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彩妮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2015年起,中央连续下发关于旅游扶贫文件,要求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到2020年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我国农村经过30余年的改革发展,通过传统农业消除贫困的作用已不再明显,需要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寻找脱贫新方式。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新方式,已被我国的旅游实践证明,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方式[1]。一些贫困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实践证明,旅游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计划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新引擎,既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需求”,又符合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安徽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贫困人口较多,在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任务量较大。安徽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有着极其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安徽省各级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创造条件,乡村旅游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安徽省旅游扶贫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对安徽省旅游扶贫发展概况进行分析,提出发展乡村旅游优化策略,以期为安徽省乡村旅游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更好地丰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安徽省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南北分界线的淮河和长江把安徽分为4个部分:皖南山区、皖北平原、皖西山区和皖江地区。安徽省有着十分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60%以上的旅游资源在农村。自2016年起,安徽省先后实施乡村旅游扶贫“一村一品”工程、“335”旅游建设行动、“全域安徽”旅游战略、“A级旅游村”创建等政策,使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创造出安徽特色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新模式[2]。安徽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皖南山区拥有知名旅游景点——黄山风景区,乡村旅游发展起步早,带动地区脱贫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皖北地区有着广袤的淮北平原,是安徽省唯一的“一带一路”经过地,但其乡村旅游发展起步晚,尚未发挥出其优势。皖西大别山区生态环境优越,依托“新四军”的红色文化,乡村旅游处于快速发展期。皖江地区、合肥经济圈依托芜湖、合肥等经济发达城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贫困村脱贫。安徽省各地因地制宜,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面对不同的现实环境,不同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主要有3种发展模式。
安徽省在顺利完成“十二五”旅游目标后,在“十三五”期间坚持将旅游与扶贫进行深度融合,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总量快速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增收能力持续增强,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2015年以来,安徽省投入旅游扶贫资金3 650万元,占省级旅游发展资金的46%以上,带动4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3]。贫困人口由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484万人降至2019年底的8.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9.1%降至2019年底的0.16%[4]。2020年4月29日,安徽省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 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安徽旅游扶贫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境与挑战。
1.1.1 特色产业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特色产业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将当地特色产业的资源优化重组包装后作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游览、参与生产过程、考察、学习和购买,能够同时满足游客多方面的旅游要求。以特色产业收入为主,后续依靠旅游盈利,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促使农业产业链延伸,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该模式充分挖掘了产业品牌和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打造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大力培育了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如素有“梨都”之称的安徽省砀山县,依托百万亩果园特色资源优势,创新“农业种植+采摘游+深加工”模式,推出11条精品旅游路线与农事农趣体验旅游村。如“药都”亳州的中医药养生旅游等,开办芍药养生健康节、积极开发药酒、药浴、药膳等中药旅游产品,并大力推广“五禽戏”;利用当地悠久的中药产业,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以产业带动发展,实现增收,脱贫致富,探索特色产业脱贫之路。
1.1.2 生态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生态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依托当地自然景观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发展旅游扶贫。安徽省在旅游扶贫的思路下,坚持“本土化”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旅游精品。该模式的具体形式是“景区+农家乐+乡村体验旅游”。利用当地现有的旅游景区和资源,吸引周边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中,形成与景区、景点共同繁荣的旅游发展格局,最终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目前,安徽省已涌现一批较成熟的生态旅游扶贫典型。如安徽省的西递、宏村有着中国山水画般的独特乡村美景,是国内写生、摄影爱好者打卡地;国家5A级风景区——安徽省八里河镇,河流交织,生态环境较好,是村景合一的综合性旅游休闲观光度假村。
1.1.3 文化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文化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是基于红色教育、宗教文化、民族风情与研学旅游的特色文化旅游扶贫模式,即以特色文化为核心以吸引游客观光游览,增加贫困地区收入,从而实现旅游扶贫。如来安县仰山村依托万亩桃园成立桃花文化旅游节,举办桃花节时有民俗表演、书画摄影大赛、赏花摘桃等活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2011年前,仰山村旅游收入几乎为零。随着仰山村桃花节的开幕,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次。如具有“将军摇篮、红军故乡”之称的金寨县红色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旅游“1+N”带动模式,加大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实现旅游产业富民。
