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产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2020-12-18 04:56:58
中国饲料 2020年8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畜牧对象

靳 闯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国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强调“扶智”,因此,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产业创新更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强力措施。2019年国务院关于农村地区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发表了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和规范畜牧养殖过程,构筑健康安全的无公害生产过程,饲料产业作为重要的跨部门、跨学科新型产业,对推动农村地区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产业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新时期下充分论述饲料产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作用对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新时期精准扶贫中的饲料产业发展

1.1 开发富民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指的是在贫困地区结合当地环境、贫困户具体情况,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精准识别贫困户,并运用精确管理、精准帮扶的脱贫方式帮助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精准扶贫是相对过去的粗放型扶贫而言的,其内涵一方面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另一方面是以针对性和个性化方式实现脱贫。中国的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农村,2017年全国农村人口5766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1.48%,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1%。到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660万人。根据中国扶贫攻坚战略的总体规划,到2020年要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解决区域性的范围贫困问题。

要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就要将乡村振兴、新农村发展和精准扶贫等战略结合起来,将精准扶贫作为振兴乡村战略的重要任务,将农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精准扶贫要做好精准脱贫,首先要理清造成农村贫困的主要因素。农村的贫困一方面在于地方思想文化教育落后,科技文明不发达,生产力低下,农业经济效益增速缓慢。另一方面在于没有高利润的产业作为经济支撑,导致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全面落后。因此,新时期的精准脱贫和精准扶贫要以培育富民产业为出发点,明确认识到农村脱贫扶贫要以科技为根本,以产业为关键,通过产业发展振兴乡村经济,推动乡村物质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全面进步(周惠等,2019)。

1.2 饲料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价值 饲料产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饲料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畜牧养殖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农村畜牧养殖产业的质量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天然的内在关联。

1.2.1 饲料产业能推动贫困地区畜牧养殖业发展。全面落实和推进精准扶贫,对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加大资金倾斜,发展农村富民产业,优化配置农业产业资源。农村地区具有天然的自然环境优势,在粮食种植、畜牧、禽类和水产养殖方面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在贫困地区推进饲料产业发展可以通过饲料产业扶持本地区的畜牧养殖项目建设。

中国的贫困地区大多位于偏远的山区和牧区,从经济结构上分析适合开发养殖产业,尤其是发展猪牛羊、禽类和水产养殖,而且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地条件和投资环境等都是开发畜牧养殖业的天然优势。饲料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和带动性较强的产业,其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水平,据2019年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肉禽养殖共计170亿只,同比增长28.6%,家禽饲料厂家共4848家,同比增长313家,可以看出,饲料产业发展和养殖产业构成互相影响的关系。饲料产业位于农村种植业的下游,能有效转化粮食,同时又是畜牧养殖业的上游环节,能为养殖业提供饲料,构成养殖业的物质基础,将粮食转化为饲料,不仅提升了粮食经济附加值,更能有效解决粮食销售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民种地积极性。

1.2.2 饲料产业能推动贫困人口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资源会随着社会的进步逐年变化,近些年虽然城镇化持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但农村整体劳动力数量仍旧较多,尤其是农村地区并没有足够的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通过发展饲料产业,一方面能延长种植业产业链,提高农民种地收入,另一方面也能将剩余劳动力合理利用起来,通过饲料企业吸收贫困人口,增加工作岗位,推动贫困人口再就业,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精准脱贫。目前全球约有3万个饲料厂,饲料总产量高达11.03亿t,2018年我国饲料产业总产值为8872亿元,同比增长5.7%,总营业收入为8689亿元,饲料加工企业7047家,由饲料企业推动和形成的畜牧、水产和禽类养殖厂等都能吸收较多的农村劳动力,推进贫困人口就业。

1.2.3 饲料产业能推动农村贫困地区生态种植。饲料包括玉米、大豆、豆粕、氨基酸、杂粕、谷物、高粱、鱼粉、添加剂、乳清粉等数十个品种的饲料原料。因此,发展饲料产业一方面可以高效利用农村粮食,在提高粮食种植收入的同时也能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构筑粮食-饲料-效益的3种作物种植结构。另一方面,玉米秸秆、稻草等其他饲料资源也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不仅能增加收入,更能保护环境。1.2.4 饲料产业能推动农村贫困地区科技进步。饲料产业能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和关联作用,将种植户、养殖户和加工企业等组织起来,形成个体生产和集体加工的产业格局,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农村产业的组织深化程度,实现有计划生产、有计划销售。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的应用发挥关键作用,饲料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将科技和资源、信息等结合起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将潜在的自然生产力兑现为现实生产力,先进技术的引进更可以应用到农业种植、畜牧禽类养殖和养殖产品加工中,提高农业种植的专业化和畜牧养殖的标准化(尧水根,2019)。

