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红,王海燕
(甘肃省西和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甘肃西和742100)
西和县历年小麦秋播面积保持在1.33 多万hm2,是广大群众的主要口粮,为了贯彻“集成技术措施,全面均衡增产”的原则,有必要在秋播工作中强化推广几个重点技术措施。
据调查,当前小麦品种名称多样化,以什么品种作为主推品种,缺乏有效的试验数据,在生产中难以找到依存度较高的可信品种推广大田生产,且农户对品种管理与重视程度远不及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串换互换积极性低,品种混杂现象较多,“爷孙三代,四世同堂”的情况又有重现,造成长势不一,难以有效管理。当家品种单调而老化,如西高山等乡镇仍然大面积种植潘林等老品种,群众反映生产挂面较好,而对优质小麦等替代品种引入不足,因而难以满足人们对于高精粉品质的需求。以何品种作为接班品种,没有前瞻性的指导性结论,造成盲目无序的发展。
目前,种植模式仍以撒播旋耕为主。在畜耕退出历史舞台后,以小型旋耕机械为主的播种方式虽然兼具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便等多重优势,但也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下籽量大,其深者不出苗或出苗势弱,其浅者死苗较多或野鸡鸟食较多,唯有适当深度的种子才能成为有效苗。其次,旋耕播种的小麦由于土壤虚泛,而本区域是旱作雨养农业区,冬干年份,以旱作农业为主的麦田,在越冬时容易出现土虚吊根死苗的现象。要预计气候因素确定下籽量的增减难度较大。
盲目施用化肥,土壤生态失衡。农户不能根据肥料的特性和小麦需肥规律科学配方施肥,浪费化肥严重,偏用化肥(尤其是重氮、轻磷、忽视钾肥)的现象依然普遍,对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施用不足,严重破坏了土壤理化性质及活性微生物关系,土壤酸化板结,结构性质变劣,对微量元素更无施用意识,导致小麦生理失调,抗性降低。
播前拌种措施缺失,现病后通过提高农药浓度和施用次数来应对,使得麦田生态失衡,病虫害严重,并造成环境污染。对“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解还较淡漠。
以往“地耕三伏暴晒,麦镇三冬表实”等对土壤耕作的晒垡、冻垡等农艺措施丢失殆尽,致使田间杂草泛滥,除草剂使用超量,土壤团粒破坏,种地养地意识淡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麦镇三冬”等措施基本忘却,冬麦冻死现象时有发生。倒茬、轮作制度不力,预防不严,地下害虫、全蚀病等不可视病虫害问题各地发病较多。
在“三夏”期间根据墒情,合理机械深翻(20~30 cm),对大土块进行晒垡,待“三伏”末期,草籽发芽后再进行翻耕耙耱。倒不过茬口而准备秋播的地块,在播前1 星期左右结合施基肥浅耕,做到无大土块、无根茬残留、地表平整。忌重茬连作,通过倒茬、轮作或轮休,改种为玉米、油菜、马铃薯、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可明显降低发病。
依托技术单位坚持每年引进优良品种,制定优选方案,淘汰退化品种,优化当家品种,选择接班品种,做到优良品种不断档,良种覆盖率不下滑,不同区域的种质资源替换丰富。品种选择要注重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表现优良,并兼顾品种特性和生产水平科学合理选用,实现优质与高产的统一。引种工作中,适度筛选引进专用型高精品种,以满足不同加工需求,延长产业链条。种子要求纯度高、干净饱满。播前晒种,以增强发芽势。
对于旋耕播种的小麦倡导冬前镇压,可弥合土缝,防止跑墒透风、抗旱、抗寒等理化功能下降,如有冬旱现象,易造成出苗不齐、干冻死苗,镇压、撒施农肥、压薄土等方法可有效促进保苗壮苗。有条件的可实行冬灌,把旧时的农业技艺重拾应用。
西和县南北播期各有差异,但由于暖冬现象的经常出现,可合理推行“适期晚播”技术,防止冬旺死苗。播种太晚,则要相应增加播量。做到“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立足干旱抢墒播种。小麦宽幅条播技术是以扩播幅、增行距、促匀播为核心的高产栽培技术,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提高出苗整齐度,无缺苗断垄、无疙瘩苗现象[1]。有条件的地域可采用精量宽幅匀播等机械条播技术,以利节约下籽量,出苗整齐,群体均匀,节约成本,提质增效。
针对西和县小麦秋冬季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状况,采取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融合的防控策略,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技术,种植抗病品种,有效控制秋冬季小麦病虫草害,为全年小麦病虫害防控打好基础[2]。