1.2.1 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低,深度不足 积极参与是贫困家庭通过乡村旅游实现增收脱贫的关键环节,是获得利益共享的前提,也是提高自身能力、参与建设家乡的有效途径。参与形式主要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出租土地房屋、贩卖特色旅游产品或直接应聘景区的工作人员等。然而实际生活中,安徽省作为人口大省,劳动力流出较多,贫困地区的家庭为了正常生活,年轻劳动力往往选择外出打工,村里留守老人由于自身观念落后、年龄较大等因素,使其参与乡村旅游程度低;而部分留守的年轻人受专业知识、开发资金、参与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参与较少。专业人才资源的匮乏和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得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较低。
1.2.2 乡村旅游宣传力度小,难以精准定位品牌 安徽各级政府虽积极投入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但也出现了部分地区宣传不到位,特色景区或特色项目的知晓度不高等问题。景区缺少知名度,客源市场仅局限于周边地区,省外市场未打开。安徽省的旅游扶贫虽处于快速发展期,但对特色品牌的发掘力度不够。旅游产品同质化较高,缺乏创新性。在调研时发现,安徽省的乡村旅游多以游览观光、采摘和农家乐为主,同质化严重,缺乏参与性的旅游项目,不能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在众多相同的旅游市场中如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安徽省乡村旅游扶贫中不可逃避的问题。
1.2.3 基础设施落后,智慧化管理缺失 安徽省的乡村旅游资源大部分分布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农村地区。据笔者实地调研发现,部分乡村旅游景区存在旅游标识不足、交通不便、景区厕所简陋等问题。也有部分乡村旅游景区因为开发较早,景区设备老化,移动通信设施建设不够,早期的道路规划已不适日益增加的游客群。有的景区交通不便,无法实现高铁、铁路、高速与景区的互通互联;有的景区配套设施薄弱、接待服务水平低,破坏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且由于技术、资金的缺乏,多数景区并未实现智慧旅游,乡村旅游的智能化体验不高。
1.2.4 缺少科学规划,精准开发水平低 安徽省一些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盲目开发、旅游产品依靠“山寨”、未能结合当地风土人情进行科学有序的建设,仅对某地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单独开发,未考虑与整个区域开发旅游大系统的协调性。个别地方出现没有研究市场、面向市场,存在重复建设和一哄而上现象;或任由投资者盲目开发建设,未考虑乡村旅游中对历史风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破坏了乡村原本的历史风貌,乡村建设陷入城市化的误区。
通过政策帮扶、资金支持、教育培训等手段,引领当地农民进入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乡村居民增收,并全面完善贫困家庭的参与机制,紧密联系其切身利益,努力开阔当地贫困家庭的思想和观念,让贫困家庭充分参与关乎自己家乡的发展建设。在吸引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一味依靠外来人才,要主动培育当地居民中具有领导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人才。积极挖掘、培育、政策扶持乡村旅游优秀示范户,充分发挥“本土能人”对当地旅游资源更熟悉的优势,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能更好地因地制宜。
乡村旅游扶贫是一项重大的国家工程,仅仅依靠政府组织和当地贫困户的参与远远不够,需要多方力量互相协助。政府要提供资金,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出台相应补偿政策。同时,政府要重视社会和市场的作用,积极动员社会企业和社会优秀人才参与到旅游扶贫队伍中。社会企业通过出资控股,当地农户通过出售土地承包权、农产品、劳动力等形式入股。当地农户不仅能通过乡村旅游获得收益,也能通过股东权益获得分红,继而实现脱贫致富。
网络营销,尤其是抖音、微博等新媒体营销是一种受众广、成本低、效果较好的营销方式。借助微博、微信、纪录片、微电影、抖音、快手等网络媒体,积极发展线上线下的乡村旅游推广营销,不仅能够全方位展现当地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也有助于打造旅游品牌,同时由于新媒体及时沟通的特点,也极大方便了解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建议。通过互联网,旅游产品也可以线上预定与直播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如砀山县政府与某平台第一女主播合作,直播推荐砀山县特色农产品,10余min就帮当地村民卖掉7.5万kg的砀山桃,成交额达150万元[5]。当地政府或企业亦可整合资源,建设乡村旅游官方网站,推出乡村旅游微信小程序或App,丰富并宣传乡村旅游信息。
要突出特色,积极树立当地旅游的品牌形象,提高乡村旅游生命力。安徽省不同地域有着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地貌特色,各村应从实际出发,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以品牌意识挖掘地方旅游资源,做到乡村旅游品牌的特色性和差异性,既要突出亮点,也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政府要加大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当地的道路交通、网络、水电、旅游厕所、旅游休息区、旅游停车场及旅游区的绿化和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硬件配套服务。游客体验是乡村旅游产业化重要的一环,应从服务硬件方面提高乡村旅游服务的品质。做好乡村旅游的智能化设计,利用大数据做好乡村旅游的市场调研和游客需求感知,提高乡村旅游的智慧性。同时利用收集的海量信息和数据,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而高效的服务,如游客旅游线路的个性化定制、旅游区线上查询服务等。
要提高旅游服务区村民的工作意识,组织村民学习优秀示范旅游区的先进经验。对旅游区工作的村民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与旅游知识水平,及时满足游客要求,提升顾客体验感。
一个区域的旅游产业若无前期合乎实际的科学规划,后续的旅游开发将会陷入盲目和资金浪费的局面。乡村旅游应在政府主导和市场发展相协调下,结合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区域旅游网络建设战略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规划。
要加强旅游扶贫产业链整合。乡村旅游能够大力促进农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是拓展农业附加值、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渠道。各地应因地制宜,对农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推进旅游业与当地农业、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安徽省的乡村旅游要逐渐脱离以“农家乐”为主的初级旅游模式,把乡村旅游作为“美丽安徽”的形象窗口,积极扩展省外市场。
乡村旅游扶贫对中国农村的贫困治理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不仅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也有利于带动农村的产业升级从而打破贫困传递机制。安徽省大力贯彻实行中央旅游扶贫的指示,投入资金进行乡村旅游发展。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潜力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也使安徽具备了旅游扶贫的先天条件。乡村旅游正成为安徽省扶贫的中坚力量,到2018年,全省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6.72亿人次,带动40万贫困人口脱贫[6]。安徽省的全面脱贫任务也已经基本完成,全省建立的旅游扶贫村数据库、旅游扶贫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等为后续的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