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姚瑶
“我们全家都曾住在山上的烂窑洞里,那个时候特别穷,一家6口人,每天都为吃饭发愁,早上吃了这顿,就不知道中午饭在哪里吃了。”这是村民老马(化名)的自述。
老马今年72岁,家住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白文镇庙坪村,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从事香菇种植产业,通过自身的勤恳劳作,已于2018年脱贫。
12月1日,记者跟随老马来到他的新居。在经过一条悠长狭窄的胡同后,老马用手指着一扇朴素的铁门对记者说,这里便是他和儿子共同居住的新家。记者观察到,铁门旁并无装饰,一条大黄狗在门口走来走去,注视着路过行人的一举一动。
推门而入,一个简朴整洁的小院映入眼帘。左边地上有一些正在晾晒的玉米,右边则堆放着家里用来取暖的煤炭。由于老马家的房屋改成了窑洞的形状,家人都称呼这里为“新窑洞”。进入房屋内,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由于自家烧煤取暖,室内温度较高,与室外温差极大。
入座后,老马便开始谈起自己的经历,“我1969年参军入伍,1974年复员后便和家人一起住在山上的土窑洞里。上世纪80年代,我自己搬下山,用红砖搭建了这座‘新窑洞’。如今我的两个儿子已经成家,现在分别居住在两座‘新窑洞’,而我自己则住在两个窑洞之间的平房中。”
记者观察到,老马儿子的“新窑洞”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几盆绿植摆放在门口,厨房的门上则贴满了孩子获得的各项荣誉奖状。家里通过燃煤取暖,宽敞的火炕便是孩子们平时休息的地方。
老马正在查看菌棒 姚瑶/摄
老马说,家里的经济压力目前都来自两个孙子上学,不过自从有了县里的帮扶政策,一家人的生活也逐渐好转起来。
老马的新家 姚瑶/摄
“前年开始,家里建了两个大棚,开始种植香菇。每个大棚长44米、宽8米,可种植21168个菌棒,每个菌棒可收一斤半的香菇。”老马向记者介绍起香菇的种植情况,“以前大家都不懂,只知道种植自己的土地,但区域太小,连不成片。2017年,在宣传员的指导下,我联合了6户贫困户,一起经营了合作社,土地连成片,大棚便开始搭建了。如今每年的收入情况不同,平均收入在5万元左右。今年受到疫情影响,香菇价格较低,不过前年生意最好时,每斤售价8元,干蘑菇要卖到每斤20多元。”
记者跟随老马进入了他的香菇大棚,只见架子上摆放的都是摘完香菇后废弃的菌棒。老马告诉记者,每年4月份会开始放棒,进行培育,第二年会更换新的菌棒。目前棚里这些废菌棒也有人收,每根3分钱,一般会被收去做肥料。记者看到,在大棚上方均有黑布遮挡,老马告诉记者,棚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4℃左右,如遇阳光强晒,会利用上方的架子,再添黑布进行二次遮挡。
“政府给了我们5万元的无息贷款,限期一年。我们每年边干活边还贷,还完一年,如果有需要,就可以在第二年继续贷款。就像中转基金一样,今年已经是我们贷款的第三年了。同时,县里还会给每根菌棒2元钱的补贴。”如今县里的帮扶政策让老马有很多感叹。
老马对记者说,“现在的新家什么都有,已经非常满足了。曾经在山里居住的所有贫困户也早已搬离,因为所有人都脱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