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未雨绸缪

2020-12-18 04:19杜萍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素养教材家长

杜萍

小初衔接教育是人们普遍重视的教育问题,小学和初中在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的不适感,甚至一些在小学比较优秀的学生,升入初中之后,急转直下。

同时,学生处于青春期早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正是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关键期。这些不仅关系学生的学业,也关系着他们成人、成才。所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就成为所有教师、学生、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遗憾的是,现阶段我国的衔接机制比较薄弱,而一些民办机构又夸大了教育缺位,并不同程度的推动“小升初”恐慌情绪,并在教学中存在拔苗助长的问题,这种重智育、轻能力的方式是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

因此,笔者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探索小初有效衔接的方法和策略,经过多年摸索、实践,有了一些思考:

一、小学与初中语文学习的区别

语文学习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始终。从我们会听人讲话,与人交流开始,我们就在学习或运用语文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段的提升,語文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到了初中阶段,语文学习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

(一)核心素养要求的递进

小学语文所讲授的是汉语最基础的知识,是为学生更好学习语文打基础的,教师通过听说读写等手段,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在表达和阅读等言语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形成对客观事物、文学形象和语言的初步认知;在循序渐进的阅读和训练中形成和具备初步审美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和小学相比,初中的核心素养要求更高,对知识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要求更高。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各个时期的作品。除了大量的积累识记以外,更侧重于分析与理解,趋向应用性、审美性,以通过这些方面稳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二)学习模式的转变

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一般由老师引领着学生去学习,无形中学生对老师有一定依赖。另外,在课上老师会反复讲解和练习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更好地学习。然而,小学和初中学习模式完全不同,初中学习模式更倾向于自主学习。原本可能通过短时间就能实现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到了初中之后则要求学生有一个“长安排”的计划才能实现。同时,初中教师讲课速度快,课堂容量大,和以前的小学课堂教学相比差别巨大,所以致使一部分学生一时间无力应对。

二、小初衔接的具体措施

(一)扎实研究教材与课标

教材和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通读全阶段教材,重视对课标的研究和把握,比较其异同,全面了解中小学语文知识体系,找出知识的衔接点。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意图,找到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法,为有效的衔接教学提供依据和准绳。

(二)遵循教育规律地查漏补缺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切实查找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中的“缝隙”,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学生薄弱的语文知识或能力进行补充。补充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专题形式、集中形式,或在日常教学中渗透。

当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避免过度地对孩子的学力、智力进行开发。首先,要认识到个体身心的发展是具有顺序性的。通俗的来说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皮亚杰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不主张教给学生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知识。因此,我们为学生提供略微高出他们现有思维水平的教学,使他们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一个平衡,从而获得知识及技能。

(三)转变认识,授之以渔

一些学生认为学语文只是学言语功能,如标点符号、语法修辞、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等,却忽略了应该吸收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的优秀的文化积淀,以至于在小学阶段学习过于功利,甚至习惯临时抱佛脚。然而靠这样的方式取得的成绩注定是昙花一现。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它需要学生多多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然而积累的过程漫长而艰巨,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所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汉语的工具性,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时刻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同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步骤地向学生传授学好语文的手段。课前,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本单元、本册书的学习目标有哪些,如何做好预习,如何提升听课的实效性;课上,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一篇课文,要掌握课文的哪些内容,如何作笔记等;检测前,可与学生一起回顾、整理、归纳知识要点,列出详细的复习提纲;测验后再共同分析失误原因,总结教训。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从“扶”到“半扶半放”最后过渡到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

总之,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有意识地调整其小学阶段的学习模式,自主、自觉地学习。

(四)家校合力

在小升初这样一个关键的阶段,家长与孩子一样需要做好迎接新一阶段的准备与调整。

教师可以借助家长会、网络平台组织家长进行理论学习,帮助家长充分认识到初中与小学在学习上和时间上的差异,同时让其意识到这些可能会造成孩子学习的不适感。认识初中阶段也是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些方面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业,而且关系到孩子的成人和成才。

其次,要让家长知道现阶段是整个青春期发育的重要阶段,应注重心理沟通,采用适应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六年级的学生正孩子处于身心突变的关键期,更需要加倍的关心、爱护和引导。只有家校合力,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安全顺利渡过青春期初期,这也是学生将来进入初中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综上,语文教师应立足核心素养的要求,扎实研究教材与课标,遵循教育规律,在教学中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补充,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不断地熏陶、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帮、扶、放”,同时让家长成为我们教育的助力。

总之,幼小衔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小学高段语文教师,一定要未雨绸缪,了解变化,掌握规律,耐心帮助孩子做好衔接。

猜你喜欢
素养教材家长
教材精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家长错了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