可以说饲料产业的关联和带动作用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能从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等方面全面推进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农村经济,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为精准扶贫提供深厚的物质基础。

2 饲料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具体措施

2.1 做好贫困地区调研 饲料产业介入到精准扶贫中要构建科学、全面的扶贫体系,首先要对农村地区进行充分调研,理清本地地域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环境,要做到以下几点。

(1)调研农村地区的区域优势和养殖现状,总结农村地区地理环境、自然条件、适宜种植饲料原料等。

(2)调研农村地区的水质、水源、污水治理等具体情况,观察水源和当地农业种植的具体管理和支撑作用。

(3)考察和调研本地交通条件,本地原料采购、饲料运输的交通便利情况等。

(4)调研本地贫困对象,包括生产经验、家庭组成情况、劳动力水平等。

2.2 结合本地条件设立厂区,引入先进生产技术结合贫困地区的客观条件建立饲料企业,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本地区农业种植和饲料作物情况,从根源上加强对饲料作物的控制,约束好农药的使用情况,以安全、绿色、生态的标准划分饲料等级。如结合牧区猪牛羊养殖情况,积极利用本地区的种植情况和自然资源生产畜牧饲料和反刍饲料。饲料企业在建厂过程中可以深度介入精准扶贫,根据本地区养殖场的地理分布建立一批现代化的饲料厂区,安排符合标准的贫困对象就业,不仅促进本地区就业,更能提高饲料产业劳动产值。另外要积极进行科技创新,以推动饲料产业发展,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扶贫和扶智相关联。目前饲料产业的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饲料加工技艺和饲料科学配方等方面,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配方工艺等,在安排就业过程中加大对员工培训,提高扶贫对象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培训扶贫对象相关的生产知识,提高本地区劳动力水平(闫旭,2019)。

2.3 发挥饲料产业的带动作用,推进贫困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 精准扶贫要大力发挥农业产业化,而农业产业化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化要将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推进产销环节的有效融合(廖静,2019)。发挥饲料产业带头作用,将企业和种植户连接起来。具体运作方式为:饲料企业以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后盾,建立饲料企业+种植户产业模式,对种植户进行培养和投资,控制饲料原料结构,或以签订单的方式引导农户种植。种植产品收购之后进行统一加工,再将销售、加工的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户,这样可以提高农户的种植收入,扶持小农联合起来,形成产业化的种植基地,实现规模化种植和集约种植。

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协调关系,第一要建立科学的约束机制,饲料企业和农户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明确技术扶持和资金投资等方面的权责,建立现代契约关系,带动农户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第二可以建立一定的股份约束机制,饲料企业和农户互相参股,形成现代化的资产关系。

饲料产业同时是种植业的下游环节和养殖户的上游环节,种植户为饲料产业提供原料,饲料企业为养殖户提供原料,因此可以发挥饲料产业牵头作用,构建产前、产中、产后和产左右的产业链链条。如(1)产前模式:饲料企业以生产技术和资金的方式向种植基地参股,可以调控和管理本地的粮食种植,掌握饲料原料种植、供应的主动性(叶元土,2019)。尤其是对于精准扶贫对象而言,由于扶贫对象一般缺乏必要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源,容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中,精准扶贫强调的是针对扶贫对象的特点和引发贫困的因素实行针对性扶贫,以帮助贫困对象彻底脱贫。所以饲料产业在精准扶贫中可以建立产前扶贫模式,和贫困对象签订合同,以雄厚的企业资金为贫困对象租赁农田,建造畜牧养殖棚等,并提供质优价廉的饲料原料、养殖品种或农药、化肥、农机具等产品,饲料企业可以先垫付相关支出,等种植粮食收成之后再合理扣除所得收入。

(2)产中模式:由于大多贫困对象文化水平有限,饲料企业可以为种植户和养殖户提供必要的生产技术和咨询服务,包括种植生产技术、反刍禽类和水产饲养技术、粮食病虫害管理、畜禽疾病防治技术等。饲料企业加强对产业链中任一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一环节都达到安全、高效、环保的生产标准。这种产中模式可以借助饲料产业的雄厚资本,保障产业链的专业化程度,实现标准化生产,有效防控生产风险。在这种模式中,贫困对象要按饲料企业的技术指导和咨询信息,切实落实生产质量安全标准要求,按照企业订单交付合格产品,并从中获取所得报酬。这种产中模式有助于提高精准扶贫对象的科技水平、文化知识水平、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增强其科技素养,从愚昧落后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

