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庆丽
所谓任务型导学案是教师将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掌握的方法,以任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一个课时学习流程。任务型导学案将学习的内容分解成一个又一个阶梯式的小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习惯,逐步增强学习信心、发展高级思维品质。
一、导学性原则,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导学案中的任务设计应该是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教师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不但要学会,更要会学。
语言能力是确保英语课程学习效果的前提与基础。基于核心素养指引下,高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首先需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规范的英语表达形式,包括词汇,短语,句型等基础性语言知识。因此,在导学案设计中,任务一是先把握文章结构,然后在任务二,三中引导学生掌握常用词汇,短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输入。
对英语写作而言,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语感可以更好的进行书面表达,与熟悉时态,语法相比更加重要,使其在作文创作中得心应手的构思句子。对此在接下来的任务四中设计了范文赏析,指引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及好词好句并要求学生课下朗读和背诵,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的语言输出做铺垫。
二、探究性原则,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导学案的设计应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而不应该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教师应该精心构思创设问题化的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把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变成主动建构、主动探究的过程。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打牢了基础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例如:在导学案中,“语言不通,生活不适应”,学生给的建议是“你可以多学习汉语”,教师可引导学生可以用上面学到的句型来丰富这句话变为“如果你能学好汉语就再好不过了,因为它能帮你更快的适应北京的生活。”给出例子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接下来的两条建议。
三、差异性原则,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导学案的编写要在掌握整体知识目标的基础上体现出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面对全体学生,引领每一个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照顾到个体在知识掌握上的异同。在编写导学案时教师要认真钻研,吃透教材和教参,利用知识间横向和纵向联系,将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增強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学习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教师常用的写作评价模式为:教师找问题―打分―讲评―展示范例;该评价模式效率较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引入多元评价手段,包括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等。自我评价激活学生的写作动机,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同伴互评是合作学习与交流的过程,在评判其他同学文章的同时,反思并调控自己的写作,取长补短,从而促进自己写作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导学案设计时加入同伴互评环节
四、情境性原则,塑造学生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的培养作为当代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优秀的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不能只按照教材要求的文章主题来进行,老师要跳出教材的限制,让学生多练习中外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需利用核心素养指引学生了解英语背景文化,让他们在英语写作中突出文化底蕴,审美情趣与人文情怀,使其写出原汁原味的英语作文,促进文化品格的塑造。
例如第三册第一模块的主题是Europe,教师可结合欧洲较为知名的景点像法国埃菲尔铁塔,伦敦大本钟,我国较知名的旅游景点,北京故宫,紫禁城,天津的天津之眼,天塔等或等以此展开写作教学。本模块我们的设计的写作内容是写一篇邀请信,邀请来天津或北京旅游。通过对中外旅游景点建筑风格的对比分析,学生可以发现彼此间的文化差异,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还可以使其在写作中将英语文化背景融入其中,以此突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写作教学中的指引作用,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提高。
总结:现代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素养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逐渐被取代。任务型导学案模式将素养教学运用在英文写作中,将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不仅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同时也能够通过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学中,英语的写作随之得到了提升。本导学案模式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精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把被动接受学习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