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玖里书香幼儿园 龚红艳
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已有研究的反思发现,存在美术欣赏内容单一、幼儿主体地位缺失、家庭和社会的审美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及美术欣赏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那么幼儿对艺术作品的初步印象,恰恰就是幼儿进入美术欣赏的第一步,这个时候需要教师能兼顾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充分欣赏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幼儿的美术欣赏作品的选择,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内容、手法、主题等方面,更多可以让幼儿连续讲述作品内容的细节部分。例如:把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换成“你就觉得你在这幅画中,看到里面发生了一件怎样有趣的事情呢”,由此可以启发幼儿观察画面中的主要情节,回答问题也会围绕“有趣”来进行。更多的幼儿回答会结合自身与同伴在游戏活动中发生的故事进行经验讲述。但是随着幼儿欣赏活动的增加与深入,教师会把对幼儿欣赏活动进行的要求逐步提高。
儿童美术欣赏中的师幼对话非常重要,因为幼儿的心理状态充满了很多疑问,好奇、天真、幼稚。幼儿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需要自身用童趣的语言表达出来,成人也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倾听幼儿的表达。往往我们成人解读的美术作品,在幼儿的眼里赋予了新的生命、新的释义,让人有种新奇感。有些幼儿的回答真的让人有很大感慨。教师可以和幼儿进行深入讨论,回归欣赏的本体,从最初的自由谈论回归到现在的深入讨论,教师从提问方式、欣赏环境、幼儿回答内容的收集上进行修正。从以上欣赏活动的几个环节中不难看出,在教师引导下,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经历了一次“整体—部分—整体”的感受,然后进行部分分析和感受,最后再回到整体,这是符合美术欣赏的一般规律的。
幼儿对美术欣赏中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还可以经由艺术创作来获得。这是在幼儿的欣赏上进行心理回忆,是讨论、构思的前提下进行的。美术表现主要是幼儿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添加自己欣赏到的作品中的元素,往往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会边说边画。创意实践会紧随幼儿的美术表现产生,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打断法,让幼儿停下手中的画笔,欣赏同伴创作的半成品作品,让同伴讲述自己画作的内容,使大家的创作思维得到启发。文化理解一般在幼儿的角度自身很难表现出来,往往同样作者的作品,给幼儿进行系列欣赏后,幼儿才会对这个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基础背景等进行阐述与理解。换一个角度看待事物可以引起幼儿多种感官进行创意表达,由此幼儿的创作语言会更加丰富细腻,有助于幼儿对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理解,达到幼儿言语合一、互赏共进的效果。
在整个儿童美术教育中,师幼对话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创设好的欣赏环境,例如让幼儿在美术室进行作品欣赏,往往比在教室里效果好,如果要幼儿欣赏植物、动物等作品,最好在幼儿园的室外场地、游戏区进行,一改以往在教室的传统欣赏场地。2.教师要基于幼儿的角度去和幼儿对话,切记不要使用过多的成人术语。3.教师要学会倾听并记录幼儿对作品欣赏的语言,要适时地用鼓励、启发、引导等方法鼓励幼儿发散性思维的表达。4.让每个幼儿都有话语权,需要每个幼儿都发表自己的理解。
幼儿有100 种语言,他们对万物的理解是千奇百怪的,有别于成年人的固定思维。因此在每次幼儿欣赏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对话就显得弥足珍贵,需要每一位教师能抓住幼儿语言的特点,有方法、有技巧、有路径、有目标地进行启发、引导、拓展、收集,便于今后的幼儿美术作品欣赏活动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