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

2020-12-18 21:59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科华学校张丝丝
亚太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培育美的美术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科华学校 张丝丝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得以落实的当下,美术课程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所承担的职能也更为复杂。其中,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育是目前小学美术教学的基础职能,旨在引导学生对美产生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并促使学生主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为学生审美境界的不断提升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驱动力。因此,如何培育学生审美能力这一问题还需加以研究和解决,也是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必须重视和落实的基础任务。

一、小学美术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教育发展

对美的追求历来都是人类的天性。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人们对美的追求有了更为深层次的认知,既追求外在的物质美,也追求内在的精神美,这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直接反映在现代教育体系之中。美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极为基础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必要路径。由此可见,加强对小学生的美育教育十分必要,而美术课程作为小学美育的主要载体,更是承担着基础的美育职能,是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在强调综合素质培养的现代教育背景下,美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相应的审美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而且与其他素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追求生活中的美,也能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的全方位发展,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手段。

(三)深化学生对美的感知

审美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关系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对小学生而言,从小对其审美能力进行培育,能够深化其对美的感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在生活学习之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他们在美的体验中健康、快乐、茁壮成长。在学生审美境界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其日后的成长成才、个人价值凸显等都将获得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小学美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路径

(一)利用丰富的素材培养审美兴趣

兴趣是驱使小学生行动的重要因素。在缺乏足够兴趣支持的情况下,小学生往往会缺乏相应的学习动力,对美术学习重视不足,同时审美兴趣较为欠缺,自然会影响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阻碍对其审美能力培育的落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审美兴趣的培养,而且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审美与探索,常见的方式主要有提供缤纷多彩的素材、创设生动趣味的情境、组织好玩有趣的游戏等。其中,提供丰富的素材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方式,其不仅与其他审美兴趣培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能够直接从视觉、听觉以及动手实践等多个方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起到良好的兴趣培养效果。教师应当从美术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从学生身心特征、爱好等方面准备丰富的美术教学素材,常见的素材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剪纸、泥塑、折纸、玩具以及各种生活中常见物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一边利用这些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掌握美术技能;一边带领学生发现这些素材中蕴含的美感,鼓励学生利用素材进行自由想象和创造,确保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充分感受素材之美以及艺术、生活之美。在丰富的素材支持下,学生能够对美术学习以及审美鉴赏产生强烈兴趣,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在学习和成长中不断强化审美兴趣,提高审美水平。

(二)创设和谐融洽的氛围

课堂氛围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影响十分巨大,由于年龄、心智、性格、学习态度、师生地位等方面的影响,小学生往往需要在融洽、和谐、舒适的教学氛围内才能实现高效学习。要想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必然需要以和谐融洽的氛围作为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条件,在保障实际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挖掘美、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和创造美,进而达到教学预期效果。否则的话,学生在过于严苛、死板、呆滞、枯燥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美术学习,他们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束缚感,不能在学习中完全释放天性,也无法充分深入地感受美,相应的审美能力也很难得到有效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教学氛围的合理营造,尽可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并在良好氛围中融入激发学生审美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审美的元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实现审美能力的逐步发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使用墙纸、剪纸、手工摆件等对教室进行简单装饰,营造出温馨、自由而充满想象的课堂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进行交流,对自己的语速、语调和语气等进行控制,向学生传达友善的信息,从而构建融洽的教学氛围。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更愿意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感受美,并能意识到美存在于世间的各个方面,即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涵,这对于学生审美范围的拓展和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知识传授审美理论和技巧

毫无疑问,审美强调的是感受,但是随着审美层次和境界的提升,艺术相关知识以及审美理论、审美技巧等的重要性也会变得愈发明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育,一定要奠定相应的审美基础,从知识理论层面引导学生正确审美,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审美观,同时传授相应的审美方法和技巧,确保学生能够在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实现审美境界的稳步提升。教师应当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方面的学习,积极了解和探索美学理论,对审美活动、审美对象、审美关系、审美特征、审美意识、审美意象、审美风格等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优化美术教学,真正做到将美术教学和审美教育相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审美理论、审美技巧和教学实践相融合,以理实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知识理论层面出发,结合自身实际感受,深度挖掘美和感受美。

(四)鼓励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

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不仅表现在能够跟随教师的指引去理解美,更在于学生能够完全自主地发现美以及创造美。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当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准确理解自身对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并适当弱化教师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发现美以及创造美,让学生能够形成完全独立的审美人格。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良性互动,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讨论以及自主探索的机会,尊重学生的审美爱好,鼓励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美和发现美,指导学生通过绘画、折纸、泥塑等各种方式创造美,从而有效培养具有独立审美人格的优秀学生。

(五)通过实践强化审美情感

审美具有极强的普遍性和个性,美的事物往往能够被大众所理解和感受,但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对不同事物、不同的美往往存在不同的认知、理解和感受。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种个体之间的审美差异主要是审美情感导致的,不同的人由于生活环境、经历、心智、思想、认知、眼界等方面的差异,审美情感往往也存在巨大差异,这直接导致了审美观存在巨大差别。与此同时,审美情感也是所有人进行审美的基础,对美的事物进行了解、认知和感受,与美之间形成强烈而独特的情感关联,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实现自我升华、收获满足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审美的普遍性还是个性方面来说,审美情感都极其重要。而要行之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感,离不开教师教学实践的支持,只有在实践之中,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美的内涵,并与各种美的事物形成紧密且深切的情感联系,逐渐在提高审美境界的同时形成专属的审美风格与爱好,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基础部分,其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广泛存在于各个方面,尤其体现在美术教学之中。美术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新时期美术教学的全新目标与任务,重视审美教育,从各个方面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成长和发展,实现审美境界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培育美的美术
创意美术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