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昊玭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世界的科技持续迅速发展,科技词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隐喻在科技语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德语和汉语为例,对中德科技名词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举例分析。随着人们对科技语言以及其中的隐喻现象的认识不断加深,隐喻势必会在科技语言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而对其的研究也将引起更多的学者关注。
关键词:科技语言;隐喻;名词;中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词、新用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领域中产生了大量的专业词汇,这些专业词汇也不同程度和不同规模地进入了我们日常口语、书面语的普通词汇。对于这些科技语言特点、组成、变化规律、其中特有的语言现象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科技语言,并帮助人们描述、理解、接受、传播新的科技事物。
一、隐喻在科技语言中的作用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段,一般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但实际上,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方式。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生事物不断出现,科技词汇不断推陈出新,隐喻的恰当使用不但不会使科技语言语义模糊,造成歧义、甚至误解,反而能帮助人们表述新生事物、让人们更加形象地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1]。通过利用隐喻理论对其进行研究,认识其隐喻认知的特点及功能,可以加强对人类隐喻性思维的解读,更有助于全面认识科技语言的本质。总的说来,隐喻在科技语言中主要有以下四种作用:命名和定义、阐释、通俗化、理论构建[2]。
二、德语科技名词的特点及构成方式
(一)德语科技名词的特点
随着工业革命,科学技术领域的突飞猛进使得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交通、通信的发展使得民众活动空间日益增大,传媒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德语书面语词汇的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包括科技领域,而在整个德语区中新出现的名称几乎是相同或类似的,这也体现出了德语科技词汇发展中的国际化倾向。与此同时,民众对于新词的接受能力也大大提高,有些旧词也因时代的变化而再次得到广泛使用、或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科技德语还具有专业化的特点,德语中的科技名词也不例外,通常在涉及某个专业领域时,这些词汇便具有了严格的科学含义。此外,科技词汇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科技德语中常使用各种各样的缩略词或节略词,这也是一种比较经济便利、且人们乐意接受的方式[3]。
(二)德语科技名词的主要构成方式
具体而言,德语科技名词主要由以下方式构成:
(1)合成词:德语合成词多以两个部分组成,而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部分组成的合成词屡见不鲜,这也显示出现代德语合成词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直接合成:形容词/副词/介词 + 名词:Normal + Komponente = Normalkomponente;动词词干 + 名词:Sto? + M?glichkeit = Sto?m?glichkeit;名词 + 名词:Energie + Ausbaute = Energieausbaute。
间接合成:名词+s/(e)n/er/e+名词:Spannung +
s + Verteilung = Spannungsverteilung;名词 +-+ 名詞:Anger +-+ Prallmühle = Anger-Prallmühle;名词(或其他词类)—词尾(通常为“e”)+ 名词。
(2)动词名词化:将动词或者动词短语转换为名词形式,仅改变词类,而保留原来动词的词意或词义略有变化。许多德语动词不定式可以直接转换为中性名词,表示一个过程或一种状态:brechen——Brechen;动词词干转换为名词:prallen——Prall,stie?en——Sto?;动词词干 + ung/ion/nis:?ndern——?nderung;动词词干 + e;动词短语转化为名词;动词分词转化为名词,多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处于某种状态的人。
(3)形容词、副词名词化:形容词/副词 +(词尾):neu——das Neue,alt——der/die Alte;形容词/副词 + heit/keit:f?hig——F?higkeit;形容词—ig/lich/isch:allt?glich——Alltag。
(4)派生词:德语名词常通过在词(词根)的基础上添加前缀、后缀的方法构成新词。
前缀:在词干(基本词)上添加前缀,前缀具有修改和修饰词义的作用,而不改变词类。例如描述十进制中的各种数量等级的“Dezi-,Zenti-,Milli-,Deka-,Hekto-,Kilo-”,和数量等级无直接关系的“Mikro-、Meso-(Medio-)”,“Mikrocomputer” “Minicomputer”。
后缀:在词干(基本词)上添加后缀,后缀除了语义上的作用外,通常还将改变派生词的词类、词性。例如化学领域中有:“ium”——Natrium、Lithium、Kalium,“ase(酶)”——Amylase、Saccharase、Protease;医学领域中有:“itis”——Gastritis、Laryngitis、Konjunktivitis。
(5)外来词:德语中吸收了不少其他语言体系的词汇,这些词发音、词重音、拼写上完全没有或部分符合了德语的规范。许多外来词进入德语后,随着不断使用、传播,发音和书写由原来的外语体系逐渐德语化,从而变为德语化的外来词(假借词)。例如由英语而来的Aids、Feedback、Software,由法语而来的Branche、Genre、Haute Couture,由拉丁语而来的Aqu?dukt、?quator、Koralle。
(6)术语化:将一般的、常用的词汇变成科技领域的术语。通过这种方式,很多常用词都变成了科技词汇。例如“Speicher”(仓库、储藏室)在计算机技术领域表示“存储器”;“Strom”(河流)在电工学领域表示“电流”。
(7)新词: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词消失,而另外一些词兴起。例如“Taikonaut”“MP3-Player”“Politesse”。
