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丽,郑欢莉
(1.澄江市土肥站,云南澄江 652500;2.澄江市畜禽改良站,云南澄江 652500)
为保护抚仙湖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对抚仙湖影响,有效保护抚仙湖Ⅰ类水质,澄江县从2018年开始,在农业生产上积极开展休耕轮作,实施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关停搬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紧紧围绕烤烟、蓝莓、香根草、景观苗木、经济果林等优势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将农业面源污染对抚仙湖的影响控制到最小,保证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澄江县境内的高原明珠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抚仙湖水质为Ⅰ类,是国家一类饮用水源地,也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但多年以来,在抚仙湖径流区内,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突出,土地复种指数高,施肥量大,病虫害防治频繁。与此同时,畜禽、水产等养殖业数量逐年增加,有部分畜禽粪尿、水产污染水体通过沟渠、河道直接排入抚仙湖,严重威胁着抚仙湖生态环境。
从2018年起,澄江县对抚仙湖径流区常年种植蔬菜的5733.33 hm2坝区耕地实施轮作休耕,取缔高耗肥耗药蔬菜种植,发展以烤烟、优质水稻、荷藕、蓝莓、香根草、景观苗木等节肥节药型作物,选择具有湿地净化功能和观赏价值的水生作物发展绿色农业。
大力推广“水稻/烤烟+大豆/油菜”“观赏藕+旅游”生态种植模式,建成绿色水稻种植基地380 hm2,水旱轮作示范区1333.33 hm2,荷藕基地233.33 hm2和葵花大豆种植基地200 hm2。并发展其他“观赏+旅游”模式形成高效观光农业,建成香根草种植基地266.67 hm2,蓝莓种植基地533.33 hm2,现代农业产业园106.67 hm2和绿化苗木基地1000 hm2。
1.开展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推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2018-2019年,澄江县打造了水稻示范样板73.33 hm2,建成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5464.67 hm2,减少化肥使用量达82.3 t。澄江县2019年销售化肥8517.4 t,与2018年17 359.47 t相比减少14 202.07 t,减少50.93%;与2017年25 208 t相比减少16 690.6 t,减少66.21%;与2016年26 323 t相比减少17 805.6 t,减少67.64%;与2015年27 564 t相比减少1946.6 t,减少69.09%。数据显示,全县化肥使用量逐年大幅减少。
2.加强化肥市场综合管控。全县化肥农资经营店严格执行台账登记制度,实行化肥可追溯管控制度体系。对化肥市场进行质量监管,及时发布肥料质量预警。
1.加强监测预警。建立了6个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点,并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
2.督查农药销售。严格督促流域内农药经营户建立健全农药销售电子台账,统一纳入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管理,适时掌握农药销售情况。
3.推进绿色防控。重点推行灯光和色板诱杀,安装太阳能除虫灯、免费发放黄粘板和蓝粘板,年实施绿色防控7453.33 hm2,创建80 hm2水稻绿色防控示范样板。建立核心示范区6个,核心示范面积2713.33 hm2。
4.科学用药。推广使用高效节药植保器械,提升农作物精准用药技术水平,减少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2019年农药使用量143 t,与2018年的157.73 t相比减少14.73 t,与2017的195 t相比减少82 t。
1. 2018年,澄江县共划定畜禽禁止养殖区1个,禁养面积674.69 km2。抚仙湖流域内禁止畜禽规模养殖,并依法对畜禽养殖场关停搬迁,流域内累计退出畜禽养殖场1090户,退出畜禽138.88万头(只),减少110万t畜禽粪尿直接向抚仙湖排放。
2.根据《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澄江县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期间,全面开展流域内现有水产养殖退出工作。全县共关闭退出水库、坝塘、池塘154(户)座,水域面积84.97 hm2,减少100万m³水产养殖水体直接向抚仙湖排放。
鼓励农民捡拾回收地膜,探索地膜回收利用补偿机制。加大地膜销售市场的监管和查处力度,推动将非标地膜列入农资打假清单。2019年地膜覆盖面积为8320 hm2,使用量259.2 t,回收量408 t,回收率达82%。
1.加强管理。各镇(街道)高度重视夏收秸秆焚烧污染防控工作,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强化主体责任,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加强重点时段和地域的巡查、监控。
2.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推进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大力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成功消纳2066.67 hm2油菜秸秆。
由于农村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难监测、难量化等特征,同时又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对农村面源污染认识不足,特别是农业生产者没有防治意识。养殖和农田废水直接排放,农业废弃物回收不及时等情况时常发生,致使面源污染不能彻底根治。
澄江县已关停搬迁规模畜禽养殖,但散养、放养畜禽的现象时有发生,需制定相关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散养、放养畜禽养殖户的监管力度。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技术研发、技术推广、种植户(企业)三方大力合作。目前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种植户科技意识低,对配方肥认识不到位,对农业新技术认知不足,接受能力较差。二是配方肥需现配现用,保质期短,单次配肥量达1 t以上,农户单次需求量少,影响其大面积推广施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整体推进。三是为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率和配方肥的施用效率,需要建设配肥站,但建立配肥站需占用部分基本农田,审批手续复杂。
随着抚仙湖径流区休耕轮作项目的推进,开展农用地膜利用研究与示范,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势在必行,但尚无经费来源,工作机制无法建立。没有专业的企业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从而造成二次污染。
按照《澄江县深入推进抚仙湖径流区土地休耕轮作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扶持政策要求,加快休耕轮作进度,严格规范产业准入,强化种植、养殖管理。加快养殖业全部退出进程,全面消除抚仙湖污染隐患。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大实施“肥药双控”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提高配方施肥技术和绿色防控的覆盖率和到位率,提倡和推广绿色无公害、有机等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以奖代补,建立健全增施有机肥使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补助机制。制定并落实蓝莓、荷藕、烤烟、水稻、葵花、蚕豆、绿化景观苗木等节水节肥型作物种植补助政策,提高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种植积极性。
努力整合教育、农业、林业、党校、双创中心、基层党校、双创学校等平台资源,结合澄江县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需求,在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相关村委会的支持下,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和就业技能。注重学用结合,采取入户回访、电话询问、班级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及时答疑,到田间地头现场查看并进行跟踪调查服务,巩固培训成果,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社会影响力。
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后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等问题,按照《澄江县深入推进抚仙湖径流区土地休耕轮作及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从鼓励外出流转耕地承包经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组建各种类型合作社、引入来料加工企业、扶持自主创业、拓宽群众外出务工渠道、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措施等7个方面,全力解决抚仙湖径流区土地流转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拓宽土地流转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