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海
(景东县农业试验站,云南景东 676200)
2016年以来,景东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涉及13个乡(镇)166村1185个小组,覆盖人数15.55万人,其中贫困村3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739户,建档立卡户参与人口10 046人。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年增加纯收益4913.8万元,人均增加纯收益316元,带动一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和农业农村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农发〔2016〕3号)精神, 充分认识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油糖菜是关系民生的重要产品。景东县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景东县是普洱市的粮食主产区,“十三五”以来,全县粮食连年增产,实现区域自给,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玉米受东北(吉林省)国家粮库玉米换仓调入的冲击,外粮入市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玉米收储制度实行市场化改革,价补分离,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支出持续高位运行。如何调整种植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解决贫困农户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已迫在眉睫。从景东县实际出发,结合脱贫攻坚和市场需求,发挥本地气候、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开展冬季农业开发、退耕还草、粮改饲、青贮玉米养畜、稻田综合利用养殖模式,适时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的增收渠道,重点围绕解决贫困农户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为目标。
稻谷2015年面积11 480 hm2,2016年面积9667 hm2,2017年面积 10 860 hm2,2018年面积6660 hm2,2019年面积6633 hm2,与2015年相比,累计调减面积12 100 hm2。
1.大春玉米。2015年面积16 593 hm2,2016年面积13 633 hm2,2017年面积13 513 hm2,2018年面积14 187 hm2,2019年面积146 00 hm2,与2015年相比,累计调减面积10 413 hm2。
2.烟后玉米。2015年面积4000 hm2,2016年面积2667 hm2,2017年面积2000 hm2,2018年面积2467 hm2,2019年面积3040 hm2,与2015年相比,累计调减面积5826 hm2。
3.冬玉米(鲜食)。2015年面积 167 hm2,2016年面积 340 hm2,2017年面积 400 hm2,2018年面积473 hm2,2019年面积811 hm2,与2015年相比,累计调增面积1356 hm2。
4.青贮玉米。2017年面积113 hm2,2018年面积533 hm2,2019年面积600 hm2,与2015年相比,累计调增面积1246 hm2。
冬小麦2015年面积8043 hm2,2016年面积7789 hm2,2017年 面 积 7875 hm2,2018年 面 积7690 hm2,2019年面积7482 hm2,与2015年相比,累计调减面积1336 hm2。
大豆2015年面积3116 hm2,2016年面积3322 hm2;2017年 面 积 3321 hm2,2018年 面 积 3072 hm2,2019年面积3122 hm2,与2015年相比,累计调增面积373 hm2。
高粱面积2016年相比2015年,累计调增面积855 hm2。
2016-2018年在坡度25°以上的耕地实施退耕还草项目,调减玉米面积4533 hm2,改种优质饲草面积3333 hm2,粮改饲面积1200 hm2,发展草食畜牧业。
2015年面积 14 507 hm2,产值49 119万元,订单面积7433 hm2,产值36 624万元;2016年面积14 667 hm2,产值75 437万元,订单面积7440 hm2,产值51 928万元;2017年面积15 333 hm2,产值76 625万元,订单面积8253 hm2,产值45 964万元;2018年面积15 987 hm2,产值81 622万元,订单面积7807 hm2,产值48 931万元;2019年面积16 953 hm2,产值83 893万元,订单面积8707 hm2,产值48 343万元。与2015年比累计调增面积4912 hm2,增加产值121 101万元,累计调增订单面积2475 hm2,增加产值48 670万元。
景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种植业结构调整,统一思想认识,成立了种植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组织保障,列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工作;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精准脱贫的收入支撑产业,合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制定《景东彝族自治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高标准农田。
制定《景东彝族自治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景东彝族自治县化肥负增长行动方案》《景东彝族自治县农药负增长行动方案》,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有序展开耕地质量调查取样、等级质量野外调查、主要粮食作物监测点试验、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广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持养分平衡,防止耕地退化,提高地力水平,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实现农业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景东县属亚热带风型气候,境内最高海拔(猫头山)3371 m,最低海拔(文笑河口)795 m;因海拔高差悬殊,具有垂直变化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干凉同步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均降雨量1086.7 mm,年均日照2131.6 h,无霜期355 d。根据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结合《景东彝族自治县“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景东彝族自治县2018-2019年产业扶贫规划》《景东彝族自治县澜沧江流域绿色发展规划》,谋划布局种植业结构调整。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在澜沧江、川河、者干河低热河谷地区,主要调整种植冬马铃薯、冬辣椒、冬玉米、冬大豆、大阪青早蚕豆,实施退耕还草项目、粮改饲、玉米青贮;在海拔1400 m以上地区,主要调整种植鲜食荷兰荚豆、甜脆豌豆、中药材。
坚持政策、责任、任务3落实,每村选派1名产业指导员,配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员和挂包帮责任人,开展技术服务,谋划和指导种植业结构调整;并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业绩作为当年考核评优和绩效考评的依据,有力地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
实施水稻、玉米、冬马铃薯、甜脆豌豆万亩绿色高产创建,水稻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和绿色防控建设,办示范样板,引领带动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
种植业结构调整涉及13个乡(镇)166村1185个小组,覆盖人数15.55万人。其中贫困村3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739户,建档立卡户参与人口10 046人。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年增加纯收益4913.8万元,人均增加纯收益316元;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一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有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协会、2个公司参与种植业结构调整。通过土地流转,统一服务(种子供应、病虫害防治、产品销售)的方式,推进结构调整。二是开发订单,调整种植业结构,帮助经营主体拓展市场。采取先签订单后生产的方式,引导各种植合作社和企业,与贵州茅台酒厂签订高粱订单;与杭州签订青早蚕豆订单;与武汉签订荷兰荚豆和甜脆豌豆订单;与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签订马铃薯订单。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按“三品一标”的要求,引导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用新的经营理念经营农产品,申请注册 “荣清牌”甜脆豌豆商标;统一冬马铃薯“江源”牌包装和二维码识别,提高县域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进入大中城市的超市,解决季节性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加之农业农村部门主动作为,以种植业调整为基准,积极推进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久久为功,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实现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