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育“新农人”

2020-12-18 19:14潍坊市农业农村局颜丽
农业知识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新农人职业院校农民

文/ 潍坊市农业农村局 颜丽

近年来,潍坊市把培育高素质农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程来抓,充分发挥当地职业教育优势,着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为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造齐鲁样板先行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组织领导,探索建立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新机制

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培养,注重农民素质提升,以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创建为契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鼓励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创新发展,建立了以高职院校和科研院所为龙头、部门提供优质联动服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新格局。成立了乡村人才振兴专班,由组织部门牵头,人社、教育、科技、农业农村、供销社、农科院等部门单位共同参与,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密切协同、协调联动,大力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程,根据职能分工,制定落实培训计划,分层分类分模块培训农村干部、农业职业经理人、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及广大农户,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生产技术及行业技能培训,形成了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强大合力。组织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才工作综合协调;人社部门负责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组织实施;教育部门发挥职业院校培训优势,建立起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并行的职业教育制度;农业农村部门面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转变理念、改进内容、创新方式、优化服务,分类分层分模块组织农民培训,实现了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师资教学的开放性、跟踪服务的持续性以及线上培育的普及性;供销系统借助构建起的全市为农服务中心网络,充分发挥“1+N”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大力开展供销合作社农民社员培训;农科院重点搞好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科技培训,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涉农职业教育培训机制,每年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

二、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探索建立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

近年来,潍坊市在充分发挥各级农广校农民培训主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依托潍坊职业学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寿光)农村干部学院等33所涉农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政校企合作,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益性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面向农村从业人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农村新生劳动力、农业技术骨干等人员,开展学历继续教育、职业技能、特色短期、在职培训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一是充分发挥各级农广校农民培训主体作用。组织农广播校“开放式”办学,面向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采取“农学结合、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开展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2015年以来,各级农广校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3万人,创新创业人才700人。二是支持职业院校开展培训。组织职业院校开展中职与本科高校“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在核定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总量时,向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单位倾斜,鼓励职业院校不断扩招。2019年,潍坊市高职扩招报名共计7402人,其中高中阶段学校应届毕业生260人,退役军人5318人,下岗失业工人、农民工、农民、在岗职工等1824人。三是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依托农技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特色鲜明的农民教育实训基地、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实训基地总数达293个、位居全省第一。

三、依托社会办学力量,探索建立市场化农民教育培训新格局

依托社会力量办学是加强新型农民培训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潍坊市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用“金融、财政、税收 、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手段,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有条件的大企业积极出资举办农民培训机构,初步探索形成了依托企业和社会力量多元主体办学参与农民培训的新格局,创新建立了多元化投资、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新路径、新模式,拓宽了农民教育培训渠道。目前,潍坊市共建设社会投资新型农民培训机构35家,每年培育新型农民都在1.2万人以上。

四、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凸显乡村人才振兴新成效

潍坊市在发挥职业教育优势的同时,围绕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造齐鲁样板先行区需求,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打造了一批农村干部、农业科技人才、农村专业人才、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等“新农人”,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生支撑力量。一是锤炼一支心系群众、德才兼备的农村党政干部队伍。山东(寿光)农村干部学院,针对不同受训需求开展“菜单式”精准施教,设置了现代农业、强村富民、村级治理、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农村党建等7类培训专题,精心打造了“寿光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乐义精神”与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等30多项特色精品教程,设计了15个方面的培训套餐和培训模块,满足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院成立一年多来,共培训农村党组织书记7期996人、新任职村党支部书记5期350人、农村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3期188人、村民委员会主任3期529人、村(社区)居“两委”成员15期2608人、村妇联主席4期551人。二是打造一支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高标准建设运营寒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11个政产学研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广泛吸纳农业高端人才、“雁归群体”、高校毕业生、城市各类人才“上山下乡”创新创业。创新开展“百名专家联牧场、产教融合助振兴”和“千人联千社、培育新主体”“百千”科技支农工程,组织100名畜牧业专家结对包靠100家养殖场,组织1000名农技人员结对帮扶1000家合作社示范社。活动开展以来,已建设山东牧院教学科研基地20家,培育全链条畜牧龙头企业10家、品牌引领企业20家、畜牧规范化合作社示范社40个、畜牧“新六产”综合体33个、绿色美丽牧场200个;服务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749个,提升规范合作社3360 家,累计培育国家级示范社54家,省级示范社252家,市级示范社565家。三是建设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农村专业人才队伍。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措施》,有效解决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进不来”“留不住”“招人难”等问题。2018年至2019年,全市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31人。开展知识更新培训,确保辖区内1/3以上的在编基层农技人员接受连续5天以上的脱产业务培训,利用三年时间全部轮训一遍,年培训1000人以上。四是培育一支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队伍。重点面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企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组建了一支以多元化专家人才为主体的优质教师队伍400多人,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模式进行轮训,全市共组织培训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4万人,现代青年农场主600人,农业经理人100人;线上办班450多期,培训5万多人。五是壮大一支富有活力的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队伍。针对返乡下乡创业人员量身打造了农村“创业套餐”,探索建立政策扶持、平台孵化、人才培养、专项活动、教育培训等“一揽子”农村创业服务模式,着力培养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的现代农业创业人才,全市共搭建各类农村创业特色孵化园区(基地)40多个,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型人才5300多人,培训供销社新型农民社员10万人次。

猜你喜欢
新农人职业院校农民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耕牛和农民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新农人电子商务创业模式探究
大数据时代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研究
“新农人”吴迪,互联网+农业+现代管理,玩转现代“酷农业”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