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建筑企业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20-12-17 11:42李依冰唐书林
经济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竞争力程度绿色

●浦 佳 李依冰 唐书林

一、辽宁建筑企业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首先,对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得分进行统计,计算出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平均值,然后,针对同一指标内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结果进行统计,将得到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分数与排序统计结论作类比和解析,接下来与有关学者和专家进行探讨,进一步整理和删除现有的影响因素,以优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通过计算得出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得分多数接近于3.5,说明利用查找文献及与相关专家探讨得出的影响因素基本都对建筑企业环境竞争力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得出,政府的监管、企业自身的绿色认知、消费者的绿色意识都被以为是相对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相反,再看得分较低的因素发现,安全环保的生产环境和施工设施(H13)、绿色营销及处理能力(H15)、企业绿色投资资金保障(H16)、政府环保理念宣传和推广(H24)、政府对企业的技术支持及资金支持(H25)、消费者对绿色商品价格的认可(H33)、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H35),它们的重要程度得分都低于平均线,说明这些因素的影响比较,可能这些因素对建筑企业管理者、消费者及周边民众来说相对重要程度较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现阶段消费者和周边民众的绿色环境理念较差,也许是与被调查者的知识层次和所处的领域有关,或者是与被调查者所处的区域局限性有关。

下面对一类指标中的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各影响因素在指标层中的排列位置决定了它的权值,例如,政府(H2)指标层中有5 个因素,那么重要程度在第一位的因素权值是5,第二的因素的权值是4,第三的因素的权值是3,第四的因素的权值是2,第五的因素的权值是1。比如,政府的环境监管力度(H21)可用的重要程度排序共120 次,其中重要程度在第一的共52 次,第二的共34 次,第三共22 次,第四的共10 次,第五的共2 次,则可得到政府环境监管力度(H21)的平均综合得分。

依次计算出其他所有因素的平均综合得分,可以得出它们的重要程度排序,安全环保的生产环境和施工设施(H13)、绿色营销及处理能力(H15)、企业绿色投资资金保障(H16)、政府环保理念宣传和推广(H24)、政府对企业的技术支持及资金支持(H25)、消费者对绿色商品价格的认可(H33)、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H35),相比于各指标层中的其他因素,它们的得分较低且在各自的指标层中的重要程度相对靠后。

在参考和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平均综合得分类比于各指标层中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将得到的结论交给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并进行探讨,在进一步删除和修改后确定最终的9 个辽宁建筑企业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如表1。

表1 建筑企业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定性识别结果

二、辽宁建筑企业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数据收集和整理

本次研究问卷发放对象为辽宁省内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建筑企业,通过实地访谈和调查问卷两种调研途径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60 份,其中共收回142 份,经过筛选得到有效问卷120份。

(二)实证分析过程

本论文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辽宁建筑企业的环境竞争力及其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其中,被解释变量(因变量)辽宁建筑企业的环境竞争力,解释变量(自变量)为9 个影响因素。

建立回归方程:

通过SPSS 软件对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从回归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企业环境管理体系(A2)、企业绿色品牌及绿色认证(A3)、政府的环境监管力度(A4)、政府规范强制性政策(A5)、政府优惠支持性政策(A6)、消费者的绿色观念和绿色认知(A7)和公众对绿色产品的宣传及监督(A9)的系数值为正,显著水平小于0.05,说明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企业的绿色价值观(A1)、管理者的绿色意识(A8)意识的系数值为负,且t 值所对应的显著水平大于0.05,尽管这两者和环境竞争力具有相关性,但是并不具有线性关系,故不出现在方程中。

根据以上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

(三)实证分析结果

企业的绿色价值观(A1),从分析结果看其系数值是-0.032 为负值,说明与环境竞争力呈负向相关,且t 值所对应的显著水平大于0.05,虽然与环境竞争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并不具备线性关系,对环境竞争力的影响很小,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迫于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压力,企业所树立的绿色价值观仍流于表面,并未实质性的融入到企业绿色化发展中;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问卷调查过程中,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的界定不够清晰,导致调查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A2)的系数值为0.418,显著水平小于0.05,与环境竞争力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影响较大。企业积极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环境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范的制定、生产过程的环保性和清洁性、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处理、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以及环保的投资费用等方面,随着社会绿色经济发展,企业对以上问题重视程度加深,不断完善自身的环境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环境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绿色品牌及绿色认证(A3)的系数值为0.384,显著水平小于0.05,系数值较高对环境竞争力影响较大,随着社会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企业追求长远发展,积极申请具有相关单位认同的绿色品牌认证;促进社会公众对企业绿色品牌的了解,不断将商品进行绿色化的定价、包装,采取绿色环保的渠道投放到市场并进行销售,加快绿色商品的流通,通过与消费者环保及绿色的互动提升绿色品牌形象,促进建筑企业建立环境竞争优势。

政府的环境监管力度(A4)、政府规范强制性政策(A5)、政府优惠支持性政策(A6)三个因素的系数分别为0.412、0.524、0.456,显著水平均小于0.05,与环境竞争力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由于三个因素均属于政府作用于环境竞争力,此处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政府的环境监管力度及强制性的政策法规对环境竞争力影响相对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国的国情,由于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迅猛,中小型建筑企业数量很多,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及环境污染必然需要政府对环保标准和要求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对企业环保行为的免税和减税政策、环境经济补助、项目上的技术支持等优惠性政策都对企业具有促进作用,政府对绿色理念的推广,在全社会宣传环保和节能观念,促进建筑企业建立环境竞争优势。

消费者的绿色观念和绿色认知(A7)系数值为0.337,显著水平小于0.05,与环境竞争力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影响力度持中。随着社会对环保概念的普及消费者逐渐接受和认同绿色商品,追求绿色化理念,由此引发了企业对于绿色环境问题的思考,将环境因素看作是提升商品竞争力的制高点,加快绿色化的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环境竞争力。

管理者的绿色意识(A8)系数值为-0.084,与环境竞争力呈负向相关,且显著水平大于0.05,影响力度微乎其微。结合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虽然管理者具有一定的绿色意识,并对人力资源进行绿色培训和学习,但企业员工绿色意识较弱;另外,对于竞争对手的实施绿色管理和环保行为后的效益及其市场地位变化情况的观测来看,短期内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综合分析得到管理者的绿色意识并未真正影响企业环境竞争力。

公众对绿色产品的宣传及监督(A9)的系数值为0.278,显著水平小于0.05,与环境竞争力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影响力度相对较低。当下,公众及建筑企业对绿色产品的宣传和监督更多地受到政府环保政策的影响,或是对国外绿色生活和健康理念的盲目追求,大多数的消费者和公众只是从需求上接受了绿色产品,但观念的改变还需要更长的时间。综上所述,9 个因素对辽宁建筑企业环境竞争力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政府规范强制性政策(A5)、政府优惠支持性政策(A6)、企业绿色品牌及绿色认证(A3)、企业环境管理体系(A2)、政府的环境监管力度(A4)、消费者的绿色观念和绿色认知(A7)、公众对绿色产品的宣传及监督(A9);另外企业的绿色价值观(A1)、管理者的绿色意识(A8)两个因素对辽宁建筑企业环境竞争力的影响微乎其微。

猜你喜欢
竞争力程度绿色
绿色低碳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幸福的程度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