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会宁县八里湾乡中心幼儿园 王亚荷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对学习、生活等一切事物的懵懂阶段,对于身边事物的学习行为也往往是出于一种模仿心态,但是能引起模仿行为进而转化成学习行为的因素很少,内容也往往很局限,所以如何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极为重要。大量实验证明,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可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促使其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
游戏来源于生活。传统灌输式教学背离了生活,很多幼儿都反映过学习难等问题,但其实这并不是因为教师讲课不全面,而是因为传授的大量知识因其枯燥乏味的方式不被幼儿吸收。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更快地以自己更接受的方式认知世界,通过游戏世界里的规则,他们可以逐步了解到身边现实世界里的习惯和规则,学到更多的知识,智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游戏可以从最大程度上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其较强的教育性也能起到协调、补充的作用。由此看来,如何充分挖掘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教育价值,是当前学前教育的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所说的起到积极作用的儿童游戏,并非指手机上并没有多少营养且伤害眼睛的所谓即食性游戏,而是健康的游戏活动。合理科学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的多种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又能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其在游戏中掌握新的知识,从而一步一步领悟生活的真谛。在游戏中,难免存在成功与失败、赢或输、开心与失落、满足与沮丧等种种丰富的情感。因而,在幼儿不断参与游戏的同时,他们的情感世界也会越来越充实,甚至会开始懂得理解他人的感受,逐渐成长。
很多游戏中都免不了需要团结协作,这就需要不断地与他人沟通与交流,这是一个融进团体的过程。为此,学前教育的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开展充满教育意义的游戏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自主学习发展的潜能,满足学龄前儿童智力、情感、社交等多方面的需要。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年龄过小,无法进行快速的语言文字学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特殊时期,教师应该积极重视他们的个性化特征;因自制力的影响,他们在书本中获取的知识少之又少,所以还应该重视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应该依照儿童的身心发展情况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案,为其营造出优良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大大提升,同时也能让其身心在一个相对优良的环境下顺利发展。教师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让幼儿的主动性得到激发,使幼儿努力地参与到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出学习主人公的作用。
当教学环境一定时,教师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以此巩固幼儿的学习基础,使课堂趣味性稳步提升。在某种程度上分析,玩乐能够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对于强化幼儿综合能力也有着较大的帮助。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该重视游戏教学法的实践价值,在充分尊重儿童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促使幼儿可以主动地参与到项目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特征加以分析,选择适宜的综合性游戏。
在前两者都达到的基础上,教师就需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游戏教学法的实际运用价值更加明显,属于一种高效的教育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可参与其中,与幼儿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关系,使幼儿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体会到游戏教学的价值,这样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效果的提升便会水到渠成。例如,在“毒蛇饿不饿”这一游戏中,教师应该扮演好毒蛇这一角色,让小朋友分析自己的活动范围内是否出现了毒蛇嘶嘶嘶的声音,如果出现了这样的声音,则说明毒蛇不饿,小朋友就可以随意地蹦啊、跳啊;但如果毒蛇发出“嘶—”的声音,就需要将小朋友定在原地,保持一个状态,如果动了,毒蛇就假装把他吃掉。在游戏的最后,所有小朋友都没有被吃掉,便获得了胜利。整个过程使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强化了趣味性教育的力度,同时也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综上所述,将游戏与学前教育相互结合,可以强化智力培养的力度,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此外还能对幼儿实现合理的品德培育,促使幼儿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积极地了解游戏在教学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对其展开深入的挖掘和思考,促使游戏的教学效益充分体现出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