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繁)种农作物基层植物检疫工作现状与对策

2020-12-18 07:44张玉梅李树森王德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5期
关键词:植物检疫调运植保

张玉梅,赵 亮,李树森,王德珍

(甘肃省临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临泽734200)

为有效防止植物检疫对象及其他危险性农业有害生物传入(出),保护农作物制(繁)种基地生态环境安全和种子生产安全,切实维护广大农户及种子繁育生产者的利益,促进种子产业安全生产,近年来临泽县加强植物检疫工作,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把植物检疫关口,在农作物制(繁)种检疫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基层检疫工作现状

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辖7个镇71个行政村,有灌溉耕地3.45万hm2。201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18万hm2,生产玉米、各种制(繁)种农作物、果蔬、中药材及其他农产品。当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6.92万hm2(次),防治面积7.49万hm2(次)。开展了玉米、蔬菜等产地检疫1.746万hm2(次),检疫品种(组合)、亲本繁殖材料等706个,检疫率100%。调出种子、苗木及农产品共计1 262批(次)5 311万kg,受检率达100%。

2004年根据甘肃省农牧厅植保植检站《关于在植物检疫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的通知》精神、《植物检疫条例》和1995年《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第四条的规定,临泽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成立甘肃省临泽县植保植检站的通知》,成立了县植保植检站,属县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与县农技中心合署办公。目前从事植保植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有5人,以服务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为主,开展病虫监测预报与防控培训指导、植物检疫执法、检疫审批、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普查、重大疫情封锁检疫和农药管理等工作。

2 检疫措施及成效

2.1 为创建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大县提供了安全保障

近年来,临泽县抢抓政策机遇,以打造全国现代化玉米制种示范基地为目标,建设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产业园核心区基地0.92万hm2,先后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全国首批农作物制种大县财政转移支付专项奖补政策试点县,制种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2.2 对检疫资料进行了建档分类管理

对境内农作物制(繁)种的30家生产单位推行建档分类管理,开展亲本证明材料审核和调运亲本复检,申报复检玉米亲本材料685个、蔬菜亲本材料21个,复检共计65批(次)135万kg,复检率达100%,检疫工作可查可溯。

2.3 严格开展了产地检疫及调运检疫

对境内所有制(繁)种农作物开展产地检疫,采集田间检疫影像资料、调查记录等1 270份,没有发生违规调运案件和检疫对象,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279份,有效预防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和传出,保护了基地生产安全。

2.4 建立了基地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与县种子管理局协同开展生产基地核查,执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办法》,把好企业准入关口,全面落实县、镇两级准入和企业、农户双向选择、基地备案认定、属地管理、合同签订制度,形成玉米制种企业准入退出机制,维护正常的企业基地管理秩序[1]。严格落实技术规程,实行安全隔离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地检疫监管到位,为推进植物检疫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5 植保技术得到进一步落实

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作为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动员培训和鼓励生产单位推广落实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及绿色防控技术,将专业化统防统治与村社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相结合,有效控制和降低了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几率。

2.6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为植物检疫工作发挥了监测预警作用

设立病虫害监测点107个,其中常规监测点24个,建立疫情监测阻截带监测点21个。加强监测调查,及时掌握田间病虫害发生动态,为植物检疫工作发挥了良好的预警作用。

2.7 加大了检疫法规宣传培训力度

通过召开全县植物检疫工作专题会议、现场指导等方式,为制(繁)种单位生产基地技术人员和农户开展了植物检疫法规和防控技术培训服务,提高了群众对检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 面临的困难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迅速发展,农作物种植结构大幅度调整优化,种子产业也呈蓬勃发展态势,交通运输快捷便利,农产品调运更趋频繁,国内外重大有害生物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已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将更加严峻。

3.1 基层检疫工作责任重大

农作物制(繁)种生产单位和品种(组合)、亲本繁殖材料较多,生产面积大,调运频繁,监控难度加大,危险性病虫草害传播几率增加,植物检疫工作责任重大。

3.2 基层检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放、管、服”改革及属地管理制度的推行,自2013年起国外引种疫情监测工作交由种植地植物检疫机构,原由省、市业务部门承办的工作,逐步下放到县级承办,但是基层植物检疫机构人员数量并没有随之增加,基层承担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

4 存在的问题

4.1 队伍结构老化且知识储备更新不足,与现代农业发展不适应

临泽县专门从事植物检疫的5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54岁,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对基层植物检疫人员业务培训相对滞后,素质提升缓慢。受人员与装备条件的限制,基层植物检疫只能应用一些简单的快速检测技术,靠“目测”是普遍现象,对隐藏性强的检疫对象监测还存在较大盲点,检疫手段落后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