播前拌种是防控病害的重要措施,小麦锈病在西和县既能越冬,又能越夏,是小麦的主要病害,只有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播前拌种,播后防控,采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防病于未然。全面落实“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小麦条锈病等秋冬季病虫害预防控制措施,杜绝“白籽下种”,使秋苗防治处置率达到全覆盖的有效防控总体目标。
2.5.1 小麦秋播药剂拌种针对的主要病害和区域分布[3]
2.5.1.1 小麦条锈病,兼治小麦白粉病。分布在西和县各区域,但以中部片区的小麦条锈病越夏区和秋苗发病区为主。小麦条锈病越夏区用人工铲除和喷施除草剂的方法清除自生麦苗;播种时期根据墒情,采取适期晚播,减轻苗期条锈病的侵染,压低秋苗菌源量和发病概率。
2.5.1.2 土传病害,主要是全蚀病、根腐病。不规则分布在西和县南部片区西汉水流域的川坝河谷区及其他土壤湿度较大的地区,重点在蒿林、西高山等地小麦全蚀病易发区。
2.5.1.3 系统侵染病害,主要有黑穗病。根据土壤带菌量和个别品种往年的发病情况判断,没有固定的发生区域,此类病害在西和县发生较少。
2.5.2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药剂拌种防治措施 采用药剂拌种防治小麦病虫害应采用分区治理的办法,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种类,确定拌种药剂的种类、施药方式和用药量。
2.5.2.1 小麦条锈病易发区的防治。可选用具有内吸传导性、持效期长的三唑类杀菌剂,如三唑酮等,各地根据药源情况选用;对于苗期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和交替为害的地区,宜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混合拌种,达到兼治地下害虫、吸浆虫、蚜虫等苗期害虫的目的。
2.5.2.2 黑穗病、全蚀病和白粉病等病害的防治。采用三唑酮或戊唑醇药剂拌种不仅可防治麦类黑穗病,还可有效控制冬前小麦锈病、全蚀病、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减少越冬菌量。小麦全蚀病严重发生区,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对怀疑带病种子可采用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进行种子拌种或包衣处理,具有很好的防效[2]。
2.5.2.3 地下害虫的防治。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采用辛硫磷等药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严重发生区采用辛硫磷颗粒剂土壤处理和种子拌种相结合进行防治。
2.5.2.4 多种病害和害虫混合发生区,可大力推广应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3]。
在当前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在肥料施用工作中,坚持“重视施用农家肥,有机结合无机肥,氮磷钾肥配方施肥,叶肥微肥做补充”的肥料施用原则,在土壤耕地地力提升措施中,大力推广“重施基肥培土,坚持生物有机,立足长效缓释,叶微互补施肥,全面营养配方”。以稳氮、增磷、施钾、补微为技术要领,科学施肥,促进冬前苗壮苗肥,提高抗逆性。同时,推行农药化肥“双减”方案实施,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方案,培训引导群众理解农家肥无害化处理的优点,明白肥与粪的区别,加大宣传增施有机肥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根据群众的施肥习惯和肥料特性,提倡省力省工化,对磷肥改为与农家肥混合堆沤腐熟后“一炮轰”作基肥;氮肥后移,即70%氮肥作基肥,30%氮肥作追肥于返青期施用,促进苗期“胎儿里富”;拔节期开始补钾,根据丰缺,分多次叶面喷施。力求全营养、促壮苗、抗病害、原生态、品质纯的绿色生产工作目标,提高小麦品质。
秋播工作是事关来年粮食丰收的基础。狠抓秋播工作落实,坚持以现代农业生产为基础的“集成综合技术,配方施肥先行,植保防控陪伴,技物投用并举”工作思路,使技术管理融合到一起进行,促成既省工、省时、省力,又能起到集成技术的交叉效应。发挥技术部门资源优势,强化试验、示范、推广的引导作用,突出主推技术,通过观摩让群众对技术要领熟化于心。推进旱作节水、省肥、优质、高产和精播栽培、综合防治等集成措施实施,应用高效优质新品种及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抗病虫品种区域示范与效益评估,广泛宣传合理的轮作倒茬和土地轮休制度,建立以优质和绿色为重点的生产模式,确保小麦生产向主攻单产、大面积均衡增长的高产优质方向迈进,借助科技之力助推西和县秋播工作提质增效、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