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武都区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2020-12-18 07:44寇旭东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5期
关键词:武都村委水价

寇旭东

(陇南市武都区城市建设经营投资公司,甘肃陇南746000)

根据《关于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编制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应重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1 陇南市武都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位居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成龙江中游,地理坐标东经104°34′~105°38′、北纬32°48′~33°43′。全区辖36个乡(镇)、684个村、1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8.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辖区面积4 683 km2,东西宽97 km,南北长100.35 km,耕地4.68万hm2,林地和疏林地约12.67万hm2,呈“七山二林一分田”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4.5℃,年均无霜期150~270 d,多年平均降水量471 mm,由于地处南北气候带和植物区系过渡区,属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形成北亚热、暖温、温凉、温寒等气候带,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各类粮食作物,植物有红豆杉、香樟木、红椿木、苦桃木等珍稀用材木及梨、桃、李、核桃、板栗、柑橘、油橄榄等果木100多种,还有药材杜仲、三七、天麻、桔梗等400多种。全区大体可分为川坝河谷区、半山干旱区、高寒阴湿区和林缘区4类。

2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现状

2.1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武都区地处甘肃南部山丘区,土地面积有限,灌溉单元较小,水利工程主要以小型工程为主。因此,十分重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按照“三水并用,六水齐抓”的建设目标,努力推进与现代农业相匹配的水利体系,建成了一大批小型水利工程。截至2013年底,累计发展各类水利工程1 955项,其中发展电灌渠道等灌溉工程912项,灌溉面积1.21万hm2;河堤工程治理长度124.78 km,护地0.3万hm2,保护人口12.24万人;饮水安全工程762处,解决了31.58万人、8.37万头(匹)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修建集雨节灌水窖1.18万眼,新发展补灌面积0.21万hm2,建成小水电站33座、装机41台、总容量26 744 kW。水利工程年供水量已达6 109万m3,控制水量达7 040万m3。

面对水利发展的新定位、新形势、新要求,武都区水利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比重的下降,武都区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建设、管理资金供需矛盾突出,资金筹措难度大。小型水利工程主要由政府投资兴建,由受益单位使用管理,重建轻管和粗放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设施效益的充分发挥。总体来讲,存在组织难、投入难、管理难的问题。

2.2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2.2.1 供水工程管理情况 自2005年以来,武都区新建饮水安全工程147处,解决了14.5万人的饮水问题。灾后重建实施饮水工程117处,解决了7.9万人的饮水问题。为了加强项目建后管理,水利部门积极探索,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依托供水项目,在经济条件相对宽裕、集中连片、交通便利、相对缺水的安化、东江、三河等地组建了自来水分公司,涉及51个村、8万多人的供水任务。各公司按照自流引水和电提供水的方式由区物价局核定水价,安化自来水分公司水价2.5元/m3,东江自来水分公司水价2.7元/m3,三河自来水分公司水价2.2元/m3,各公司按核定水价收取费用,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转。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公司化运作具有一定的优势。

对交通不便、难以集中连片的饮水工程建成后,移交村委,由村委召开群众大会选举人员进行看管,乡(镇)水管站监督运营,水价由用水户集体讨论决定,每月或每季度收取水费用于工程的维修管理,确保工程正常供水;对自流引水114处项目,由于无提水成本,由村委召开群众大会讨论确定水价,每户每年上交水费20元,如出现工程重大维修问题,由村委组织全村群众投工集资进行维修;对利用集雨水窖饮水的11处项目,由国家投资补助工程建筑材料,农户自建、自管、自用。

2.2.2 灌溉工程管理情况 自2008年以来,武都区共建成各类灌溉工程101项,管理模式有2类。一类是种植大户管理模式。项目建成后,使用权移交业主,工程所有权归当地政府,业主不能作为私有财产转让工程。项目移交后由业主自己负责日常运行管理维护;另一类是村级管理、当地水管站监督的模式。项目建成移交村委后,村委召开村民大会,选择有一定管理经验且热心水利事业的村民进行管理。水价按灌溉设备耗电量、看管人员工资、维修费等确定。

2.2.3 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情况 一类是城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由政府指定的相关部门代政府具体管护,如城区白龙江北堤、北峪河东、西堤防由区城防管理站具体负责管护,白龙江南堤由区住建局具体代政府管护,管护和运行费用均由财政负担;另一类是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这类工程的管护主体是政府、水利部门和村集体,具体管护任务由受益村社承担,管护和运行费用基本无法落实。由于地方政府和水利部门无法落实管护维修费用,经常出现公益性水利工程破坏后无人管理维修的现象。

3 拟解决的问题

本次改革的主要范围是武都区已建和在建的灌溉工程和城乡供水工程等。一是转换运行机制。在分类明确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基础上,可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用水合作组织、公司化运行管理等多种形式,灵活转换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二是明确管护责任。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避免在项目建设管理中出现“大包大揽”现象和工程运行期间的“无人看管”现象。通过转换运行机制和明确管护责任,逐步解决项目建设组织难、投入难、管理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武都村委水价
武都地区张家坪钴矿地质特征及意义
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地位的探究
陇南市武都区无刺花椒考察报告
农村土地征收关系和补偿标准浅议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武都区裕河金丝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厚积薄发大有可为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
武都电站上调上网电价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水价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