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小琴
当下,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的运动量越来越少,学校中“久坐族”的群体越来越大,且即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被锻炼”现象也比较普遍,这一现象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体质堪忧。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体育教师的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我锻炼”的体育教学主张。
“我锻炼”与“他锻炼”“被锻炼”相对,表现为学生在教师或同伴的影响下,主动、积极地投入体育生活中,变要我锻炼为我要锻炼、我能锻炼、我会锻炼。
“我锻炼”,倡导“本我”运动,旨在实现儿童全员主动参与运动,主张充分调动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强健身体,培养机警、勇敢、维护集体利益等良好品质。
“我锻炼”,以改善儿童体质状况为追求,强调培养学生长线锻炼的意识,乐于锻炼的习惯,善于锻炼的技能以及讲究适我、适时、适度的锻炼方式。
“我锻炼”,体现的是儿童在全方位的体育锻炼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能动性以及自由度、稳定度、嬉乐度。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全力培养儿童自主、自觉、自发的主体力量,不断增进其体育锻炼的内驱力。
“我锻炼”,追求儿童的终身幸福和当下愉悦。教师遵循儿童个体的发展节律,顺应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给予匹配式的关照与爱护,使其在自由、自然的状态下得到身心的舒展与健康,同时充分享受发展的快乐,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第一,培养长线锻炼的好习惯,发展终身幸福感。在当下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短视的现象——不关注学生离开校园之后是否锻炼;还存在着孤立的倾向——只关心校内与课内,不太重视校外与课外。“我锻炼”体育教学主张有助于扭转当下体育教学中的短视和孤立倾向。
第二,丰富学生体育锻炼项目,增强课程的适切性。目前的体育课程往往过多地考虑普适性,地域性、校本化指数较低。“我锻炼”体育教学主张有助于实现体育课程的校本化。
第三,建构绿色体育理念,树立健康生活观。体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我锻炼”体育教学主张有助于师生转变观念,将单纯的体育课程拓展为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体育生活。
开发“我锻炼”体育微课程,就是要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开发、利用。
1.精心挑选体育素材,提升教学的游戏性。
课标没有提供现成的教学内容,教参也不适合全盘照搬,因此,基于传统教学内容生成“我锻炼”体育微课程是一项有价值的工作。原生态的运动项目和各种游戏在没有经过课程化改造之前,均是素材,生活中的运动素材涵盖一切身体活动。在水平一阶段,为学生将体育锻炼纳入生活实践、成为生活方式提供基本的技能支撑是我们选择并加工素材的根本目的。例如:我们复原南通的传统嬉游活动,在低年级开展“野外嬉乐活动节”。师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顺应自然的序列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开展“水趣”“捕趣”“树趣”“采趣”“苇趣”“筝趣”“农趣”“割趣”等八个系列的嬉乐活动,这大大提升了“我锻炼”的地域指数和童化指数。
2.动态生成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童化指数。
整合创编“我锻炼”体育微课程的出发点是顺乎童心,实现“我锻炼”。“我锻炼”体育微课程的设计一般从明晰目的性(健康的、有运动价值的、为“我锻炼”服务)、盘点趣味性(顺乎童心、能够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预测可行性(安全、方便实施)等方面着手进行。例如:对于水平一内容“完成多种灵敏性练习”,《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列举了“完成8字跑、绕杆跑”两种练习,很显然这满足不了学生两年的体育学习需求。鉴于此,针对灵敏性较弱的学生,我们创编运动处方型微课程“有趣的踩线跳”,分别设计单脚踩线跳、双脚交换踩线跳、各种形式的踩线跳等内容。通过各种有趣的“踩线跳”运动,可有效达成发展学生身体灵敏性、培养运动兴趣的目的。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生成一些类似的练习,如“合作绕线跑”等,充实这一跳跃单元的微课程。
二次备课是落实“我锻炼”体育教学主张的基础性工作。下文,笔者以二下“跳跃与游戏”的单元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二次备课,落实“我锻炼”体育教学主张。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参考书中的批注与思考(括号中的内容是笔者的批注):
(1)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选择一些与舞蹈相关的准备活动,不断改变游戏玩法,创新内容,教学中务必环环相扣(链式教学设计,引导儿童渐入佳境),循序渐进,这有利于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2)在处理单跳双落内容时,应通过各种辅助练习,使学生两腿都得到锻炼(关注“弱脚”,类似于弱手强弓),但也应该逐渐引导学生选择有力腿起跳,为后续学习蹲踞式跳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要求不宜太高,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方法或规定任务的方法(不可忽略竞争活动),鼓励学生尽量跳得高、跳得远(此处可设计分层教学)。
(4)在一年级跳跃学习的基础上,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如何正确用力方面,在如何跳得更高更远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即练习的密度要适当大些,强度也要适当调控)。
(5)关注课堂的德育渗透,在小组合作练习、游戏练习、对抗比赛过程中体现接纳、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对学生出现的不良课堂行为要及时进行有效引导(也要同时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这个要求很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达到健康体魄、完善人格的目的。
