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与许多艺术有专业舞台不同,蜡花舞一直以自身的本真样式自然存活于民间,没有脱离群众的精神和娱乐需求,也较少人为地“加工改造”,是典型的原生态艺术形式。
甘肃省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是黄土高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农耕村落,低调、朴实。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日子,当炊烟升起时,犬吠、饭香和孩童的嬉戏声组成了最恬静的人间烟火。
1958年,闻名世界的大地湾遗址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被发现。
自1978年开始,随着发掘,大地湾遗址逐渐向世界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这里不仅有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常山下层文化,也有5000年前的“宫殿”、6000年前的彩雕、7000年前的防火理念、8000年前的原始部落和史前人類居住了3000年的大型聚落遗址。
在一个编号为F411的房址的地面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幅黑色颜料绘制的画,长1.2米、宽1.1米,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独立绘画。
画中人物动作相同,疑似是在翩翩起舞。这一发现不仅将中国美术史提前了2000多年,也让秦安的民间艺术找到了根源。
秦安蜡花舞就是其中之一。
千年歌舞声
如果说大地湾遗址让历史界震撼的话,那么秦安的历史更会带给人惊喜。素有“羲里娲乡”之称的秦安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诞生地,是略阳、成纪核心地带。
相传,秦安蜡花舞产生于公元7世纪-13世纪(唐宋时期),起源于唐代的辞赋,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人们在农闲时节,三五成群传唱诗词歌赋,为了充分表达歌词的情感,逐渐由坐着唱演变成配合以动作,渐渐地,由最初的清唱发展到亦歌亦舞,并出现了由少年男子扮演女装的民间舞蹈。
这样的表演形式延续了上千年,形成了秦安独树一帜的舞蹈艺术特色。与许多舞蹈艺术有专业舞台不同,蜡花舞一直以自身的本真样式自然存活于民间,没有脱离群众的精神和娱乐需求,也较少人为地“加工改造”,是典型的原生态艺术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蜡花舞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这种艺术形式得以流传开来,并成立了专业的表演队。同时,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少年男子扮演成女装的舞蹈形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舞蹈队员开始由清一色的年轻女子组成。
20世纪50年代,蜡花舞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度发展流传到5个乡镇240余个村落。
1957年,由秦安县郭嘉镇郭嘉村农民董烈儿、郭遂世、赵改儿、李珍英、郭存生、宋林林6人组成的蜡花舞表演队,代表甘肃省赴京参加了中国第二届全国民间艺术观摩汇演,并获得了二等奖。演出后,蜡花舞表演队在北京怀仁堂受到了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随后,蜡花舞表演队又受邀参加了《万紫千红》等影片的拍摄。随着影片的放映,蜡花舞这种来自黄土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但事实上,这种古老的艺术曾一度徘徊在濒临失传的边缘。到了20世纪80年代,蜡花舞流行区域已剩不足10个村。参演人员由过去的青年女子演变为中小学学生,表演服装、花灯由过去的鲜艳、精致变得简单、粗糙;舞蹈步、形体动作由以碎步为主,演变为秧歌舞蹈步为主,一些难度较大的形体动作如高挠扇、底摆扇,在许多村庄已无人会做。
虽然在1989年第一届西部交易会上曾惊鸿一瞥,但蜡花舞这种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已逐渐回归为家庭院落、村庄公共场所的助兴娱乐项目,不复往日的辉煌。
21世纪初,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秦安县对蜡花舞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秦安县文化馆为保护单位,组织起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主体,中青年蜡花舞爱好者为群体的蜡花舞演唱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演出和研讨活动。2011年,秦安蜡花舞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鲜活的蜡花舞
由于蜡花舞长期以本真样式自然流传于民间,在代代相传中没有脱离大众的精神和娱乐需求,也较少人为地加工改造,所以一直保持着典型的原生态民间舞蹈形式。
