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恶性血液病患者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临床疗效

2020-12-18 01:47
云南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血液病环素青霉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恶性血液病为源自造血系统的疾病,患者一般自身造血和免疫功能较弱,在采取去甲基化药物及放化疗等措施治疗后,常会出现骨髓抑制现象,致使中性粒细胞长时间缺乏,机体免疫力进一步降低,易继发重症感染[1]。有研究指出,接受1个及以上周期化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感染(一般表现为发热)发生率超过80%,且相关死亡率达10%~20%,为影响患者化疗疗效及导致其化疗死亡重要原因之一[2]。随近年来抗菌药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致使细菌耐药率有逐渐增高趋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导致临床抗感染难度增加。尤其是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常难以获取准确病原学证据,故对此类患者及时选用有效药物实施经验治疗对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替加环素为新型甘氨酰四环素类广谱抗菌药,相较于四环素,其抗菌活性更强,抗菌谱更广,对革兰阴性及阳性需氧、厌氧菌,尤其是泛耐药致病菌均有较高活性[3]。本研究选取34例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替加环素实施治疗,旨在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9年5月我院34例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⑴均通过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血液病;⑵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不足0.5×109/L;⑶单次口温≥38.3℃或持续1h 以上腋温≥38.0℃;⑷采用碳青霉烯类、头孢类、万古霉素等其他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控制不佳;⑸知晓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因结缔组织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疾病、输血、药物等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发热者;⑵肝肾心等脏器功能存在明显异常者;⑶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⑷对替加环素过敏者。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13岁,平均(8.27±3.92)岁;体质量8~28kg,平均(16.82±3.37)kg;原发疾病:多发性骨髓瘤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白血病29例。

二、方法 34例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后均采用至少3种除替加环素以外抗生素实施治疗3~5d,治疗无效后采取替加环素单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首次剂量为100mg,而后维持剂量为50mg,1次/12h,静滴,待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约6d后开始给予降阶梯治疗或者停止给药,中位用药时间为7d。

三、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治疗后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4]进行疗效评价,分为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四级,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检查、实验室检查4项均已恢复正常判定为痊愈;患者病情显著减轻,但上述4项中仍有1项未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病情有所减轻,但不明显判定为进步;持续用药3d后患者病情仍未见减轻或加重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之和。

四、观察指标 1.统计本组患者治疗效果;2.统计本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五、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3.0 实施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卡方检验,检验标准α=0.05。

结 果一、本组患者临床感染特征分析 本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平均缺乏时间为(13.96±7.51)d。感染部位:感染部位不明3例(8.82%)、导管相关3例(8.82%)、血流5例(14.71%)、腹腔10例(29.41%)、肺部24例(70.59%);所有患者均在采用替加环素治疗前曾应用过3次及以上其他种类抗生素实施治疗:其中39%患者曾使用大扶康、8%患者曾使用伏立康唑、10%患者曾使用替考拉宁、43%患者曾应用棘白菌素类、37%患者曾应用拉氧头孢、60%患者曾应用头孢噻利、41%患者曾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9%患者曾应用万古霉素,42%患者曾应用喹诺酮、100%患者曾应用碳青霉烯类。

二、治疗效果 34例患者应用替加环素治疗后显效19例,有效4例,进步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7.65%(23/34);治疗有效患者平均体温恢复时间为(3.04±0.73)d。

三、不良反应 本组患者用药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患者出现腹泻,1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及皮疹,均在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5/34)。

讨 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具有中心静脉置管、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与广谱抗菌药物、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长、大剂量化疗、自身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大部分患者均伴有2种以上感染高危因素,致使其产生多部位感染、败血症、耐药菌感染、血流感染、深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且感染病情进展快,若不采取有效控制可造成患者病死率显著提升[5]。因此为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由感染造成的病死情况,应寻找一种疗效理想其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但随近年来各类广谱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导致各菌株耐药性逐渐严重。依据2016年CHINET 分离菌株主要菌种分布位列前5位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而上述菌株对碳青霉烯类等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造成医院感染控制难度增加。

替加环素为一种新型甘氨酰四环素类抗菌剂,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在2005年6月批准可将其应用于复杂皮肤与软组织感染、复杂腹腔感染等疾病治疗中,同时,有研究指出,替加环素于多数情况下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均可保持相对恒定[6]。本研究在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等抗生素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恶性血液病患者效果不理想时,及时替换为替加环素单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65%,治疗有效患者平均体温恢复时间为(3.04±0.73)d,与王慧涵等[7]研究结果相近。表明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恶性血液病患者予以替加环素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为:⑴替加环素有着广谱抗菌活性,抗菌谱包含革兰阴性、阳性厌氧及需氧菌等,有研究表明,其对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菌均有着较高敏感性,利于有效控制感染;⑵替加环素不易形成耐药性,可限制或克服细菌核糖体保护及外排泵两种耐药机制出现,于治疗多种耐药菌及重症感染时治疗效果更为稳定。本研究结果中,患者应用替加环素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4.71%。提示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恶性血液病患者予以替加环素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分析其原因为替加环素排泄途径主要为其原型和代谢产物胆汁分泌,药代动力学不易受肝肾功能影响、药物应用剂量少等因素有关。

综上,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恶性血液病患者给予替加环素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对反复应用各种抗感染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多种耐药菌感染风险提高情况下,可尽早采用替加环素实施治疗。

猜你喜欢
血液病环素青霉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开展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的影响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血培养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酶的对比研究
替加环素在老年重症感染病人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米诺环素联合裸花紫珠治疗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多西环素涨至800元/kg,95%的原料暴涨,动保企业也快扛不住了!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