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娟
2016 年,注定是江苏课程基地建设再出发的重要一年。这年6 月,由省教育厅发文,成立江苏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挂靠在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继而又建立了普通高中九大类联盟,遴选出20 所项目牵头学校,标志着课程基地专业管理组织架构的形成。同月,江苏首批前瞻性教改三个重大项目之一“育人模式转型: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立项,7 月项目组出版了专著《回归与遇见:课程基地转型育人模式》,对转型背景、理念、目标、内容与路径等作了系统阐述,提出了以课程基地整体推进育人模式转型的基本框架与结构要素,明确了课程基地发展走向。2016年7 月至8 月,江苏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巡礼(专刊)出刊,总结经验,梳理问题,吹响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集结号。
阳和启蛰。这次“巡礼”,以客观立场、多维视角,对课程基地建设情况做了回顾、总结与展望。通过“高层吹风”“教育研究”“名校经验”“区域教育”与“问题讨论”五个栏目,邀请教育行政负责人、教科研专家、校长和教师等,分别从顶层设计的视角阐述了建设要求、达成目标和路径选择,结合实际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指引未来方向,扩大辐射影响;阐述了如何以课程基地为依托领跑学校发展、区域发展的经验;结合学校基地建设情况,讨论了课程基地建设对校园生态重构、学校教育文化、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含宫咀徵。重读专刊,余味不绝。它是课程基地建设进入系统建构、全面提升的重要标志,它树立了顶层设计的里程碑。此后,科研与媒体,对于教育行政而言,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聚力协同创新、聚焦活力释放、聚合要素保障,开启了整体协同的新机制。课程基地带领省市县校上下联动,促进基层创造与顶层设计的成果集成,成为学校与社会多元合作的纽带桥梁,为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协同创新、多元共进的现代治理模式。专刊以深度专业指导,全程跟踪建设进程,注重示范引领,促进整体提升,以多样化实践范式辐射带动整体育人质量提高。2017 年底,我们对项目建设成果作出了进一步提炼,提出了工具驱动的教育改革思路,以环境变革倒逼课改的技术路径,用工程思维整体推进课程教学生态变革,凝聚出全省整体转型方略。围绕区域、学校、个体的生态建设,以“提升素养”为目标、“新型空间”为载体、“实践创新”为重点、“整体关联”为特征,建立起生态育人模型。“建设普通高中课程基地”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江苏课程基地:整体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模式转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辐射全国二分之一省市。在获得江苏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高中学校中,三分之二是课程基地校。顾明远认为课程基地促进育人模式转型是很好的经验。王湛认为建设课程基地是课程改革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先导性、前沿性的示范。2019 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作为推动育人方式改革的江苏方案,被教育部官网展示。课程权威专家称之为“江苏经验、中国示范、世界领先。”
专刊出发,花开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