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新闸街道中心幼儿园 李娜
手指游戏是幼儿阶段最常接触的互动游戏,为了促进语言能力的养成,教师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和思维意识协调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手指游戏是通过联合童谣、绕口令、顺口溜等教学内容,转化为实践游戏活动,把幼儿的日常生活融入教学当中。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智力发育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教学情境,以互动式教学提高幼儿的参与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以沉浸式教学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手指游戏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比如在教学手指游戏时,教师可以将手指操的不同指法以情境演绎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不同动物的切指、切掌、弹指、握拳、握爪等基础指法展现出来,让学生明确人与动物的异同,后续再将相关示范图片供学生学习和掌握。在开展手指操时,可以把儿歌、顺口溜融入手指游戏中,以小组合作互动的形式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在外来流动儿童与当地幼儿的相处过程中,手指游戏不但能够增进友谊,打破语言差异带来的隔阂,而且能够促进双方的智力发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合作完成,在熟练之后,可以将一只手增加两只手,同时打同时做,或一边打一边做。
幼儿语言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掌握所学知识,单纯的理论知识记忆并不能代表一切,学会运用、学会自主运用占据幼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指游戏教学由于练习时间长、频率高,学生较为熟练,将语言教学融入手指游戏,把一些特定的名词与具体的动作和手势联系在一起,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主张动手操作配合语言表达,达到相互影响,双向发展。比如,教师可以将拉手与合作对应,把推手与拒绝对应,按照不同动作和行为的含义分为不同类型,比如大拇指、举手、打枪、胜利等手势,都可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作为一些特定的含义,与活动流程中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利用暗示和思维引导,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智力发育。手指游戏并不只是一个教学形式,而是一个学习过程,不同手势和指法的学习,许多内容可能内容复杂,信息量大。这时教师就可以纠错练习,帮助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可以让幼儿更加自信地表达。
手指游戏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在表达上往往有时比语言更直接,这是因为其内容性和功能性更强。在手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的示范和指导,教导幼儿正确的姿势,把语言教学联系在一起。通过丰富实践教学,让幼儿在手指训练的过程中,进行多样化的语言交流。比如,在基础手指操“五个好娃娃”的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幼儿记住手指的名称,并通过展现不同的手势图片,通过扳手指,锻炼手指精细动作,促进手部小肌肉的发育;结合儿歌,以握拳和展开两种方式分别按照顺序掰手指:五个好娃娃,乖乖睡着啦,公鸡喔喔啼,叫醒五娃娃,拇指姐姐起床了,食指哥哥起床了,中指哥哥起床了,四指弟弟起床了,五指妹妹起床了。在教学后,让幼儿回家后与父母联系,促进家校联合,在大量日常训练和学习中,进行课外延伸,让幼儿帮父母做家务,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以身体语言和行为语言促进口语表达。比如扫地、拖地、洗衣服、端盘子等内容形象化地展现在课堂中,既可以让幼儿自主学习,也可以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加强课堂教学反馈,纠正和指导,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
手指游戏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来说只是基础,通过手指进行有限制和约束条件的语言表达练习,才是幼儿语言教学中的高级训练。比如说模拟具体情境,结合相关主题,让幼儿进行交流对话,以某个条件达到某种目的的形式,让幼儿养成语言逻辑。手指游戏大部分是运用手指的变化完成的,所以在常规的游戏中加强课堂预设,能够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活跃语言思维。比如以翻花绳为例,除了基础的翻花绳游戏,教师可以与幼儿协商,制定一些额外的规则,除了要翻成不同样式,还需要进行词语接龙,在翻回同一个样式时,还要用之前的词进行造句练习等。通过在基础的手指游戏上增加一些语言元素,让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思维。
手指游戏源于生活,教师在对外来流动儿童进行语言教学中,应通过互动情境、知识运用、基础训练、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和能力,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地为幼儿创设自由、轻松的学习空间,做到寓教于乐,自主学习,提高幼儿主观能动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充分挖掘手指游戏活动中内在的价值,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能,做到游戏和学习完美结合在一起,营造高效、有趣的语言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