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舒琴
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在工作中也是五彩缤纷的,酸甜苦辣样样可以品尝到。只有从“心”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学生,认识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更盛于母爱,它是放射着人性光芒理性的爱。班主任对学生这种理性的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完美的东西,激发他们杨帆前进。
比如,我班里有一个男生叫小张,他个性极强。刚开学他妈妈就把我拉到一边,特地叮嘱我,“老师,我孩子个性强,十分难管,以后拜托您多多费心”后来,我对小张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他有两大特点。
不认错的“小刺头”
聽小张的妈妈说,他脑子还挺灵活的,只是非常顽皮,有些任性和倔强。曾经有一件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天,学生们都在教室里认真做作业,突然就一阵骚动,不知道什么原因小张和另一名男同学就动起手来!看我到来了就停下手来,但是小张依然紧握拳头,好像要把对方吃了。后来我把他们叫到一边,了解到原来是因为换位置的一点小事,小张就先动起手来,要说起事情起因两人都有错。后来我批评了他们,告诉他们同学应友爱团结、相互帮助。另一名同学很快承认了错误,但是小张居然梗着脖子不服气的看着我,说:“我没有错,都是他的错”。于是我给他耐心讲道理,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向同学动手,再者发生这种事,一个巴掌拍不响,说都是对方的错,想一想自己做到都对吗?后来等到小张心平气和下来后,我又给他讲了一些同学互助友爱的事例,小张接受了我的教育,慢慢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让他与那位同学双方相互到了歉,握手言和,很快两人就和好如初了。
班级里的“自由神”
“自由神”的称号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可是我们班出了名的自由人,无论你布置任何事情,给任何奖励或惩罚,凡是他不喜欢的事情,一律不会做,当他来到班级的第一天起,他就是这样,没有规矩,讨厌学习,厌恶学校。对任何事都随心所欲。
“做什么做,我会还要做,浪费时间”“什么破学校,走直线,转直角,我们是人又不是机器,我要——转学……”寂静的教室里当所有人都在认真写作业时,他的嘀咕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学生们的目光齐刷刷扫向教室最后边的“自由神”,教室里一下“轰”的骚动起来。“他怎么又这样了,上节课才把英语老师气着。”“胆子真大,还敢在副班主任头上撒野。”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小声议论着。此刻的他,双手握拳,眼睛像个皮球似的瞪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作业这么多,下课就要交,我是肯定交不了,谁爱交谁交。”科任老师一下火冒三丈,教了几十年的书,怎能允许学生在他课堂上撒野,立马冲到他面前,将他拖到办公室。学生们似乎感觉到一场风暴就要来了。教室里寂静无比,没人敢在说话。
“砰——”不待我反应,只见我们班的科任老师和他连揪带缠的冲了进来,“快给他爸打电话,这孩子无法无天了。”“放开我,与其打电话叫我爸把我打死,我还不如自己解决。”他歇斯底里的边吼边挣脱科任老师的手腕还一边使劲的拍打自己,不待我们反应过来,头又在墙上狠狠的撞了几下,科任老师和英语老师见状,赶紧将他抱住,不料,他又一个狠劲,像脱缰的野马直向窗户冲去。竟差点做出跳窗的傻事……
所有的老师都聚了过去,“你做什么,有什么可以好好和老师说,我们要尊重老师。”“他一点儿都不值得我尊重,什么破老师。”他用尽全身力气咆哮着见我走了过去,两双眼睛圆溜溜的望向我,似是向我投出最后的求救信号。我将他从人群中轻轻的拉了出来,亲和的对他说道:“来,我们谈谈。”“你们去上课吧!我来解决。”
我双手搭在他肩上,轻轻的将他往椅子上移,示意他坐下。
他愣住了,也许他已作好挨训的心理准备,没想到我却这么宽宏大量。“来,我们先调整一下情绪,你调整好了就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别人说的我都不听,我只听你告诉我的。”旋即,他低下了头,边抽泣边调整,“吕老师,我……”“好,别急,慢慢说,我等你。”过了许久,他终于调整好了,“吕老师,你要骂我吗?”“怎么会呢?老师只会心疼你,你看,你眼睛都哭红了,头也撞痛了吧!”我轻轻的抚摸着他的头安慰道。“他羞愧的低下头,似是没想到我会这样说。见他不再抽泣,我才开始继续安慰:“你一定是受不了才会这样爆发吧!这没什么,就连大人都有崩不住的时候,更何况还是你呢!不过我们要注意爆发的方式,不能伤害了自己。”
他见我决口不提他和科任老师的事情,便完全放松了了下来,许久过去,我就一直静静的听他诉说心底最真实的想法。不待我开口,他突然说道,“吕老师,对不起,我做错了,不应该挑衅科任老师。就是他说要给我爸打电话我才急眼了。”“你自己不认真完成作业还挑衅老师这样做对吗?”“有什么事情不能和老师沟通为什么要走极端,人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既然不想让你爸爸知道在学校顶撞老师,以后怎么做你应该知道了,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去和科任老师道歉。”“去吧!”
晚饭后回到教室,讲台上我的教案里多了一张纸条,上面扭曲的字想要极力的摆正自己,——吕老师,真想不到你用这种方式教育我,其实我也不是故意的……假如是另一位老师,假如是另一种方式,我也许已跟学校说拜拜了,甚至会恨你们一辈子……谢谢你,让我真正学会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请允许我叫你一声‘师傅,可以吗?”
几天后,我收到了他给的更大惊喜―月考时的考场作文《谢谢您,我的老师》。
不曾想,一次谈话,我会成为他内心深处认可的“师傅”。
后来,我在他试卷上回复道:“我们,从‘心开始。”
是啊!未来的教育之路,我也将继续从“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