蜡花舞的表演活动多在每年新春佳节举办,这种舞蹈有着独特鲜明的风格。
蜡花舞人数不限,少则4到8人、多则近百人组成舞蹈队。这种舞蹈的表演形式也十分灵活,既可原地舞蹈、也可在行进中表演。行进中表演时,舞者通常上身穿大襟滚边上衣,下穿云边彩裙或色泽艳丽的百褶长裙,行进中的舞者步态轻盈、翻转穿插,如蝴蝶飞舞。原地表演时,舞者彩扇摆动、花灯低落高托恰似花海起落。此外,在一些地方的蜡花舞中,还有扮演成男女丑角者加入其中进行即兴表演。
作为一种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蜡花舞在舞蹈动作方面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蜡花舞包括一字步、十字步、平摆扇、高挠扇、凤凰三点头等舞蹈动作,这些动作将蜡花舞与其他舞种区别开来。同时,蜡花舞的表演形式也相对多样化,既可以单独表演,又可以配合其他社火形式,如“旱船”“高跷”等演出。
蜡花舞单独表演时,舞者翩翩起伏的舞姿给人以美的视觉体验,配合其他形式表演时,它既不会喧宾夺主,又能与其他形式巧妙融合,充分表达出人民群众欢乐、祥和、喜庆的生活。
独特的文化特征,奠定了蜡花舞独特的价值以及独特鲜明的艺术个性,使得蜡花舞历经数千年的风雨至今不衰。
小曲配上蜡花舞
秦安是有名的曲艺之乡,秦安小曲和蜡花舞更是其中瑰宝。
几乎每一年新春佳节或正月十五前后的夜间,在村头巷尾或农民家庭院落都会有蜡花舞的表演。蜡花舞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在秦安流传很广,尤其是在北片的郭嘉、叶堡、魏店、安伏一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群众节日喜庆活动中的主要方式之一。
蜡花舞的伴唱曲调为秦安小曲,以“老调”和“花调”为主,歌词分为大乐调(唱述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和小乐调(以情歌、民歌为主)。秦安小曲唱词内容涉及广泛,大乐调里有传唱历史故事的,也有向人们恭贺吉祥如意的,还有祈求来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传统的表演曲目有《八步》《昭君出塞》《伯牙抚琴》等。常用的曲牌有《莲花》《道音》《一串铃》《太平年》《满江红》等40多个。
这些唱词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原籍为秦安县的明代知府胡缵宗就曾为蜡花舞写过词谱《玉腕托帕》,清代也有人写过词谱《小登科》《望台》等。
正月里,秦安县山村闹社火,秦安小曲和蜡花舞成为乡亲们的最爱。相对现代的舞台表演,乡村的小曲由于一代代手口相传,每个村的唱法都有不同,更具乡土气息。
而这种具有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与农耕文化有着莫大关联。秦安蜡花舞中点燃的蜡花灯,作为中国民间传统灯节、灯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原始农业刀耕火种有着丝丝联系。作为一种流行在当地的古老民俗文化,跳蜡花舞体现出顺应自然、祈天赐福、追求生活安定与庄稼来年的好收成等农耕生活的基本诉求。可以说,蜡花舞是属于农民的舞蹈,是当地农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凝结着纯朴老实的农民对生命、天地、宇宙的感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艺术观赏水平不断的提高,蜡花舞再次焕发了艺术青春。无论从服装道具还是舞蹈动作设计都有了创新与改进,服装一改过去粗糙小气而变得精致、大方、时尚,把女性婀娜多姿的身材充分展现出来。舞蹈动作除保留了原生态基本动作外,还增加了适应新时代的舞蹈元素。这些尝试,为蜡花舞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增色不少。
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社会现代化步履的不断加快,秦安蜡花舞的表演逐渐式微。目前,由于老艺人减少、青年爱好者难觅,蜡花舞传承人队伍发展不足。
为了避免这门艺术消亡,近年来秦安县不断加大保护力度。作为蜡花舞传习的重镇和主要组织单位,秦安县文化馆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蜡花舞艺术研究室,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方面,组织现有传承人挖掘保护蜡花舞的历史内涵,同时根据时代增加新的元素,使得这种舞蹈形式更适应当代人的喜好;另一方面,扩大蜡花舞的传播形式,从原来的乡镇、村村之间的传习而发展到了秦安广场舞文化,把蜡花舞带进了社区、校园。
在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蜡花舞这朵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艺术奇葩,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在各种民俗盛会上精彩绽放。
今后,相信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蜡花舞将会在秦安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大地上代代相传,以全新的面貌向人们展示淳朴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