(6)在本单元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论是单人练习还是小组合作,无论是集体展示还是小组对抗,对练习的次数、时间和动作要求要明确,让学生的筋骨得到锻炼,让每个学生练有目标,学有进步(此要求很有必要,田径类项目教学中的“挑战自己纪录”的策略,能激发学生自觉追求进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
上面的这些批注是笔者二次备课时对教参中“教学要求”部分进行的个性化解读,“链式设计”“弱手强弓”“竞争与破纪录”“规则意识”“评价意识”等都是落实“我锻炼”体育教学主张的策略。
以下是该单元二次备课的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主张:“我锻炼”(通过“链式活动”“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等策略,激活儿童自觉、自发、自主的体育学习内驱力)。
教学思考:认真研究教参,把本单元学习目标、内容放在小学阶段田径项目的大框架中,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依据学情准确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避免“蜻蜓点水”“简单重复”与“捞深挖浅”;凸显“我锻炼”引导,注重兴趣激发、意志锤炼,注重在学习技能、发展体能的同时充分挖掘体育课程资源的人文意蕴;结合第7课时“综合实践活动”凸显单元的整体性,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习惯。精心设计的全课时体育家庭作业,能实现课堂内外的链接,能潜移默化地变课堂体育为生活体育;表格式备课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意图”的插入明晰了针对班级学情的“我锻炼”策略引导。
这个说明是单元教学二次备课的纲要,融合了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创新。体育教师执教的同轨班级多,同课异构是经常的事情。有的课其实已经是“N 次备课”,但又是某种意义上的二次备课。学校里没有一模一样的班级,因此,每一次的备课都是在之前教学实践基础上“复盘”后的二次备课。有了这样的备课方式,课堂教学一定会生发出“我锻炼”的积极氛围。
“我锻炼”体育教学主张在课时计划中的落地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
1.教什么就赛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指出:要让学生快乐运动,就一定要把竞争、挑战这样的东西融入我们的教学中。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王宗平教授也主张营造“脸红、流汗、心跳加速”的课堂氛围,他认为这种状态最容易提高运动指数。为此,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和竞赛结合在一起,久而久之,当学生熟知了教师这一“教什么就赛什么”的“伎俩”后,对学习自然就会更加投入、更加主动,因为不甘落后是儿童的天性。有比赛就有“纪录”,立定跳远、跳绳、投篮等等,凡是可以记录最好成绩的项目,都应该鼓励学生记住自己的“纪录”,同时选定一两个竞争对手,并记住对方的“纪录”,然后展开竞赛。运动项目很多,在同一个班级里,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对手,“破纪录”始终是值得期待的事情,如此便能激发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进行“我锻炼”。
2.教学环节“生本化”。
“我锻炼”体育教学的备课实践注重儿童化、多样化、情境化,追求以学生为主体。以下是一节课“放松环节”的设计意图:
本课的放松环节以徒手操与所学舞蹈手部动作相关联的动作为主要内容,由学生代表带领大家完成放松练习(所教班级中均有不少学生对瑜伽式放松、创编徒手操感兴趣、有特长,可以结合课堂表现随机指定某个学生为代表,也可以提前安排某个学生做好准备),音乐也由学生自选。实践证明,不定期地采用这种方法效果很好,所有学生都能在音乐中享受放松身心的快乐。
这样的放松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酝酿出一种“我锻炼”体育课堂的美感,学生觉得课堂是“我”的、是“美”的,会在恋恋不舍中期待再上这样的体育课。
创设情境是生本化备课的策略之一。儿童乐于在情境中扮演“好胜者”的角色,创设适合的情境是激发“我锻炼”屡试不爽的方式。例如:在教学水平一“投掷轻物”时,笔者创设“快乐城堡”的情境,让学生在“城堡”里根据各自的基础水平找准目标,练习投掷,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效果也很好。
3.启动“观众效应”。
“我锻炼”需要欣赏和认可,在全班或小组面前进行展示可以有效提升展示者的信心、成就感、获得感等,从而让其发挥更高的水平,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观众效应”。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观众效应”,比如教学“足球绕杆跑”时,校足球队队员及有基础技能的学生个别展示、集体展示,能够把动作效果发挥到最佳水平,甚至超常发挥;小组面对面展示则可以相互促进,提高练习质量。“我锻炼”的状态出来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能得到提高。
4.善用“小玩意儿”。
呼啦圈改制成可以拆分的小圈、自制头饰、改用废旧纸箱、折叠可投掷的图片、沙包柔力球(类似网球)、特色橄榄球(由半个篮球缝制成)等,这些“体育器材”虽然小,但很有个性,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新开发这样的“小玩意儿”,用在不可替代之处,可以增强体育课堂的童化色彩,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水平二“前滚翻”时,为了告知学生“团身紧”的必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抛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物体和方形物体,然后观察两种物体滚动的状态,学生发现圆形物体明显滚得远。圆形物体和方形物体形象地代表了不同的身体姿态,学生看了它们的滚动状态就知道“团身紧”的必要性,进而引发自己试一试的兴趣。
以上是笔者对“我锻炼”体育教学主张的思考和实践,笔者提出“我锻炼”主张的初衷是让学生主动运动、爱上体育,从而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当然,笔者深知这一主张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有结构性、系统性、操作性的体系。地平线在远方,为了实现学生的“我锻炼”,笔者且行且思、且思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