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贴近生活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2020-12-18 19:57:22福建省石狮市第五实验小学第二校区王雅玲
小学时代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生生活

福建省石狮市第五实验小学第二校区 王雅玲

小学生的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这对语文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小学生具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出现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因而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践行这一思想,站在生活化的角度,结合当前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不断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有所用,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一、实施意义

1.有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现阶段,核心素养引领着新课改的方向,也激励着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有许多的语文知识,而语文教学就是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让学生感受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有利于小学生社会化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若想学生获得社会化的发展,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内化所学到的知识,学会学以致用。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开展教学,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开展深入的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和探索,快速吸收新知识,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深化学生语文知识理解。语文教师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语文,并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活动的目标、活动的过程、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多地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确保每个小学生都能享受语文课程的乐趣,并能够让每个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进而构建起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二、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而对于生活的感悟并不深刻,仅仅是感性层面的,这就需要教师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建立起桥梁,帮助学生挖掘出生活中所蕴含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可以做到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授《秋天的图画》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使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一些秋天丰收的情景,如硕果累累的果园、金灿灿的稻田和红彤彤的高粱地等等,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热爱秋天美景。然后通过图片上绚丽多姿的色彩,带领学生鉴赏课文的写作手法,分析文章中精准的遣词造句,如“金黄的”“稻海”“高粱举起了火把”等等。由此可见,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普遍性的理解,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2.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升知识学习效果。课堂导入环节是十分重要的,有些教师用直接的语言描述知识点,或者直接布置学习任务,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也无法有效进行。小学生处于好奇心比较重的阶段,教师需要把握住这一点,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生活化元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获得新的知识,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春天的影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此外,教师还可以打破教材和课堂的限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组织更多的生活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寻找春天,用“春天来了……”造句。有的学生会说:春天来了,小树变绿了;还有的学生会说:春天来了,鸟儿们都在叽叽喳喳地叫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感悟春天的魅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3.进行生活化讨论,增强知识认知能力。语文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不同的人看到相同的物品和事情,也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小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发散性,充满着创造力和想象力,如一个“0”,在有的学生眼里是水珠,有的学生则认为是游泳圈。因此,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讨论,为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交流空间,消化本节课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例如,在教学了《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节日,你们有什么难忘的过节经历吗?可以与同学们分享吗?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理解泼水节的难忘之处。除此之外,还能够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生活观,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提供帮助。

4.再现生活化场景,促进知识感悟理解。部编版教材中已经融入了许多生活化的素材,以文字记录生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获得主观感受,而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学生可能无法很好理解。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一内容,挑选出契合教学要求的生活资源,创设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将本文转化为一个个生活化的场景,直观地感受文字中的内容。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可以选取五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名学生扮演老虎,一名学生扮演狐狸,其他学生扮演森林中的其他小动物,学生通过生动的表演了解故事,进一步认识文章的深刻内涵。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逐渐形成系统论思维,将语文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5.布置生活化作业,培养知识应用水平。通过对生活化教学的进一步分析,能够发现其对小学生的重要作用。生活化教学不仅需要在课堂之上进行,还需要迁移到课下,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仍然处在思维比较活跃的阶段,课上学过课下就忘了。教师需要巧妙地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暑假时发生的难忘事情,可以是父母、爷爷奶奶或者好朋友,然后可以以此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感想。从作业可以看出,许多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完成这项作业。由此可见,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需要通过生活化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以生活资源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教学条件,灵活使用生活中的资源开展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探究性,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生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我是小学生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