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伟,吕树立,郑东方,陈敏菊,孟凡玉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又名刺红花,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是集油、药、染料和饲料兼用的特种经济作物。近几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种植业结构逐渐调整,红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当前种植的红花老品种存在推广时间过长、品种退化严重的问题,且传统的、落后的栽培技术难以适应现有市场变化的需求,难以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从新品种特性、整地施肥、种子处理、科学播种、查苗补苗、间苗定苗、药剂处理、肥水管理、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各个时期的管理要点、栽培难点及主攻方向,以期通过新品种的引进及新技术的应用,为广大的红花种植户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为红花栽培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资料参考。
“豫红花1号”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生长势强、整齐度好、适应性广、丰产性好、含油量高、花期集中、抗倒伏、抗旱耐碱,千粒重42.48 g,花丝平均产量317.4 kg·hm-2,籽粒产量4 090.35 kg·hm-2。含油率为35.0%是花、油两用的优质高产品种。
地块选择以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且前茬未种过红花的土地最佳,结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22 000~26 000 kg·hm-2,氮磷钾复合肥450 kg·hm-2,硫酸钾80 kg·hm-2,耕深25~30 cm。
为保证一播全苗和提早出苗,在播种前应精选种子,去除杂种、病种和破损种子,晒种1~2 d,并在播前浸种10~12 h。
种子包衣,选用含有戊唑醇和吡虫啉的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如高控二号3%戊唑醇·吡虫啉(0.3%戊唑醇加2.7%吡虫啉)200 g,加水1 kg,包衣种子20 kg,一方面可以提高前期抗病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前期蚜虫对幼苗的危害。
播种时间,红花播种时间较为宽泛,以10月下旬至11月底播种最为适宜;也可以在第二年早春化冻后,日平均温度升到5℃以上进行春播;播种量1.0~1.5 kg·667m-2,播种深度一般3~5 cm,防止播种过深;播种行距40∶60 cm宽窄行为宜,利于后期管理和花丝采摘。
中耕除草一般需要除草2~3次,第一次在莲座期,第二次在茎伸长期,第三次在植株封垄前;为了避免草害和减少用工,播后苗前喷洒化学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可用二甲戊灵乳油(有效含量33%)150~200 mL·667 m-2与乙氧氟草醚乳油(有效含量240 g·L-1)10 mL·667 m-2,对水20~30 kg,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红花苗期化学除草可以选用5%精喹禾灵乳油40~60 mL,对水20~30 kg进行茎叶喷雾,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红花播种后,要注意查看是否有虫鼠害和漏播等原因造成的缺苗、断垄现象,缺苗部分应及时进行补种。
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红花由莲座期进入快速生长期,密度大的地块要及时间苗、定苗。一般田块,红花种植密度为0.7万~1.1万株·667 m-2,肥地留稀,瘦地留密。
一般地力的地块,如果不喷洒控制株高的药剂,红花自然生长高度偏高,一般为150 cm左右,不利于人工采摘花丝,也容易出现倒伏现象,因此在红花起身抽薹期需要根据长势,喷洒1~2次控制株高的药剂,如国光牌多唑·甲哌鎓(2.5%多效唑+7.5%甲哌鎓)60~80 g·667m-2。
红花耐瘠薄能力强,根系深,中高产田块不需要大量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利于植株稳健生长,花丝品质好,产量高。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肥力的地块在播种整地时施用复合肥(15-15-15)25~40 kg·667 m-2,起身抽薹期酌情追施高氮复合肥10~20 kg·667 m-2。
红花种皮硬而厚,播种时为了一播全苗,如果土壤墒情不足,需要进行灌水增墒;生长期间,红花耐旱怕涝,遇严重干旱可以适当浇水,严禁大水漫灌,田间渍水,否则将造成大量死苗。
红花虫害主要是蚜虫、菜青虫、红蜘蛛、蜗牛等。蚜虫、菜青虫防治主要药剂为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如15%氯氟·吡虫啉(5%高效氯氟氰菊酯+10%吡虫啉)10~15 mL·667 m-2;或者35%噻虫·吡蚜酮(15%噻虫嗪+20%吡蚜酮)5~6 g·667 m-2;菜青虫和红蜘蛛混合发生时,可以选用甲维盐等药剂,如23%阿维·乙螨唑(3%阿维菌素+20%乙螨唑)800~1 000倍;蜗牛防治首选药剂为80%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20~40 g·667 m-2。红花主要病害根腐病、炭疽病、锈病较为严重,除选用适宜的包衣剂防病,还可以选用多菌灵、三唑酮、戊唑醇等药剂,如25%三唑酮乳油50~60 g·667 m-2;或者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5 000倍;或者90%多菌灵500~800倍喷雾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选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性,在后期结合虫害防治,加喷叶面肥(1%尿素和0.5%磷酸二氢钾)可以延长叶片功能,促使籽粒饱满,提高籽粒产量。
开花后2~3 d进入盛花期,花冠顶端呈金黄色,中部呈橘红色,采收为宜,此时采收的鲜花产量高,品质好。采收过早,花未授粉,花丝干后颜色发淡,呈黄色,不仅影响品质,还会影响籽粒产量;采收过晚,干后色泽加深,呈紫色且质地松脆。花丝采摘后,要及时晾晒,干燥入库,严防霉变。开花期遭遇阴雨天气,花丝可以采用烘干法,烘干温度控制在 40~50℃,鲜花4~4.5 kg折干花1 kg。
采收花丝后4周左右,植株茎秆变黄,表皮稍微萎缩,叶片大部分干枯、呈褐色;籽粒变硬,水分降到22%~25%,干重积累、含油量达到最高值,呈现本品种应有的特性即可收获。大面积种植红花,可选用小麦联合收获机进行机械收获,干燥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