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儿童,追寻语文课堂的真学习
——以统编语文教材六上《好的故事》的教学为例

2020-12-19 00:44张良花
江苏教育 2020年73期
关键词:乌桕梦境鲁迅

张良花

《好的故事》是统编语文教材六上第八单元的第二篇文章,由鲁迅先生写于1925 年。当时的中国在北洋军阀黑暗的统治下,社会动荡,经济衰败,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鲁迅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学生而言,文章的时代背景是遥远的,全文运用象征手法描绘文学意象是难理解的,作者所寄托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陌生的。如何让儿童与鲁迅对话,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召唤结构”呢?在教学设计中,笔者贴近儿童的学习历程,以“触摸”为引,逐渐打开文本,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读懂《好的故事》。

一、唤醒旧知,触摸鲁迅

六年级学生对于鲁迅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学习过的一篇文章《早》和他的一句名言“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上,知道鲁迅是一个“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的人。因此,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谈谈对鲁迅的了解,以旧知唤起学习的热情,消除隔阂,让鲁迅变得亲切起来。

接着,教师出示第八单元导读中对鲁迅的一段介绍。请学生读一读,说说通过这段文字对鲁迅又有哪些新的了解。学生立刻对“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的“革命家”产生疑问:“为什么称他为革命家?用什么革命?同谁革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迅速走近了鲁迅,并带着好奇心走进文本。

二、走进文本,触摸文字

《好的故事》中的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但由于文章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始时期,语言表达和现在有很多不同,对于学生而言,阅读起来晦涩难懂。教学中,用心、用情、用力地朗读必不可少。

1.连跳带猜读,找感觉。

本文课后第一题,就告诉了学生“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可见,连跳带猜读,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

当学生读到“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会感觉语句不通。当读到“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会觉得读不懂。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读不通没关系,跳过去,有点感觉就行。当学生读到“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时,让学生猜一猜“乌桕”是什么意思。根据词串罗列的原则,学生依据“新禾,野花”,猜测出乌桕是一种植物,教师适时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乌桕是南方常见的落叶乔木。当读到“茅屋,塔,伽蓝”时,再让学生猜一猜“伽蓝”是什么意思。果然,学生举一反三,知道了伽蓝是一种建筑,老师再补充,伽蓝是佛家用语,是寺庙的意思。

在这样的连跳带猜阅读中,教师帮学生克服了畏难情绪,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浓,由最初的读不懂,慢慢找到了感觉,品到了鲁迅文章的滋味。

2.词句细细读,寻真情。

《好的故事》一文中有很多词语生涩、拗口,很多语段白话中夹杂着文言、方言,给学生造成阅读障碍。因此,在连跳带猜初读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了一组加拼音的词语:膝髁、参差、泼剌、奔迸、皱蹙、投掷、坠地、虹霓色,通过指名读、齐读等多种阅读方法攻破词语难关。接下来,又出示了两个难懂的长句子:(1)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2)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教师带着学生反复细品这些句子,鲁迅笔下那“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便一一呈现出来。原来“好的故事”不是故事,而是家乡的景色。那“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的真情,学生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真切地感受到了。

3.图文结合读,悟意象。

《好的故事》是散文诗,语言隽永,意境唯美。故事开始就奠定了明快的感情基调,“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书上的长幅插图,前半幅用幽暗的笔触勾勒出朦胧的水中倒影,有树,有山,有塔,恰如其分地带读者进入了“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的意境。后半幅插图,颜色明快起来:荡漾的水面下,是龟裂的河床,摇荡的小船,小船的四周还有禾苗、鸡、妇女。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再来读一读“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其中的意象逐渐由朦胧走向生动,由陌生走向熟悉。

4.对比补充读,探风格。

《好的故事》以梦的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超现实的想象,在学生触摸了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之后,我还带着学生继续寻访梦境,探寻鲁迅的语言风格。

片段一:对比读

师:鲁迅描写景物和我们平常描写景物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出示改动后的文字):两岸边的花黄色的乌桕,郁郁葱葱的新禾,随风摇曳的野花,四处闲晃的鸡,吠叫个不停的狗,日光下的丛树和枯树,远处的茅屋,尖尖的塔,静谧的伽蓝,身边的农夫和村妇,美丽的村女,日光下晒着的衣裳,行走着的和尚,挂着的蓑笠,晴朗的天,悠悠的云,挺拔的竹……

生1:鲁迅先生是直接把一连串的景物罗列出来了。

生2:鲁迅先生笔下的景物是跳跃的。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再读,讨论交流。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这一段景物描写非常富有画面感,符合梦境的缥缈、虚幻的特点,也初步了解到了鲁迅先生语言风格的简洁、犀利。

片段二:补充读

师(出示):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说说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上一句的末尾与下一句的开头,采用了相同的字词。

师(出示):村女织入(),()织入()……

师:根据课文内容能试着填出来吗?

生1:村女织入新禾中。

生2:新禾织入野花中。

生3:野花织入伽蓝中。

生4:伽蓝织入茅屋中。

…………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品析到了美丽、幽雅的梦境,顶真手法的有趣,鲁迅特有的语言风格。学生学习鲁迅文章的热情自然就被激发出来了。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得“言”得“意”得“法”。

三、阅读链接,触摸意蕴

同学们,鲁迅仅仅是在追回“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吗?他还在追什么?通过追问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主旨。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单凭一篇文章,不可能完全了解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还要借助鲁迅的其他作品,或他人的评论去理解。本课后面链接了冯雪峰的《论〈野草〉》和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这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中结合“阅读链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开头和结尾出现的“昏沉的夜”是指当时黑暗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渴望光明、美好的生活。鲁迅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家乡的美景和记忆,更是美好的事物以及美好的未来。

课文学到这里,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现实社会的残酷,无法言说的痛苦,作者正是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梦境来诠释的。虽然美好的梦境会被冷酷的现实撕得粉碎,但鲁迅仍在执着追求。“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有限的语言背后是无限的深层意蕴,鲁迅虽失望但不绝望,他积极进取,用文字做斗争,他是一名真正的勇士。这种感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认识鲁迅、欣赏鲁迅的一种升华。

四、课堂让位,触摸儿童

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理论主张教育应依据儿童的本能,以儿童为中心来展开。这就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儿童,教师应做到眼中有儿童,心中有儿童,课上有儿童。课堂上,教师应学会引导和让位,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研究者。正如这一节课,教师没有过多的分析文中某个词的作用以及文章的写作特色,而是带着学生在鲁迅的文字里来回穿梭。这样的课堂,学生一定期待再次读到“鲁迅”。

孔子有言“君子不器”。作为教师,要贴近儿童的需要去设计教学,与儿童一起徜徉在语文的诗意天地中,去追寻语文课堂的真学习。

猜你喜欢
乌桕梦境鲁迅
雷中心
乌桕果
山乌桕苗木培育技术
“南国红叶”山乌桕
神奇的梦境
奇妙的梦境
鲁迅,好可爱一爹
梦境
阿迅一族
那个香草美人的斑驳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