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发
(甘肃省古浪县平顶山林场,甘肃古浪733100)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阔,达到445万km2,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冬春季节较长,夏秋季节较短,且水资源贫乏,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特殊的气候导致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严重的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现象,地区生态环境体系较为脆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林业工作人员积极引进多种先进技术,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开展造林工作,以期改善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等问题,优化地区生态系统。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工作人员要开展造林活动,就要更新造林技术理念,认识到树木品种对于树木栽植成活率的影响与作用,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能够满足地区自然气候条件的品种。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认真考察各个品种的品质与生长能力,选择对沙质土地具有较强适应能力、抗旱能力的树种,认识到树种的生长规律与造林地区实际情况间的内在关系,尽可能地保证“适地适树”。在树种选择过程中,综合考量3个方面,一是保证树木品种能够适应造林区域干旱、半干旱的条件;二是确定树木品种能够满足本次造林活动的目标与生态建设需求;三是保证栽植人员具备干旱地区栽植工作经验[1]。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工作人员要提高造林成效,就要选择合适的栽植时间,要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情况,在春季或者秋季进行种植。如果工作人员不需要考虑贮藏苗木的问题,就可以选择树木根系生长能力较强的季节,如春季;如果干旱半干旱情况较为严重,工作人员可以选择秋季开展造林活动,每年9—10月土壤水分蒸发能力较弱,土壤中的水分流失速度较慢,且还没有进入冻结期,十分适合苗木栽植。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在夏季不造林,因为这一时期土壤中的水分集中在土壤上层,水分蒸发速度快,不利于树木扎根。
严格控制造林密度,通过调整树木之间的栽植距离,优化造林效果。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很难实现大面积覆盖植被的目标。要进行造林活动,就要考虑到“栽植密度过大,土壤压力增加,促使土壤供水能力无法满足”的问题,种植过大密度的树木不仅不利于林木的生长,而且会降低林木的栽植成活率,提高造林成本。基于此,工作人员要综合考虑树木的材质、品种、干型、种植区域等因素,结合树木生长后期的观赏价值与防护能力,调整树木的种植密度[2]。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华山松纯林与旱冬瓜进行混合搭配栽植,控制密度参数为4 m(22 m×2 m)、2 505 株 /hm2。
首先,选择“袋装泥浆”辅助造林。“袋装泥浆”就是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比例,调整营养土与水的量,结合干旱半干旱地区栽植树苗的生长规律与栽植地区的气候情况,并结合本地区的地质水文条件,制作“袋装泥浆”,为树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制作“袋装泥浆”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塑料袋中灌入合适的泥浆,并在塑料袋下方打出4~5个小孔,为苗木根系的生长提供便利。之后,将苗木根系放入袋装泥浆中,与泥浆一起栽植,浇水填土,从而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其次,引进容器苗造林技术。这一技术的核心就是将苗木放在特定的容器中培育。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苗木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容器,让苗木在容器中生长,促使苗木根系吸收足够的养分与水分,保证苗木根系完整,以此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最后,引进裁剪枝干技术。根据栽种苗木的发芽能力,对树木进行剪枝去干,对苗木裸露在外的大部分枝干进行修剪,以此减少苗木对水分与养分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苗木侧芽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结合不同苗木的不同情况,根据其裸露在外的树木高度,在距离土地30%高度的位置进行修剪[3]。
第一,整地造林。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灵活运用整地技术,优化造林环境,提高造林成效。工作人员要形成正确的整地造林观念,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与透水性为目标,通过整地工作,调整土壤结构与成分,提升种植区域土壤的蓄水能力,为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整地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树木生长需求与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局部调整,比如设置水平沟、鱼鳞坑等。此外,控制整地时间。
第二,覆膜造林。“覆膜”是现如今各个地区开展造林活动中较为常用的保水抗旱手段,能够有效维持土壤中的水分,减少土壤中的水分流失。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活动中,要根据资金储备情况,结合苗木栽植需求,选择合适材料的地膜,充分体现覆盖地膜的优势,提高地区造林水平。
第三,截干造林。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截干”就是去掉树木上的侧芽与枝干,有效减少树木整体的养分与水分吸收能力,避免水分通过皮孔、叶片部分蒸发,避免出现树木枝干冻伤的情况。
第四,保水剂使用技术。保水剂是一种具有较强吸水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将其运用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活动中,能够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水与保水剂的比例为200∶1。
应根据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能够满足地区实际情况的造林计划。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选择具有抗旱能力的树种、确定合适的抗旱造林时间、控制造林密度、开展抗旱造林综合管理、重点开展抗旱工作,以此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树木的成活率,解决地区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