4.2 检疫工作经费不足,人员晋升空间趋紧

自2015年国家取消植物检疫费收费项目后,本级财政拨付经费明显不足。人员日常精力主要用于植物检疫、农药监管行政执法和农作物病虫害调查、监测预警以及指导防控等公益服务,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安排下达的工作任务,很难专门抽出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项目及科研成果鉴定验收等有助于职称晋升的相关工作。为基层检疫人员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赛和课题研究等有助于职称晋升所搭建的平台和空间都很狭小,检疫事业发展后劲不足。

5 对策与建议

5.1 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植物检疫

5.1.1 坚持检疫申报及亲本复检制度 对开展农作物制(繁)种的所有生产单位落实申报备案制度,填报《种子繁育亲本复检申报表》,登记制(繁)种面积、组合、亲本名称及来源、用种单位、繁育地点等详细情况。对申报的繁育材料分品种采取抽样复检,准确掌握亲本材料是否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

5.1.2 及时对库存种子进行审核复检 种子生产单位对上年度已检疫合格、但未调运的库存种子进行分品种、数量申报复检,复检结果作为办理调运检疫的依据。

5.1.3 严格资质审查 生产单位提交营业执照、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等资料,经联网审核后存档备查,并由生产单位提交当年生产品种真实性承诺书、具体承办检疫事宜工作人员委托书(介绍信)及身份证复印件。

5.1.4 按照产地检疫操作规程做好检查记录 每年5—6月份,对生产单位填报的产地检疫申报表核实繁育品种(组合)名称、面积、地点等相关信息。6—8月份,对制种基地开展产地检疫,以品种(组合)为单元,按照检疫规程进行检疫和田间记载,摄取影像资料,受检率达到100%。对检疫合格的种子及生产单位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

5.1.5 理顺调运检疫签证程序 在种子调运前,运用全国植物检疫网络系统平台办理《植物检疫证书》。受理审核从县境外调运种子和办理调运检疫业务的生产单位,调入种子(苗)之前应有调入地的《植物检疫调运要求书》,调入时要有随货携带调出地植物检疫机构签发的《植物检疫证书》。

5.2 严格落实对外引种疫情监测制度

根据《国外引种检疫审批管理办法》和甘肃省植保植检站《关于国外引种疫情监测实行属地管理的通知》精神和相关要求,自2013年起国外引种疫情监测工作交由种植地植物检疫机构进行。承担外繁业务的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引种检疫审批制度。对首次引进主要农作物、原产地疫情不清的种子(苗)及其他高风险种子(苗),进行原产地疫情发生情况调查和落实引种隔离试种制度措施。生产单位及时向省植保植检站上报引进种子(苗)种植计划,由市植保植检站制定疫情监测方案并安排监测工作,负责本市辖区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县植保植检站具体承担疫情监测和处置任务,疫情监测结束后根据检疫结果出具疫情监测报告。在监测中发现疫情时,按《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逐级上报,并在疫情确认后迅速制定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5.3 加大植物检疫执法查处力度

以农作物种子(苗)繁育基地和生产经营单位为重点对象,以违规引种、违规生产调运、销售未经检疫的种子(苗)为重点检查内容,严格落实引种检疫审批、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疫情处置制度,设立监督电话,开展检疫执法专项检查,加大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提升植物检疫监管水平。

5.4 完善植物检疫法规制度

要逐步健全新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植物检疫条例》和实施细则,细化处罚标准和强制措施,明确管理部门职责权限,确保检疫工作权责一致,为开展农业植物检疫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5.5 不断强化植物检疫培训工作

根据基层检疫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每年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拓宽基层人员的知识和视野,充分应用现代化监测和检疫设备设施,提高监测水平和检疫能力,培养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植保植检人才队伍,更好地指导服务于基层生产,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

5.6 落实植物检疫经费保障激励机制

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植保植检人员的关心关爱,为基层植物检疫人员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待遇和创造学习必要条件。每1~2年表彰奖励一批植保植检专业技术人员和开展1次技能比赛,提高基层检疫技术能力。充分保障植物检疫经费,将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与重大农业植物疫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等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改善植物检疫装备条件,夯实基层植物检疫基础,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检疫的水平。

猜你喜欢
植物检疫调运植保
基于人员分配的舰载机出动调运指挥模型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大宁县:开展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阳泉市 开展农业植物检疫知识培训
新增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马铃薯金线虫
2019年吉林省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德惠市举行
农业部:鼓励规模养殖,集中屠宰,限制畜禽调运
调运肉牛应激反应继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防洪物资调运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