(8)缩略词:通过截取原词和词组中的某些部分构成形式较简单、语义不变的缩略形式,以满足语言经济的需要。保留词开头部分,缩略其后面部分:Laboratorium——Labor,Laserstrahl——Laser;保留词后面部分,缩略其前面部分:Omnibus——Bus,Eisenbahn——Bahn;缩略词的中间部分:Messewerkzeug——Messezeug,Autoomnibus——Autobus;取部分音节组成缩略词:Motorfahrrad——Mofa,Transformator——Trafo;去首字母组成缩略词:Verein Deutscher Ingenieure——VDI,Lastkraftwagen ——LKW。
三、中德科技名词中的隐喻对比
科技词汇数量巨大,大多是由简单词组合而成,隐喻多出现在复合名词中。此处以机械、电子领域的专业名词为例,具体分为人体器官、动物器官、人造物品、行为、人类特征、其他专业领域、形状七大类[4]。
(一)中德科技名词中相同的隐喻
中德两种语言中,在机械、电子领域,许多专业名词的词汇选用和构成方式一致。
人体器官:中德兩种科技语言都喜欢借用日常用语中的人体器官相关词汇,常将其类比为人,从而引用头、手臂、脚等概念,而物体中较细的部位通常使用“颈”这一概念。例如:Fu?schraube(地脚螺栓),Wellenhals(轴颈),Kordelkopf(滚花头)。
动物器官:与“人体器官”中的“脚”类似,“动物器官”中会使用到“蹄”“爪”“翼”“尾”等。例如:Backenbremse(蹄式制动器),Flügelschraube
(翼形螺钉),Anwerfklaue(启动爪)。
人造物品:此类中,通常隐喻的两种物品形状类似,但作用完全不同。例如机械行业中将水平放置、有较大平面的机器底座因和床形状类似而称为“机床”,但其完全无我们通常所说的“床”的功能。例如:Maschinenbett(机床),Bleistiftstrahl(笔形射束),Messbrücke(测量电桥)。
行为:此类词汇中,机器通常被看作类似于人或动物的有生命的物品来做描述。例如:Greifarm(抓臂),Einzelschrittmodus(单步型),Amplitudensprung(振幅跳跃)。
人类特征:此类词汇将机器视作人,从而有人的感观、性格和特征。例如:Ermüdungsbruch(疲劳断裂),Leitf?higkeit(导电性),Elektronenzwilling(孪电子)。
其他专业领域:对于新出现的事物,借用已有的其他领域的词汇进行表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例如源自生物领域的“Amphibie”、地理领域的“Feld”和“Grenze”、亲属关系领域的“Mutter”。例如:Amphibienboot(两栖船),Schwingungsfeld(摆动区域),Mutterblech(母版)。
形状:这一类名词常用到字母来直接表示形状。例如:Badewannenkurve(浴盆形曲线),Ausgleichstern(差动星轮),T-Tr?ger(T字梁)。
(二)中德科技名词中类似的隐喻
人体器官:Dreiarmflansch(三凸耳法兰盘),Augenschraube(环首螺钉),Knieventil(肘阀)。
动物器官:Bille(鹤嘴锄),Herzklaue(鱼尾板),Krokodilhaut(金属龟裂)。
人造物品:Drehbank(镗床),Hutmutter(盖形螺母),Zylindermantel(汽缸套)。
行为:Brummoszillator(蜂音振荡器),Heuler (蜂音器),Steinsammler(捡石机)。
人类特征:Blindschacht(暗井)。
其他专业领域:Elternkern(母核), Schwingungs-feld(摆动区域),Elektronenbrennfleck (电子斑)。
形状:I-Stahl(工字钢),Kleeblatt(轧辊梅花头),T-Eisen(丁字铁)。
(三)中德科技名词中不同的隐喻
由于中德两国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差异,不少词汇在选用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包括:(1)在两种语言中所选用词汇涉及的隐喻类型不同,例如Laufkran(天车),Messzunge(测量探针),Planlauffehler(端面跳动),Fehlschuss(哑炮),Elektrokatze(电葫芦),Elekronenschwarm(电子云);(2)在一种语言中所选用词汇属于隐喻,但在另一种语言中不属于,例如
Wagenheizk?rper(车厢加热器),Leistung(功率),
Hartgummimuschel(胶盖),Ohr(钩环),Spitzenspiel
(齿顶间隙)。
(四)中德科技名词中的特殊隐喻
此外,因为两国文化、历史原因,一些词仅为一种语言中特有、或在其他语言中极少使用的。例如:Hahn——龙头中的“龙”在德国文化中为负面形象,较少在其他组合词中出现;Planhobelmaschine——龙门刨床中的“龙门”为中国文化特有的;Spiralbohrer ——麻花钻头中的“麻花”为中国特色食物;Flü-gelschraube——元宝螺栓中的“元宝”为中国古时特有的一种货币形式;Dammkrone——坝顶中的
“Krone(王冠)”形状区别于中国的皇冠;Einlau-fleitkranz——进导叶环中的“Kranz(叶环)”作为装饰品在德国十分常见。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发展,世界的科技持续迅速发展,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加重要,这当然也包括科技用语。科技语言更多地从日常用语中吸纳词汇,通过隐喻的方式,使科技用语更通俗易懂,从而被非专业人士所理解、接受。当然,科技用语也在更多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例如“eine lange Leitung haben”,用有一个长的导线来表示“脑子不灵光、理解能力差”。
本文仅对中德科技名词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了简单分析,随着人们对科技语言以及其中的隐喻现象的认识不断加深,隐喻势必会在科技语言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而对其的研究也将引起更多的学者关注。
参考文献
[1]郎曼.论科技语言中隐喻的认知功能——以科技德语中的隐喻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2):12–17.
[2]李国南.科技语言中的隐喻[J].中国科技翻译,2003(04):47–51.
[3]黄玉云.论科技德语的一种经济性文体——名词体[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01):64–66.
[4]Jakob,Karlheinz.Maschine,Mentales Modell,Metapher.Studien zur Semantik und Geschichte der Techniksprache.Max Niemeyer Verlag,Tübingen,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