(3)产后模式:企业按照合同内容定价收购粮食作为生产原料,加工成饲料后销售给养殖户和养殖场。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解决产前合作的卖粮难问题,为种植粮食的贫困户保障销售渠道,兑现劳动价值,又能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而当畜牧和禽类长成之后,企业可以按照合同定价进行回收,再为加工厂提供原料或和加工厂合作进行深度加工,这种模式可以为贫困养殖户解决销售难题,让养殖户得到经济回报,积累足够的生产和生活成本,提高收入,逐渐摆脱贫困境地。

除了以上的产业合作和扶贫模式之外,饲料产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环境,充分调动相关产业的力量参与扶贫,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动力,构建多样化的精准扶贫模式,如政府部门+饲料企业+贫困对象的组织模式,饲料企业+种植生产基地+技术+贫困对象的产业发展模式,农业合作社+饲料企业+贫困对象的帮扶带动模式,饲料产业+政策+教育的扶贫攻坚模式等,多种模式的创建可以确保各种类型的贫困户都能受益(谢长城,2018)。

3 饲料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实践案例和效果评价

3.1 案例 2018年,大伟嘉企业和央企扶贫基金签署产业扶贫合作,借助央企扶贫基金会的组织和安排,在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积极利用贫困地区的种植和养殖优势,发展产业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脱贫提供内源动力。本次的精准扶贫模式采用的是开发产业实体+金融融合的方式,通过产业发展进行扶贫,再通过金融模式提升扶贫境界,让贫困地区、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脱贫,并赢得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资本。

本次精准扶贫中先在贫困地区试点,之后和当地政府合作,将龙头饲料企业+金融资本落地实现精准产业扶贫,大伟嘉企业创建了种养结合循环模式、标准化养殖、优良种群、健康食品和网络信息服务模式,和贫困地区形成深度合作,在贫困地区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并为贫困对象提供优良的畜牧禽类种群,在养殖过程中推广标准化养殖流程和技术,贫困对象按照订单交付产品后企业回收产品,并对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绿色健康食品。目前大伟嘉企业的精准扶贫措施已经在河南、河北、辽宁等地养殖百万头生猪,带动7600户贫困户脱贫,带动约20000人就业。

3.2 饲料产业精准扶贫的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最能体现饲料产业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的作用,饲料产业的精准扶贫经济效益首先体现在扶贫对象就业问题上,饲料企业建厂、生产、加工和运输等都需要一定的劳动力,而对扶贫对象进行专业岗位培训,继而安排就业,发挥扶贫对象的劳动价值,直接提升扶贫对象的工资收益。除了就业之外,饲料企业和扶贫对象的产业合作可以让扶贫对象获得栽种、收割粮食作物的雇佣报酬,也可以从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中获取租金报酬。

另外,饲料企业扶贫的经济效益也体现在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中,扶贫对象在就业和合作中需要接受企业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文化知识水平教育,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技术知识能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为贫困对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3 饲料产业精准扶贫的社会效益评价 饲料产业参与精准扶贫带来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减去社会成本剩下的就是社会效益,能提高扶贫对象的物质生活水平、精神文化水平等,推动扶贫地区的经济发展、教育发展和产业发展。未来随着饲料产业的全面信息化革命,饲料产业精准扶贫会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信息平台等应用到精准扶贫中,如利用大数据技术精确定位扶贫对象,并利用数据分析调研贫困地区的区域特点和生产情况,得出科学的扶贫攻坚方案。

总之,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的扶贫攻坚道路,结合农村贫困地区的特点,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要重视和落实产业扶贫,通过农业产业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饲料产业是一种跨学科的新型产业,具有较强的联动和领头作用,将种植产业和养殖产业融为一体,具有周期短、利润高的特点,将其纳入产业精准扶贫体系中,通过多种产业合作模式推动贫困地区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经济价值,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精准扶贫。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畜牧对象
神秘来电
睿士(2023年2期)2023-03-02 02:01:09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6:24:34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42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6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石油沥青(2020年1期)2020-01-01 03:15:06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9:02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家禽科学(2018年10期)2018-10-16 09:30:52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意林(2018年3期)2018-03-02 15: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