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刘淑娟 任建平
调查采用随机等间距抽样法,从南席镇、石象镇、后河镇分别随机抽取2~3 个村,每个村随机等间距抽取20 个农户进行调查。同时,每个乡镇随机抽取3~5个肥料经销点,对肥料经销商开展调查,共调查农户180 户,15 个肥料经销点,摸清了辖区内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施肥方法、肥料品种与施肥量。农作物施肥状况调查与分析以年度内播种农作物计,施肥量以氮(N)、磷(P2O5)、钾(K2O)纯量计。
调查样本360 个,其中小麦样本180 个、玉米样本97 个、花生样本53 个、大豆样本30 个。耕地土壤类型有褐土、潮土、砂姜黑土。
(一)小麦施肥状况
1.全生育期的施肥量及施肥结构科学合理。每667 m2平均施肥量26.41 kg,其中氮肥13.55 kg、磷肥8.39 kg、钾肥4.47 kg,氮:磷:钾为1:0.62:0.33 。
2.全生育2 次施肥模式。全生育期施肥2 次,其中一次性施肥(一基)面积44.59 hm2,占调查面积的72.26%;二次施肥(一基一追)面积17.12 hm2,占调查面积的27.74%。基肥每667 m2平均施肥量25.29 kg,其 中 氮 肥12.45 kg、磷 肥8.39 kg、钾 肥4.45 kg。返青期至拔节期追肥,平均每667 m2施肥量29.32 kg,其中氮肥16.41 kg、磷肥8.40 kg、钾肥4.51 kg。
3.复混肥、尿素是主要用肥种类。麦播期基肥选用的肥料为三元素复合肥料,追肥则以尿素为主。
4.基肥和追肥方式。小麦主要以小型拖拉机携带施肥机耕地前撒施的方式,机械撒施面积占调查面积的59.4%,人工撒施面积占调查面积的40.6%。追肥采用人工耧条施、随水撒施等方式,条施面积占调查面积的19.7%,随水冲施面积占调查面积的81.3%。
60例患者均有动脉斑块形成,其中57例并伴有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其中,斑块在左侧大脑中动脉及右侧大脑后动脉的有6例患者,这6例患者均伴有重度狭窄或管腔闭塞;有3例斑块在右侧大脑中动脉及左侧大脑前动脉,3例患者管腔狭窄为重度或次完全闭塞;15例斑块在左侧大脑中动脉,管腔狭窄为重度或次闭塞;18例斑块在右侧大脑中动脉,伴有管腔狭窄次闭塞;10例斑块形成在右侧大脑后动脉部位,管腔狭窄重度或次闭塞;8例斑块在左侧大脑后动脉部形成,其中5例管腔狭窄重度或次闭塞,剩余3例患者无血管狭窄或闭塞表现。
(二)玉米施肥状况
1.全生育期的施肥量及施肥结构科学合理。每667 m2平均施肥量22.33 kg,其中氮肥16.69 kg、磷肥2.90 kg、钾肥2.74 kg,氮:磷:钾为1:0.17:0.16 。
2.全生育2 次施肥模式。全生育期施肥2 次,其中一次性施肥(一基)面积28.65 hm2,占调查面积的86.64%;二次施肥(一基一追)面积4.42 hm2,占调查面积的13.36%。基肥每667 m2平均施肥量21.35 kg,其中氮肥15.74 kg、磷肥2.88 kg、钾肥2.73 kg。大喇叭口期追肥,每667 m2平均施肥量22.39 kg,其中氮肥16.69 kg、磷肥2.90 kg、钾肥2.80 kg,
3.复混肥、尿素是主要用肥种类。玉米种肥同播选用的肥料种类主要有掺混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追肥则以尿素为主。
4.施肥方式。基肥主要以大中型机械种肥同播的施肥方式,施肥深度10 cm。追肥采用人工随水撒施的施肥方式。
(三)花生施肥状况
1.全生育期的施肥量及施肥结构科学合理。每667 m2平均施肥量26.04 kg,其中氮肥9.11 kg、磷肥11.07 kg、钾肥5.86 kg,氮:磷:钾为1:1.22:0.64。
2.施肥方式。主要采用小麦收获旋耕后种肥同播的施肥方式,施肥面积占花生调查面积的87.8%;二次追肥主要在花生初花期人工开沟追施,占花生调查面积的86.1%,肥料以复合肥为主。
(四)大豆施肥状况
1.全生育期的施肥量及施肥结构科学合理。每667 m2平均施肥量7.49 kg,其中氮肥2.53 kg、磷肥3.02 kg、钾肥1.94 kg,氮:磷:钾为1.00:1.19:0.77。
2.施肥方式。主要采用小麦收获后免耕种肥同播的施肥方式,不施肥面积为1.07 hm2,占调查面积的20.1%,没有二次施肥。
(五)总体施肥情况
根据长葛市统计局2016—2018 年统计全市化肥施用情况得知,长葛市化肥施用量2016 年为44692 t、2017 年为41727 t、2018 年为38376 t,2016—2018 年全市化肥总用量是逐年减少的,单质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数量均逐年减少。分析主要原因,一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广大农民盲目购肥施肥的情况有效得以改变,由长期以来施用单质肥料,转变为施用配方肥和配方合理的复合肥。二是通过农业部门的引导,加上近两年玉米价格持续走低,种粮大户等规模化经营主体和农民改进了耕作方式,种植结构得到了调整,“小麦—玉米”轮作改为“小麦—大豆”轮作,改善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施用量。
(一)施肥量偏大
虽然农业技术人员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但大部分农户通过增加化肥施用量来获取高产这种思想仍较为普遍,盲目施肥、经验施肥、过量施肥现象时有发生。
(二)施肥方法不科学
一次性施肥面积大,化肥撒施、浅施、随水冲施现象仍然存在。由于专业化服务组织少,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服务不足等原因,机械化施肥、水肥一体化高效精准施肥方式面积不大。
(三)施肥结构不尽合理
缓释肥、专用水溶肥等新型肥料施用面积不大,忽视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的使用。由于新型肥料价格较高,大部分土地种植为农户分散经营,推行施肥新技术、化肥新品种的难度较大。
(一)农业技术人员要加强与种植大户、种植合作社的沟通与联系,在农作物生产关键时期,组织测产观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使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二)依托社会化服务组织、化肥减量增效等项目,加大肥料新品种、有机肥的推广补贴力度。做好新型肥料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三)政策扶持,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扩大机械施肥面积,提高肥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