℃时就不要用药了。冬小麦草害春季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一般在小麦拔节前及早进行,2 月底至3 月中旬前后,施药前注意查看天气预报,施药时避开倒春寒天气,喷药后3 d 内日平均气温应在6 ℃以上,最低气温不能低于0 ℃,施药时白天气温最好要高于10 ℃,这样才能既保证除草效果,又不会出现药害。
4.3.3 合理选择草害防治药剂。以阔叶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50 g/L 双氟磺草胺SC 225 ml/hm2+10%苯磺隆WP 225 g/hm2+65%2 甲4 氯二甲胺盐AS 375 g/hm2,兑水225 kg/hm2进行喷雾防治;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6.9%精噁唑禾草灵EW900 ml/ hm2、3.6%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WG375 g/ hm2或30 g/L 甲基二磺隆OD375 ml/hm2分别兑水225 kg/hm2进行均匀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